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

還自己一點浪漫的心情,做一些美麗的夢。
個人資料
安琦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ZT癡心獨舞情何堪 ----《與誰共舞》讀後 By 川樺

(2011-05-20 08:35:22) 下一個

癡心獨舞情何堪 ---- 安琦《與誰共舞》讀後

昨晚我終於將安琦的這篇巨著全部讀完,至今激動的心情難以平複,掩額歎息之際,不禁熱淚盈眶。各種各樣的感觸與慨歎如波浪洶湧於胸中,除了深深感歎陰差陽錯的命運對媚和林先的捉弄之外,還夾雜著對安琦的真切負疚:在她辛勤筆耕的漫長日子中,我從沒有靜下心來真正細讀她心血凝成的傑作,也很少給予她哪怕是輕描淡寫的隻言片字的支持,盡管溫婉大方的安琦給過我許多許多溫暖的鼓勵和安慰,我卻沒有給予同樣的回報。個中的原因,我想除了天性的懶散和極易情緒化之外,也有不想讓跟帖成為人情的意思。最後之所以決定要好好通讀這篇巨著,確實是因為被最後一章深深感動之故。 

而當我真正靜下心去細讀,便很快被安琦綿密,細致,平實而流利的風格所吸引了。她好像是一個仁慈而耐心的智者,不疾不徐地將一個個錯綜複雜的人生故事娓娓道來。漫長的歲月織就的人生畫卷被徐徐打開,細致又生動,如同一幅清明上河圖。她睿智的眼睛能看透光怪陸離的表象背後不得不如此的原因,使她故事中的人物生動複雜又栩栩如生。真應了那句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話。而除了洞察世情之外,安琦天性中的寬厚大度和慈悲心使她所塑造的人物帶上了濃濃的溫情,即使是最不堪的人物如愛財如命的四姐,或者為了私欲可以心機重重不擇手段的萍,都有其人性的一麵,令人覺得其可悲亦可憐。 

能寫出每個人都有可憐的一麵,才是有深度的標誌。我是這麽相信的。這一點,《與誰共舞》算是做到了。小說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其局限,也經受著因之而生的痛苦,因此才有了因缺憾而生的悲劇美。 

媚總是讓我想起《飄》中的斯嘉麗。她對月月的癡情,對林的不知珍惜,恰如斯嘉麗對阿舒禮和白瑞德的感情一樣。她最初對婷婷的忽略,也如斯嘉麗對待她跟兩個前夫生的孩子一樣。對愛的幻像的癡迷和執著是雙刃劍,傷害自己的同時,也傷害了愛自己的人,然而偏偏又是這一點癡情,造就了她的性格中最閃光和珍貴的東西,那就是真。斯嘉麗對阿舒禮的迷戀,是在本能中尋找她所缺少的東西:貴族的風度,豐富的書本知識,從容淡泊的氣質等;而媚愛月月,也是愛她自己身上所缺少的屬於女性的柔美,母性和溫順。

斯嘉麗是憑不可遏止的旺盛生命力來對抗違反她狂野的天性的傳統力量以及在逆境中頑強紛爭的。她的矛盾和欲望的根源來自於她血液中的矛盾:充滿原始活力的原生態父親和典雅高貴的淑女型母親的血混雜在她的體內。從本質上來說,她像父親一樣粗野,任性,無所畏懼而且精力充沛,但是她所受的教養是要她壓抑著這天然的一麵,而向聖母般的母親靠攏。所以她欽慕著在氣質和階級上與她母親更接近的阿舒禮,但是有不自覺地被在天性上跟她一樣叛逆的白瑞德所吸引。她迷戀阿舒禮是因為他的身上有她所缺乏的東西:代表著貴族精神的文明、優雅、沉迷於書籍、藝術和幻想,還有不切實際,等等那些她所無法理解、但又因無法理解而更得玄妙迷人的西。而那真正能了解並欣她的並有著跟她一自然奔放的天性和旺盛生命力的白瑞德卻永無法走她的心中。 

這是不是也正好說明了:人永遠不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而隻向往自己所缺乏的東西呢?

