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畫廊

逛畫廊,看世界, 記下自己的心得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中國青銅器

(2014-10-08 16:30:19) 下一個
中國青銅器中國時期的文化與科技的代表,具有特殊的社會地位,是森嚴等級製度的產物。[1]中國青銅器最早從公元前五千年出現,到在漢代逐漸由鐵器所取代,中國的青銅時代跨越了約三千年的曆史長河。青銅合金主要以--為主要原料。[


曆史[編輯]

早期[編輯]

中國的青銅器何時起源,是學術界仍在探索的問題。公元1973年,人們在陝西臨潼薑寨仰韶文化遺址中的一處房屋遺跡裏發現了一件圓形的殘銅片。房屋的年代經碳14測定為公元前4700年左右。考古學家鑒定銅片為鑄造而成的黃銅器,即銅合金。中國出土的最早的青銅器,是1975年在甘肅東鄉林家出土的馬家窯文化的青銅小刀,年代約為公元前3000年[2] 。在約4000年前的傳說的夏朝時期,中國開始進入青銅時代。

夏朝時期青銅器以二裏頭文化中的青銅器為代表。二裏頭文化以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為代表,時間上接龍山文化。二裏頭文化中,除了較早時期文化中已有的青銅器工具、兵器、飾物,還出現了青銅製的容器,其中以爵為多。二裏頭文化中的青銅爵以合範法製作,器胎很薄,具備了鋬和流[2]

中國早期青銅器的造型和紋飾承接了新石器時代石器和陶器的特征。青銅製的兵器和工具,其外型樣式大多來自石器;青銅製的容器外觀造型則多來自陶器。無論是,都有陶器原型。青銅器的紋飾和銘文也沿用了石器和陶器。龍山文化中出土的陶器多有彩繪紋飾,其中不少見於後來的青銅器中,如雲雷紋、蟠龍紋等。良渚文化中的玉器上有各種饕餮紋,也見於青銅器上[2]

二裏頭文化中出現了在青銅器上鑲嵌綠鬆石的技藝,出土文物中有用綠鬆石鑲成十字紋或饕餮紋的器件[2]

商朝青銅器[編輯]

商朝開始,青銅器文化走向發展的頂峰。商朝青銅器大致可以分為二裏岡期和殷墟期兩個階段,即以商王盤庚遷都於殷為分野。

二裏岡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在河南鄭州二裏岡和輝縣琉璃閣等地發現,時間上接二裏頭文化,也繼承了二裏頭文化青銅器的特色。與二裏頭時期相比,二裏岡時期的青銅器種類明顯增多。烹炊器有鼎、鬲、;食器有;酒器有、爵、斝、角、;水器有;兵器有????、刀、;工具有斧、等。二裏岡時期的工匠已經能製作大型青銅器。1974年張寨前街出土的方鼎高達100厘米,重82.4公斤。1982年鄭州又發現了類似的方鼎。此外,二裏岡時期的青銅器已經出現了銘文。最早的銘文青銅器是中國曆史博物館所藏的一件鬲。

殷墟時期的青銅器達到了中國青銅器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以殷墟為中心,北至內蒙古,東至海岸,西至山西,南至廣西都有殷墟時期特征的青銅器出土。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殷墟時期的青銅器都有極大發展,種類、樣式更為多樣,製作更加精美,花紋更加繁縟華麗。合範法在殷墟時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一時期的青銅器體製更加龐大。迄今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後母戊大方鼎就是在殷墟發現的。殷墟時期不但出現了大量青銅禮器、兵器、工具,還出現了青銅樂器和車馬器。

商朝盛行以鳥獸為器物形象的青銅尊,如四羊尊象尊豬尊鴞尊等。最早的青銅器銘文出現在商朝前期,但是否為文字還需要考證。

 
商代青銅器四羊方尊,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周青銅器[編輯]

在西周早期仍然延續商代的青銅器,部分西周青銅器還帶有銘文。

春秋戰國青銅器[編輯]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冶煉技術仍然在繼續發展,但已經不像前朝那樣繁瑣,而是講究實用和樸素風格。商朝和西周時期盛行酒器,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大為減少。帶鉤和銅鏡是當時冶煉水平的代表物。在楚國長沙出土了最多數量的銅鏡。而在曾國(今湖北隨州)出土的大型曾侯乙編鍾以及其他一係列青銅器則是春秋時期高超的冶煉技術的反映。進入時期,雖然青銅器依然在前期鑄造,但是也開始逐漸被早期鐵器所取代。銅鏡的冶煉工藝沿襲下來,但在材料上也開始出現改變。

秦漢時期青銅器[編輯]

青銅器鑄造[編輯]

陶範鑄造技術[編輯]

陶範鑄造技術簡稱陶範法,也被稱為泥範法。河南偃師二裏頭夏代和商代前期鑄銅遺址、鄭州商城鑄銅遺址、河南安陽孝民屯商代後期竹筒一直、山西侯馬春秋晚期晉都築城遺址等均發現大量的泥模、陶範等工具。[1]陶範法鑄造青銅器,可能采用一次鑄造成型的渾鑄技術;對複雜青銅器,使用,分鑄鑄接、焊接、機械連接等手段。[1]

製作陶範的原材料主要是土、砂、植物纖維、草木灰、熟料等物質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通過加入砂來提高耐火度,加入熟料減小收縮量,加入植物纖維和草木灰提高透氣性。[1]

陶範法的主要流程是:[1]

