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跟著媽媽和外婆長大, 家裏的飯菜全是外婆一個人做. 白天家裏就我跟外婆兩人, 外婆會做各種點心, 可我總是在旁邊搗亂. 久而久之, 我也看會了做不少的小菜, 5,6歲時就會燒很多小菜, 當然, 最拿手的當數蛋炒飯, 但麵食, 卻隻學會包餛飩.
我跟餛飩是特別有感情的. 記得1988年的12月的下午, 外婆準備給我媽和我晚飯吃餛飩, 在剁菜餡兒的時候突然頭痛昏倒, 被鄰居送到醫院. 診斷為腦溢血. 兩個星期後, 外婆在醫院走了. 那一年, 我10歲.
記得在6,7歲的時候, 當別的同齡孩子被問及長大了要做什麽, 回答千篇一律--科學家. 好象這是當時唯一的標準答案. 而我的回答是, 跟我外婆一起開一家餛飩店, 媽媽去采購, 外婆做芯子, 我來包. 其實現在想想, 這是多麽美好的願望, 多麽真實的回答呀! 那些6,7歲時回答長大要當科學家的人, 說實話, 相信當時他們根本不知道科學家是幹嗎的.
芯子:
1. 一磅半肉末, 建議不要買直接是肉末的. 直接絞好的肉末有兩種, 中是純精肉, 一種是帶肥的. 純精肉末包餛飩不好吃, 而帶肥的肉末都是在分檔拆解別的肉時的邊角料去絞的. 建議買"梅頭肉", 也就是上海人說的"夾心肉", 稱好後叫師傅拿去絞成肉末.
2. 一包一磅裝的薺菜. 切成末.
3. 兩個雞蛋.
4. 鹽, 雞精, 麻油, 生抽(不要太多, 很鹹. 隻是吊鮮頭用的)
5. 我每次包餛飩有兩樣秘密武器, 今天就公諸於世啦. 10隻蝦仁剁成泥, 10隻水發香菇剁成粒兒. 不是要吃蝦肉或香菇餛飩, 隻是為了餛飩更鮮香美味. 一定要水發的幹香菇才香, 如果是新鮮香菇, 幹脆就別放了.
拌好的芯子. 俺可沒那麽秀氣, 灑家都是用手拌的. 但放心, 絕對幹淨. 另外, 可能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每次包餛飩, 我一定要準備一小碟水, 用手指沾水來把餛飩下方的搭角粘上. 沒水, 我絕對不行.
包好一包皮子的餛飩, 數了一下, 56隻. 第二包皮包了要沒地方放了, 我就先準備吃了. 大家在看這個帖子的時候, 我已經吃完這56個餛飩了, 但還不是我個人的最高記錄. 最高記錄是10年前, 我和兩個女同事下了班到一人的家裏去包餛飩, 主要上班時她們倆硬要叫我下班後教她們包上海大餛飩. 那晚我一頓吃了70個這樣的餛飩.
煮餛飩一鍋不宜煮太多, 所以我分兩次煮, 這是第一碗. 還不夠考究, 考究點的話, 可以用鐵勺再做一張小的蛋皮兒, 切成絲兒, 扔餛飩湯裏.
今天我沒去釣魚. 祝大家周末魚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