如果說<>是從人的最根本的血緣中挖掘斯嘉麗的愛情實質,<與誰共舞>則更長於從社會關係和生活環境中尋找媚的同性戀根源。媚從小就顯露了男孩的特質,要做男人不做女人,那樣的趨勢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後天慢慢形成的?小說雖然也說過她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跟男孩兒一起玩,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她親眼目睹品行敗壞的父親加諸奶奶、姐姐們特別是母親的種種傷害,所以才有了她給爸爸的當頭一棒,那在當社會中隻有男人才會有的舉動,令她感自己是女性的保者。就像她媽媽說的: 

她從小被當成男孩子看的,家中沒有男人,她將自己看作是男人來保護我們。” 

那種潛意識中的自我暗示也因為二姐夫對二姐的背叛,還有男性主宰的社會對女性的種種不公而日益強化。社會風氣將人性中光明大氣的一麵比如豪爽,義氣和不拘小節等加上男性的標簽,而讓女性在三從四德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觀念荼毒下,即使不幸也要忍辱負重含辛茹苦終身。所以獨立不屈的媚是寧做男人,絕不願做女人。 

懷著那樣的心態的媚很自然地會迷戀女人中的女人月月,因為月月擁有她所失去的女性氣質。她對月月的愛是全心全意且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的,那是源於她天性中無私和大氣的特質。愛的品質其實是人格品質的延伸,因此雖然每個人都會經曆愛情,但每個人的愛都是不一樣的。真摯癡情的人如媚,她的愛是掏心陶肺,浪漫忘我的,而精明現實的人如萍,她的愛脫不去圓滑勢利和刻薄算計。所以媚對月月的愛,雖然因同性戀的很多人在生理上感很不舒服也很接受,但是在內心深,恐怕很其深摯執著而容。 

從根本上來說,一個人本質上是怎麽樣的人,就有怎麽樣的愛情方式。一個惟我獨尊的人,很少會無私地忘我地去愛別人;一個萎瑣的人,他的愛也很難不流於鄙俗。而媚對月月的有餑常理的愛情,即使是有了實在的肉體關係,卻絲毫不給人低鄙不潔感,除了因為作者立意和筆調的高潔不俗之外,最主要是因為媚的愛傾注了全部心血,那種純真深摯的感情本身是很純潔的。 

忘我的,一往情深不顧一切的愛,是有赤子之心的人才會有的愛,所以才會讓人為之感動。達到這個精神層麵的感情,是有超越性別的力量的。

媚對林先的愛情的忽視和不加珍惜,除了她的心裏一直隻有月月之外,最關鍵是因為二人之間的關係一開始就是不平等的。媚是高林一等的,首先因為她是台灣人,在世俗觀念上,台灣人是比大陸人高級” 一點的人。而且媚比林有錢,她有家業,有身份,還是高雅的畫家,而林隻不過是個如喪家之犬的沒有身份隨時可能被掃地出門的大陸打工仔。他們之間的婚姻基礎也很脆弱,媚嫁給林的初衷,隻不過是出乎哥們的義氣,想要幫他拿到身份而已,後來勉強維持下來,要得力於她的媽媽和姐姐們的推波助瀾。她們想法讓媚嫁給林,雖然有看在林人品不錯,還有也真心喜歡媚的成分在內,但更主要的,是想利用林把媚扳正,讓她變成正常人一樣生活而已。如果媚不是同性戀,這樣的婚姻大約很難讓她們接受吧。

在這樣百孔千瘡的基礎上構築的婚姻,最終能長出真正的愛情之花,也是一個很感人的經曆。這主要是得力於林先對媚發自內心的喜歡和欣賞,使得這一段本來充滿了功利性質的關係,因之而散發出溫暖和純潔的氣息。雖然因為他們自身的弱點,種種的陰差陽錯導致二人愈行愈遠,而在心靈上,林對媚的靈性方麵的欣賞一直沒有改變,對她的關懷也是一如既往,而媚對林也是在失去之後日益發覺他的可貴。

