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雪芝拜金太沉重

(2024-01-20 16:56:58) 下一個

 

說雪芝拜金太沉重

作為13路之花的雪芝說過的一句話是,大伯要回來了。所以大概率,雪芝不是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雖然生活條件優越,雪芝臨帖、打譜、學英語,說明大伯家對她很好,但畢竟寄人籬下。這也是為什麽雪芝看著總是帶有一絲哀婉。缺乏一個完美的家庭和家人才有的溝通,我想這或許是王家衛為她自殺留下的一個伏筆。

80年代的中國有機會走出去並生活在另一個世界裏的人是少數。

不要說是一個作為公交車售票員的雪芝,就是那些有高學曆的學子們,遇到這樣的機會,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哪個不是削尖了腦袋,要趕上這一出國的熱潮。  多少人放棄了一切,包括工作、家庭、和戀人,義無反顧地去擁抱一個新世界。雪芝不過是他們其中的一員罷了。憑什麽雪芝出國了,奔赴了新的生活就是個拜金女?那麽,雪芝和千千萬萬個那些年出國的男男女女的目的和方法上又有什麽本質的不同?

那些當年出國的人,許多都是各行各業中出類拔萃的人。可是不論你是專家教授,還是什麽高材生,當來到了新的世界,馬上就麵臨了一個現狀:#窘迫。

不論在工作上,生活上,都要麵臨這樣或那樣的窘迫,不論你多努力學習多麽優秀,又有多少人能一步到位?(當然也有一些有非常背景的人,比如俺有個朋友在90年左右就有家裏給的幾十萬美金。這類人不在此文的討論範圍之內)。而絕大多數的人都需要一個過程來完善自己。

8~90年代的西方世界,也和現在不同,那時正是西方文明的高光時刻。比現在更富足,更包容,更大氣多了。當時,中國和西方世界全方位的差距,讓剛剛出國的國內精英們,馬上都變成了幾乎是社會的最底層的存在。不論你曾經是多麽優越,在這裏就是從社會最底層的地方做起。即使是最高學府的研究生,哪個又不是靠著獎學金,和勤工儉學生活?這種心理上的落差,不是親身經曆很難理解。

可當你麵對的當地的同學,老師或任何人,不用說什麽金錢和地位啦,就是人家普通生活中的那種從容不迫,和待人接物的優雅自如,為什麽不能成為雪芝新的戀情?她為什麽要抵禦這樣的未來?

那個時候,大陸來的移民剛剛開始,不像現在遍地都有成功的例子,可以拿來作為期許。更多的是所有的不確定。。。成功需要假以時日的打拚,優雅和從容需要以成功為基礎。

所以我對雪芝的離開十分理解。雪芝拋棄一切離開了,包括拋棄了戀情。我們其它人又何嚐不是帶著許多割舍離開了啊?當你根本不具備條件給予雪芝一個好的生活,你是不是也會像阿寶一樣,掰開雪芝緊抱的手指,給她以未來?
 
我不否認許許多多的雪芝選擇了和她們的阿寶一起奮鬥,一起奔赴未來,一起享受成功的快樂,和回味創業的心酸。但我們又有什麽理由,一定要要求雪芝一起經曆這種蛻變的痛苦。雪芝完全可以,以青春的姿態獨自走進她認為理想的現實,獲得新的情感寄托。

在這裏我認為王家衛導演其實還是很留情麵了的。雪芝的確是一代中國男人的白月光,是一代人心裏永遠抹不去的遺憾。不是中國男人不努力,隻是那時兩個社會的巨大差距,需要中國男人用一大段時光和血淚來填補。王家衛導演讓雪芝死了,讓阿寶無舊可戀。讓雪芝在車窗裏看出來的那個目光永遠留駐在時光中。我隻能猜測,為什王家衛導演要給雪芝這樣的了結,是不忍,還是不願,讓阿寶永遠力所不及?

我想,阿寶會永遠懷念他逝去的雪芝,他也會祝福所有活著的雪芝!
 
 
最後,貼一個2020年的舊作:

 
《今夜》 石蝶

思緒,會披起今夜的月光走來嗎
會不會駐足片刻,仿佛昨天仍在延續
今夜,如果有答案
哪些思緒已經久遠到了失水,失色和剝脫
哪些卻如同等待著被翻開的鵝卵石
依然盤恒在月光的河裏

你還會在意月色滑過時燒灼的痕跡嗎
今夜,你準備用怎樣的淡漠
來抵禦這萬頃的月色
你又當怎樣地流連,
和安放那些月色中的彷徨和沉醉

都知道那些過眼的煙雲早已消逝
可又有誰知道
這些煙消雲散的情景
會在你第幾重的心底依然浮現
再需要多久

在心底消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