  1. 雕塑待鑄造的泥模;
  2. 烘培泥模變硬,在泥模上分塊製作外範;
  3. 在外範上補課紋飾;
  4. 形成空腔;
  5. 製作銘文泥模,嵌入泥芯;
  6. 合範,將外範與泥芯組合到一起;
  7. 陰幹陶範後,加熱到600攝氏度-900攝氏度;
  8. 澆築青銅液,冷卻後清除外範和泥芯,精整並拋光。

失蠟鑄造技術[編輯]

失蠟鑄造技術使用蠟料製模,外糊範料,烘培時蠟料熔失而得到無需分範麵的整體陶範,可一次獲得具有三維空間構造、立體透雕效果的複雜鑄件。[1]頁99

地理分布[編輯]

黃河流域河南陝西為主地帶的青銅器出土較早較多,以前被認為是青銅器造詣最高的地方。近年來不斷在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商文化的邊緣或者不屬於商文化的地區,也發現了大量精美的青銅器,部分青銅的造詣甚至超過中原地區。長江流域的青銅器是如何發展的,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古調查和研究才能證實。

主要出土地:

  • 河南安陽殷墟,商代後期
  • 陝西扶風、岐山周原遺址,西周時期
  • 湖南長沙寧鄉炭河裏遺址,商代後期至西周
  • 湖北隨州擂鼓墩墓葬群,春秋時期
  • 江西新幹商代大墓,商代後期
  • 四川廣漢三星堆,商代後期

分類[編輯]

青銅器主要有工具兵器構件禮器裝飾品等類別。製作精美的大型青銅器都是禮器。

青銅食器[編輯]

食器主要分為蒸飪器、盛食器兩種。蒸飪器包括(lì曆)、(yǎn言上聲)等;盛食器包括(guǐ軌)、(fǔ府)、(xǔ許)、(duì對)、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青銅器。

列鼎是人的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商代時,對表示王室貴族身份的列鼎,曾有嚴格的規定: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儲皇室天子才能用九鼎:[3][4]

  • 天子九鼎:牛、羊、乳豬、魚、幹肉、牲肚、豬肉、鮮魚、鮮肉幹。
  • 諸侯七鼎:牛、羊、乳豬、魚、幹肉、牲肚、豬肉。
  • 大夫五鼎:羊、乳豬、魚、幹肉、牲肚、豬肉。
  • 士三鼎:乳豬、魚、幹肉。
  • 士一鼎:幹肉。

青銅酒器[編輯]

 
圉卣,西周早期。

酒器主要分為飲酒器和盛酒器兩種。飲酒器包括(jiǎ假)、(gū姑)、(zhì誌)和(gōng,古橫)等;盛酒器包括(yǒu,酉)、(léi雷)、方彝等。

青銅水器[編輯]

青銅水器主要是在行禮時淨手所用,以表示恭敬和虔誠。水器包括(hé禾)、(yí移)、等。

青銅樂器[編輯]

主要的樂器有等。 根據鍾紐的形製差別,不同的鍾有“鐃”、“”、“鎛鍾”、“甬鍾”、“鈕鍾”等不同稱呼。而編鍾是將各種不同的鍾按照大小、音階依次排列而懸掛在鍾架上。現存最大的曾侯乙編鍾是最好的代表。

兵器[編輯]

青銅兵器有箭鏃盾鍚等。

車馬器[編輯]

銘文[編輯]

青銅器銘文,習稱金文,狹義上指商周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有鑄銘和刻銘兩種。舊時也稱“鍾鼎文字”或“彝器款式”。傳世和出土的有銘文的青銅器絕大多數分屬商周時期,且以周代居多。[5]

戰國以前多鑄銘,戰國時期有較多的刻銘。青銅器銘文不僅內容可能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而且由於銘文的字體、布局等也可能給青銅器的斷代提供依據。青銅器銘文中的漢字屬於篆書,在漢字經過秦漢隸變之後已不被一般人所認識,因此銘文的釋讀也是青銅器和古文字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文獻中關於出土青銅器銘文的記載始於漢宣帝時,當時常人也不識金文,唯有對古文字精通的京兆尹張敞懂得釋讀。宋朝以來,隨著金石學興盛,對青銅器銘文的考釋也逐步豐富起來,到清代舊金石學的研究達到頂峰。晚清之後,隨著引進西方社會科學理論及研究方法,對青銅器銘文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轉變。

由於對青銅器分期問題存在不同認識,對文字有著不同的見解,研究者們對青銅器銘文產生年代有著不同的看法。一是商朝早期,即二裏崗時期,持此看法的學者有等;二是商代晚期的第二期。商代青銅器銘文一般字數不多,少的僅有一個族徽,多的四五個字,未發現有超過五十字的。相比而言,周代青銅器上的文字就豐富得多,已發現的銘文字數最多的青銅器“毛公鼎”,足有銘文487字。

青銅器之最[編輯]

名目 文物 出土 簡介
銘文最多的青銅器 毛公鼎 陝西岐山周原出土 500字銘文
銘文最多的單件甬鍾 宗周鍾   123字銘文
最大的青銅器 秦始皇陵銅車馬 陝西臨潼出土  
最大的青銅容器 司母戊方鼎 河南安陽出土  
最大的鐵足銅鼎 中山王鐵足銅鼎 河北平山出土 469字銘文
最大的編鍾 曾侯乙編鍾 湖北隨州出土  
最大的方尊 四羊方尊 湖南寧鄉出土  
最早的土地“契約” 散氏盤   357字銘文
最早的“冰箱” 曾侯乙冰鑒 湖北隨州出土  
最高的單件青銅器 青銅神樹 四川三星堆出土 高3.95米
最高拍賣價格的青銅器 皿天全方罍器身 湖南桃源出土 924萬美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