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位於四子的傳說十有八九是老四的政敵老八老九老十四們編的, 信不信由你. 不過, 從這個故事引起了我對文字變遷的幾點思考. "十"改"於"好改, 想改成"於"就難了... 二十改三千, 債主得意; 一萬變一百, 欠債有方. 筆劃越少越好學好寫, 卻容易相混, 正所謂: 一筆誤成千古恨. 到底繁體好呢還是簡體好呢? 話說曆史是螺旋發展的. 文字也是螺旋發展的. 繁化-簡化, 再繁化-再簡化早折騰多回了. 最早是搓幾根繩子, 係幾個疙瘩, 後來是和塊泥版刻些個印子再燒燒硬- 這玩藝兒現在可值錢, 成了巴格達博物館的哄搶目標. 過了幾千年, 那些刻在烏龜殼牛骨頭上的字就真夠複雜的了, 能寫這個的都端上了鐵飯碗, 不怕下崗了. 這字的筆劃越來越多, 飯碗就越來越結實了. 春秋戰國, 會寫字兒的專業人士們和縱連橫, 著書授徒, 飯碗不愁. 字的筆劃開始越來越少了. 也越來越亂了. 四海一, 蜀山光, 中國出了個秦始皇. 秦始皇請李斯弄出一個"第一批簡化字方案", 用簡體字到處樹碑立傳. 又把繁體字的書都收來鹹陽燒了. 要不是後來老農打井刨出些銅酒杯銅酒壺, 上麵鑄了不少繁體字, 還真不知道這"第一批簡化字方案"到底簡化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