從王醫生自述看,王在ICU沒翹課,是印度醫生誣告。
(2010-04-28 13:50:35)
下一個
兩個月後,圖爾醫生指責王立山不回覆呼叫與電話,而且都找不到他。王立山反駁說他當天都在醫院加護病房工作,不可能找不到他。兩人大吵,從急診室一路吵到加護病房。圖爾事後稱王立山作勢威脅他。
----------------------------------------------------------------------------------------
王立山早在1990年代就從中國來美國留學,來美已逾十年,目前不是學生身分,持工作身分,仍持中國護照。根據王立山的說法,他之所以和紐約的「金斯布魯克猶太醫療中心」結下梁子,主要就是因為他看不慣院內醫生護士聯手欺騙,相互袒護,甚至竄改病曆,置病患福祉於不顧,在不斷向主管提出抗議後,遭到不停的歧視與報複,最後被院方解職。但接受他訴願的聯邦單位經調查後,無法證實王立山的指控。
王立山醫生在2008年6月向在紐約的聯邦「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EEOC)提出訴願,指責在紐約的「金斯布魯克猶太醫療中心」(簡稱KJMC)對他歧視,當年7月他就被醫療中心開除。
EECO在2009年5月回覆王立山,稱未能找出醫療中心有歧視的行為,但建議他可在90天內向聯邦法院提訴遭到歧視,由聯邦陪審團來決定他是否遭中心歧視,醫療中心是否應賠償,並且讓他複職。
王立山立即在去年7月委請律師向紐約聯邦東區法院提控,全案還在進行協調中,王立山等不及,決定自行采取激烈的報複行動。
根據紐約東區聯邦法院文件顯示,王立山指稱他本人和其他華人醫生在這家醫療中心的內科與急診室工作,受盡主管的無理欺侮。不管有錯沒錯,華人醫生總是被主管要求撰寫診斷報告,提出診斷的理由,而其他族裔的醫生就都沒事。
王立山在2006年7月1日到達KJMC進行為期一年的內科住院醫生實習,同時加入工會。根據訴狀,由於表現優異,院方續聘王立山。但在第二年後,根據王立山的說法,因為他認為其他醫生對病患診療不足或不當,常常質問其他醫生,院內主管、非華人醫生、和職員都對他不滿。
在長達23頁的自訴狀裏,王立山曆數他個人和他所知華人醫生遭到歧視不公的事件。例如,在2008年,他不止一次看到院內主管、醫生和護士篡改病曆,掩飾錯誤。例如:一名應該有46小時化療的病患,結果他看到護士不但偷懶,隻做了六小時的化療,更變更醫生的處方規定。他說,他還看到護士強迫意識清醒的老年病患服用不必要的安眠藥、強迫意識清醒的病人接受輸血。他說,當他把這些情況上報時,竟無人理會。還有一次,他在急診室目睹一名醫生對病患處置不當,他向主管反應,結果被認為是精神有問題。
他在自訴狀中至少提到兩次與26日被殺害的印度裔醫生圖爾之間的衝突。他指控在2008年4月,擔任醫學部門總住院醫師的圖爾在一次早晨會議中,當眾以言語侮辱兩名華人醫生。 在個人病假上,王立山也說華人醫生受到不公待遇。別的族裔醫生生病請假或是有宗教假日休假,都沒有問題,但華人醫生因病請假就被主管百般刁難。根據自訴狀,他在2008年3月13日與圖爾醫生發生爭執。王立山在醫院看診時,感覺身體不適,向主管要求回家休息,但沒有獲準。到了下午,他感到發燒,主管還是不準他回家休息,叫他去急診室看病。
住院總醫師圖爾到急診室,命令值班醫師對王立山驗血和照X光。但看完病後,王立山還是不能回家。第二天他向院方提出抗議信,指責圖爾不當介入醫療看診。最後事件鬧到院方人資單位。結果人資單位調查後,稱王立山當時病情嚴重,誤解圖爾的話。王立山在訴狀中指出,他此次突然察覺到院方正開始以他「精神有病」來看待他的申訴。
兩個月後,圖爾醫生指責王立山不回覆呼叫與電話,而且都找不到他。王立山反駁說他當天都在醫院加護病房工作,不可能找不到他。兩人大吵,從急診室一路吵到加護病房。圖爾事後稱王立山作勢威脅他。但當時圖爾並沒有召集警衛到場。王立山當天被命令待在小房間中,不得離去,但也不能看診,一直到當天9時。 2008年5月22日,院方通知王立山停職。
一年後,紐約聯邦「平等就業機會委會員」在2009年5月8日回覆王立山的職場歧視提控,稱院方提供各種證據,說明停職是基於「多次表現失職」(multiple performance problems ),院方也辯稱院內半數以上是亞裔醫生,而且有八名華人醫生。 EEOC表示,經查,該單位難以(unable)認定KJMC違反聯邦職場的規定,建議王立山可在90天內另循法律途徑提出對KJMC的民事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