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畫廊

逛畫廊,看世界, 記下自己的心得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Musée d'Orsay 奧賽博物館

(2010-12-02 14:53:18) 下一個
Fichier:Orsay3.jpg


File: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jpg

Vincent van Gogh: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Arles, September 1888


File:Manet, Edouard - Le Déjeuner sur l'Herbe (The Picnic) (1).jpg
Édouard Manet The Luncheon on the Grass 1862-3



File:Gustave Courbet 006.jpg
The Artist's Studio Gustave Courbet: detail, 1855

File:Paul Cézanne 179.jpg

Paul Cézanne: Apples and Oranges circa 1899


Fichier:Claude Monet 015.jpg

Monet, Londres, le Parlement. Trouée de soleil dans le brouillard (1904)

Fichier:Paul Gauguin 006.jpg

Paul Gauguin, Joyeusetés (1892)

Fichier:Renoir21.jpg
Auguste Renoir, Bal du moulin de la galette (1876)

Fichier:Edgar Germain Hilaire Degas 018.jpg
Edgar Degas, L’Étoile, ou la Danseuse sur Scène, (1878)


簡介

1898 年奧塞博物館的原址為巴黎通往法國西南郊區的一個火車站,但在 1940 年即已沒落,閑置了約 47 年之後, 1986 年將火車站改建成奧塞博物館。為了實現全麵性的展覽,該館收集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品,其他許多作品來自羅浮宮。建築、雕塑、繪畫、素描、攝影、電影、裝飾藝術都在此完整的展出。

巴黎三大藝術博物館

  奧賽博物館與盧浮宮、蓬皮杜中心一道被稱為巴黎三大藝術博物館。館內主要陳列 1848 年至 1914 年間創作的西方藝術作品,聚集了法國近代文化藝術的精華,填補了法國文化藝術發展史上從古代藝術到現代藝術之間的空白,使奧賽博物館成成為聯結古代藝術殿堂盧浮宮和現代藝術殿堂蓬皮杜中心的完美的中間過渡。

麵積

  奧賽博物館是由廢棄多年不用的奧賽火車站改建而成, 1986 年底建成開館。改建後的博物館長 140 米、寬 40 米、高 32 米,館頂使用了 3.5 萬平方米的玻璃天棚。博物館實用麵積 5.7 萬多平方米,共擁有展廳或陳列室 80 個,展覽麵積 4.7 萬平方米,其中長期展廳 1.6 萬平方米。

收藏

  奧賽博物館的收藏博大精深,共收藏近代藝術作品 4700 多件,內容涵蓋繪畫、雕塑、家具、手工藝品、建築、攝影等幾乎所有的藝術範疇。其中,最負盛名的是 19 世紀下半葉精美的藝術收藏品。

交通

Solf é rino 地鐵站

開放時間

  9:30 —18 : 00 ,周一全館不開放,周四延長至 11 點 30

票價

   7 歐元, 18 歲以下的歐盟學生免費。

   2009 年 6 月開始法國製定新規則,歐盟學生憑學生證免費。

曆史變遷

  這座被稱為 “ 歐洲最美的博物館 ” 的藝術宮殿,其腳下的土地曾曆經過無數的變遷。 19 世紀中葉,這裏曾是當時的行政法院和皇家審計院的所在地。 1789 年的法國大革命期間被大火燒毀。 1898 年,為了迎接巴黎萬國博覽會,巴黎奧爾良鐵路公司向國家購買了這塊地皮,修建火車站。

  火車站由建築師維克多 · 拉盧設計,不僅豐富而且大膽。他主張尊重原有的建築結構,保留了原有的柱子,鑄鐵橫梁以及仿大理石裝潢。建成後新車站的建築風格與對岸盧浮宮和杜樂麗宮花園的高雅格調相互照映。

  工程前後曆時兩年,於 1900 年萬國博覽會開展前通車。在此後的近 40 年中,奧賽火車站是發往法國西、南部所有火車的起點站。每天從這裏發出的列車多達 200 列。這裏還曾是攝影、演出和拍賣的場所。 1958 年,戴高樂將軍在車站酒店的節日大廳宣布準備 “ 擔負起共和國的權力 ” 。

  然而由於科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力火車越來越長,原長 138 米的車站的站台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時的需求。不得已改為專營郊區火車線路。後來逐漸變成一個無人光顧的空車站,直至被廢棄。這時關於如何利用這座設計精良的火車站,巴黎人提出了不少方案。

   1972 年,有人建議把火車站改造成博物館,這個提議得到了當時任法國總統的 蓬皮杜 的支持。此後,此項方案無論是在右翼的德斯坦總統,還是在左翼的秘特朗總統在任期間,都得到了政府一以貫之的積極支持。改造工程采用了意大利女設計師奧朗蒂的設計,奧朗蒂精心分割了這個長 138 米,寬 40 米,高 32 米的空曠大廳。大門開在西側,由西到東是一個長 100 米,高 32 米的大廳,大廳兩側是一間間獨立的展室。兩側展室各有三層,主要陳列繪畫作品。

