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把摩根士丹利嚇得要死(3)

(2010-07-29 16:17:11) 下一個


我找到一個記者,通常是女記者,毫不誇張地說,我從不失手。記得嗎,我是知道怎麽推銷的,主要就是講出她們最想聽到的話:“你好,黛博拉,我是勞倫斯·麥克唐納,的合夥創辦人。我有些你可能感興趣的資訊。”關鍵詞:互聯網和資訊,在那種形勢下財經記者無法抵抗的兩個詞。

我就開始給記者講這個新項目,別太長,也別太複雜;我隻露幾個讓他們眼饞的詞組:革命性的、萬維網絡、下一個股票狂潮、先進係統、開創性方式。

“黛博拉,我是這個全新遊戲最前沿的操盤手。我能幫你搞清楚這個。比如說新發行的債券,它有4%的年利率。我要幫你全麵了解這隻債券的每一點重要情報,帶你進入。你這周最要緊的事就是了解這隻債券,你是最棒的,相信我……”

上帝啊,麥克唐納,你這個能說會道的魔術師。

史蒂夫跟我沒放過一家媒體。我們打電話給《華爾街日報》、《巴倫》周刊、《投資者商業日報》的記者們,找了紐約、長島、康涅狄格州報紙的金融編輯,把雜誌、專欄、廣播一網打盡。在起初很短一段時間什麽也沒發生。然後就發生了。

《華爾街日報》的格裏姆·朱克曼突然打電話給我,要了解幾小時後就發行的債券的所有消息。第二天早上我打開《華爾街日報》,翻到C1版,理財和投資版首頁上顯眼地寫著:“亞馬遜,世界書店。”報道的中心是其新發的可轉換債券,是最大的可轉換債券之一,隻允許機構參與並定向行銷給像富達集團和先鋒集團這樣的大基金公司。

我的脊梁骨直打顫。就在這兒,我們不是被提到一次,而是兩次,並且給予了極大的重視:“據提供的信息……”我們可算到站了。原來一天有一千點擊量,現在我們像聖海倫斯火山一樣爆發了--當天下班前我們就有十五萬點擊。

有好幾個月媒體都在報告某種互聯網淘金現象。任何人如果不接受這是大勢所趨,就處在被蜂擁的人群踩到的危險之中。我們成了全國最新互聯網機構之一,網站點擊率狂飆。現在回首過去,我們當時正處在互聯網繁榮當中:我們成為華爾街最大可轉換債券機構投資者的指路燈。

這是個瘋狂的時代。美國商業界的反應完全改變了。在這朝氣蓬勃,精彩紛呈的氣氛中,我們見到的大型高科技公司的職員不再穿深色條紋西服和打領帶,而是穿球鞋、牛仔褲、T恤衫和牛仔服上班。隨著公司紛紛建立完全基於網絡買賣的商業模式,電腦迷們掌管了世界。

突然間,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全世界的富翁,並可能向他們賣東西或跟他們聯係,這徹底顛覆了廣告業、郵購銷售和客戶關係早已建立的商業成規。互聯網用行話來說就是殺手級應用軟件--電腦程序變得如此有用,人們都衝出去買電腦。

這股新浪潮裏的最大弄潮兒是惠普、戴爾、IBM和向它們供應零部件的公司,比如英特爾、太陽微係統、索尼、思科係統。雅虎、美國在線、網景、ETrade和微軟都賺了大錢。我們所關心的就是居於這一切的頂端,挨著幹洗店的一天有十五萬點擊量、被《華爾街日報》報道過的新網站。這隻是我自己的觀點,還沒被公認。但隻是還沒有而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