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繁化(結繩到大篆),表達了更多的意思, 第一次簡化(大篆到李斯)提高了書寫效率. 第二次繁化(李斯到康熙字典)表達了更複雜多變的意思. 每次都是進步.同時也失去了很多. 不能簡單地認定繁化簡化那種先進. 二千年來, 漢語音素基本沒有增加, 要表達的意思卻越來越複雜, 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一是增加同音字, 二是增加多音節詞. 增加同音字的好處是保持了在書麵上不會引起混淆. 增加多音節詞的好處是不會聽錯, 文言字數越來越多, 筆劃越來越繁而行文優雅簡潔, 縱貫古今. 白話音節越來越多, 一句話越來越長而明白如話, 與時俱進. 文言白話漸行漸遠, 好像兩國語文, 需要翻譯. "舊社會, 咱不識字, 糊裏糊塗受人欺" , 終於有一天, 受人欺的大翻身, 識字多的反受人欺.掀起了漢字簡化的新高潮. 本文稱之為漢字的第二次簡化(康熙字典到新華字典). 從康熙字典到新華字典, 以提高書寫效率, 普及教育來說基本是成功的. 回到本文開始時的例子:"於"和"於"常可通用, 但姓於不能姓於, 於戲不能於戲 於可讀WU, 於不可讀WU, 糾纏不清. 現在 "於"和"於"一字一音, 分道揚鑣. "於"八劃, "於"才三劃,"於"是高頻字, 每寫一次都省一半事, 對提高書寫效率作用更大; "於"僅用於感歎如"於戲", 是低頻字, 筆劃雖多卻很少用到. 是個簡化成功的例子. 第一次繁化(結繩到大篆)的過程用了至少五千年. 第一次簡化(大篆到李斯)的過程大概幾百年. 第二次繁化(李斯到康熙字典)用了二千年. 第二次簡化(康熙字典到新華字典)從五四算起用了四十來年. 曆史是螺旋發展的, 又是加速發展的. 繁化過程長於簡化過程, 第一次過程長於第二次過程. 新華字典至今快五十年了, 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 計算機文字處理, 互聯網的出現,可能迎來第三次繁化(筆者稱之為新華字典到網絡字典)的時代, 第三次繁化的目標將是: 包容古今, 效率極高, 整合各體, 一統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