   1900 年火車站剛落成時,一位名叫德塔伊的畫家曾熱情讚歎:這個車站多麽像一個陳列藝術品的宮殿!時隔 80 多年後,當年的讚歎竟然成為現實。 1986 年 12 月 1 日,經過近 8 年的建設,這座渙然一新的乳白色大廈第一次打開大門迎接四麵八方的來訪者。該館展廳麵積達 4.5 萬平方米,收藏近代藝術品 4700 多件,是世界上收藏 印象派 主要畫作最多的地方。現有藝術收藏 4 千多件, 其中包括繪畫, 雕塑, 以及家具陳設等, 展出麵積超過 4 萬 5 千平方米 . 底層展出的是 1850 年至 1870 年的繪畫, 雕塑和裝飾藝術作品, 其中有凡高, 高甘, 安格爾, 德拉科盧瓦, 莫奈等的作品 . 中層陳列的是 1870 年至 1914 年的作品, 其中有第三共和國時期的官方藝術, 象征主義, 學院派 繪畫以及新藝術時期的裝飾藝術作品。 2004 中法文化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與中國觀眾首次見麵的 51 幅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中,有 38 幅來自奧賽博物館。

場館介紹

  奧賽博物館的展品按藝術家的年代和流派分設在大廳的底層、中層和頂層。底層展出的是 1850 年至 1870 年的繪畫、雕塑和裝飾藝術作品,其中有安格爾、德拉克洛瓦、德加、莫奈、羅丹等的作品。中層陳列的是 1870 年至 1914 年的作品,其中有第三共和國時期的官方藝術、象征主義、學院派繪畫以及新藝術時期的裝飾藝術作品。頂層集中展示的是印象派以及後印象派畫家的作品,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主要畫作最多的地方。因此,有人稱之為印象主義畫家的殿堂。不但內部收藏各類的藝術品,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的建築物本身也是頗有看頭。它的屋頂采用玻璃,可在自然光線下欣賞藝術作品。

奧賽畫展掠影

蔥頭靜物

  簡潔和諧、格調高雅,堪稱經典之作,集中體現了塞尚藝術的特征。塞尚( 1839 - 1906 )被稱為 “ 現代繪畫之父 ” ,美術史上有 “ 塞尚以前 ” 、 “ 塞尚以後 ” 的說法,塞尚被看作是一個分水嶺。作為第一個從真正意義上用主體意誌改變藝術對象的畫家,塞尚對畫麵結構的處理和解釋給後來的立體派繪畫以直接的啟發。塞尚藝術具體的貢獻是 “ 用色彩造型 ” 、 “ 藝術變形 ” 和 “ 幾何程式 ” 。塞尚在繪畫前從來不打草稿,相反,他首先要做的是借助對色彩的分層,通過自由聯想同時進行比較和對比,創造出空間和色彩透視的深度感,由此造就出並非一個而是多個透視。塞尚的作品,不是由線構成,而是色彩的產物。塞尚的作品中,很少能看到標準的幾何形體,而是根據個人特殊的感受,改造對象的形體,使之更單純、堅實和引起重量感。塞尚想使繪畫上的形象,變得像雕刻甚至建築那樣穩定、堅實不可動搖。塞尚以這種革命性的、前無古人的的藝術,一直影響著西方近百年來的現代美術,對布拉克、畢加索、格裏斯以至蒙德裏安等以形體、構成為主的畫家影響更大。

沙灘上的兩個女人

  油畫《沙灘上的兩個女人》是高更的作品,被稱為 “ 原始性的狂人 ” 的高更( 1848 - 1903 ),其藝術傾向表現出對時代文明的偏離,他像避開暗礁一樣逃避現代文明的生活,並以風格化的藝術,給現代美術尤其是野獸派的產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為逃避文明世界的侵擾,尋找新的、更原始、更真實而又更真誠的生活方式,高更浪跡天涯,他拋下家庭、孩子和工作,拒絕接受輕易可以得到的榮譽和收獲,長期生活於遠離人煙的太平洋小島 ——— 塔希提島,一直住到去世為止。在塔希提島上,高更發現了未經汙染的自然的色彩、原始古樸的藝術,由此,高更以絕對認真的態度把這平實的形式、濃烈的色彩,畫進了他的畫中。這幅作品就是他來到塔希提島不久後創作的。高更獨特的作畫方法得益於日本浮世繪的啟迪。具體地講,就是用平塗的色麵、強烈的輪廓線以及主觀化的濃鬱淒豔色彩來表現經過概括和簡化了的形,顯出強烈的個性。他總喜歡用深綠和桔紅的對比,再加上棕綠、淡黃與黑。這種色彩的偏愛,一方麵是來源於對土人生活的感受,另方麵也是因為他刻意追求熱烈、粗野的美。高更的畫不論是形或色彩都服從於一定的秩序,服從於某種幾何形的圖案,具有很強的音樂性、節奏性和裝飾性。

凡高作品

  

作品:凡高的《向日葵》和《阿爾的教堂》

  激情近於瘋狂的凡高( 1853 - 1890 ),出生於荷蘭北部的布拉班特省,是一位牧師的長子。 1890 年 7 月 27 日,性格孤僻的凡高在巴黎郊外田野上用子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凡高隻活了 37 歲,正式創作繪畫的時間不超過十年,但凡高具有對於自然和生命的強烈熱愛和細膩的情感,以及常人無法企及的敏感,因此創作出了偉大的作品。梵高同代的名畫家裏奧埃說: “ 他長時間地蓄意創造一種新的繪畫,這是一種非常單純的、易懂的、近乎兒童畫似的藝術。能夠打動沒有細致微妙藝術感覺的普通人們。 ” 凡高有種特殊的嗜好 ——— 畫向日葵,而且是不停地畫。凡高把畫畫當作宣泄情感的一種最佳方式,在他眼裏,向日葵不是尋常的花朵,而是太陽之光,是光和熱的象征,是他內心翻騰的感情烈火的寫照,是他苦難生命的縮影。 1890 年 6 月創作於阿爾村的《阿爾的教堂》,是凡高晚期的作品,當時凡高處於最艱難困苦的階段。凡高在離開聖 · 雷米精神病醫院後,曾在這裏度過了一段平靜又充滿幻想的歲月,但此後又陷入極度痛苦和瘋狂之中。從他那濃重而扭曲的筆畫、所用的厚厚的顏色可以看出他內心有一種十分強烈的、幾乎瘋狂的戲劇感受。在凡高的 眼中,天空不是寧靜、清晰的,似乎是由某種奇怪的天體力量促動著;畫麵上,柏樹長長的枝條仿佛是被扭曲了的火焰,太陽看上去隨時要爆炸。畫作表明了凡高對生活的悲觀認識。在凡高的筆下,所有的人和事都充滿了暴力和絕望,凡高把一切東西都扭曲、變形了。

  在奧賽,巴黎的賽納河邊這個十九世紀的老式車站裏,有凡高神秘的小教堂,有莫奈的睡蓮,有雷諾阿胖胖的女人們,有安格爾的泉,有加米勒 · 皮薩羅的紅屋頂,有羅丹白色的地獄之門 …… 陳列著青春藝術風格的大床,坐椅,壁爐和玻璃門廳 …… 流淌著十九世紀的藝術潮流,充盈著十九世紀創造的美 ……

( 百度) 

Painting

Le musée d'Orsay conserve et expose la plus grande collection de peintures impressionnistes et post-impressionnistes au monde ainsi que de remarquables ensembles de peintures symbolistes, réalistes et académiques. Plus de 5000 peintures composent la collection. Cette liste non-exhaustive répertorie les principaux peintres représentés au musée d'Orsay avec le nombre de leurs oeuvres peintes dans les collections ainsi que le titre de leurs principales réalisations. Cette liste mentionne également, pour les artistes concernés, les pastels présents dans la collection : en effet, bien que n'appartenant pas au département des peintures, un certain nombre de pastels sont exposés dans les collections permanentes de peintures du musée.


 

Manet, Le Déjeuner sur l'herbe (1863)

 

Courbet, La falaise d'Étretat après l'orage (1870)

 

Sisley, Village de Voisins (1874)

 

Pissarro, Bords de l'Oise, près de Pontoise, temps gris (1878)

 

Renoir, Portrait d'Alphonsine Fournaise (1879)

 

Degas, Danseuse (1883)

 

Van Gogh, Autoportrait (1889)

 

Seurat, Le Cirque (1891)

 

Toulouse-Lautrec, Le Lit (vers 1892)

 

Gauguin, Autoportrait au chapeau (1893)

 

Cézanne, Nature-morte aux pommes et aux oranges (1895-1900)

 

Signac, Entrée du port de la Rochelle (1921)



 

Eugène Delacroix, The Lion Hunt, c. 1854

 

Gustave Courbet, The Artist's Studio (L'Atelier du peintre): A Real Allegory of a Seven Year Phase in my Artistic and Moral Life, 1855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The Source, 1856

 

Jean-François Millet, The Gleaners, 1857

 

Édouard Manet, Olympia, 1863

 

Claude Monet, Le déjeuner sur l'herbe, (right section), with Gustave Courbet, 1865-1866

 

Paul Cézanne, Portrait of Achille Emperaire, 1868

 

Eugène Boudin, Bathers on the Beach at Trouville, 1869

 

James McNeill Whistler, Whistler's Mother,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s mother, 1871

 

Gustave Caillebotte, Les raboteurs de parquet (The Floor Scrapers), 1875

 

Edgar Degas, L’Absinthe, 1876

 

Pierre Auguste Renoir, Dance in the Country (Aline Charigot and Paul Lhote), 1883

 

Paul Sérusier, The Talisman/Le Talisman, 1888

 

Vincent van Gogh, The Church at Auvers, 1890

 

Paul Gauguin, Tahitian Women on the Beach, 1891

 

Georges Seurat, The Circus, 189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麗雅 回複 悄悄話 這麽多珍品,太美了。
如果文字部分不用斜體就好了,讀起來會比較舒服。
聖誕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