林的父母對媚也是一樣,在經曆了萍的刻薄小氣之後,才發現媚的大氣和沒有心機其實是好的多。林對媚由初初發現她是同性戀時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反感,到始終還是無法放開對她的愛,也是源於對她的真性情的喜愛。這些微妙的描寫我都很喜歡。 

媚在女兒幼年時,完全沒有做母親的準備,她的心完全不在丈夫和孩子身上,一心隻專注於對月月的癡情中。同意生下女兒是為了這樣才可以見到月月,在女兒出生後的第二天,就喝了回奶藥,使她喝不到母乳,隻因為喂奶讓她難為情,因為她是把自己當成男人的。在女兒三歲之前,她也很少關心女兒,以至於女兒對她很生疏,沒有什麽感情。因為女兒有丈夫和爺爺奶奶照顧,也用不上她太操心。基本上來說,林對她的單方麵的愛包容了她的一切,包括任性和自私,使得她忽略了更值得珍視的東西,而更沉溺於對月月的畸戀之中。所有這些,很不美麗但是能發生在媚的身上,卻又有不能不如此的原因,那也是安琦的功力所在。 

安琦關於媚的母愛和異性愛逐漸覺醒的過程的描寫,我也覺得很精彩。媚對月月的愛得不到回應,而企圖在琳達身上尋找月月的影子也慘遭失敗之後,從逐漸意識到林先對她的種種愛和包容的可貴。而在與女兒日夜相處的過程中,她身上的母性也被喚醒了。各種挫折的經曆和時間的洗煉,使她身上女性的因素漸放光華,這樣一種人性漸進成長的描寫,我也很喜歡。

附打油詩一首,表達對媚月林的嗟歎: 

陰差陽錯

誰知都是酸楚

癡心枉付

誰憐心血如注 

枉自羨慕

雌雄銀杏二樹

情何以堪

清風枯葉獨舞 

有一些人

隻能一生追憶

有一些錯

要用一生彌補

下麵也談談小說的不足之處吧。一己之見,也許未必正確,隻供安琦修改時作參考。 

首先,是在敘述方式上,作者以評論式的口吻進行敘述似乎太多了。比如寫爺爺奶奶和媚媽的關係時說:們沒有理由埋怨兒媳婦,何況,兒媳婦的日子也不是好過的,她一個人要管家裏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還要侍候她的丈夫。自孫子死後,爺爺奶奶反而對媚的媽媽更好了。” 寫媚和姐姐們的關係時說:這時已經六歲了,她和大姐最好,而二姐,三姐和四姐也都比較照顧媚。 這些,如果能用一個比較典型的場景來描繪,不用直白說出來,讀者的印象就更具體和深刻。作家是應該多用人物對話和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性格的,正如電影是通過畫麵和音響表達情景,而無須借助過多的旁白一樣。 

同樣地,在人物出場的時候,安琦也喜歡用敘述的口吻對人物的身份進行說明,比如說大姐夫心非常好” 緣特別的好” 大姐是個幸福的女人” 說二姐夫背著二姐找了一個女朋友之後,二姐夫就對二姐不好了。” 說月月的男朋友家景不錯,又有學曆,他喜歡月月,是因為月月的清純和美麗 再比如說說林先的時候,先說媚跟經常因為大陸台灣的西爭後來,兩人都醒過悶來,他些有什用呢。兩人又握手言和了,林建國感到媚真有點男人的性格,他喜。而媚感到林建國,她也喜。林建國媚是男人女人的看法;而媚林建國的感可是男人男人的看法,她可沒有一點要和林建國怎。但林建國竟是個有感情的男人,他個年應該有女朋友了,他心裏不自地喜起媚來,自然,他沒有表出來。不,他真喜和媚聊天說話了。” 這類的敘述,如果是用某個特具體的事件或者衝突情景來代替,估效果要好得多。 

總之在這方麵我覺得,作者作者,判或者標簽式的解是越少越好,要人物自己來說話 

其次是整部作品的韻律方麵,感覺是過於平了,很少有高潮和低穀的比,就像一首曲沒有激越的起伏一。其作品中人物的命運也不乏波的曲折之,比如媚自己去醫院做手有最的自等,應該是忍受了極其悲痛和望的心情的,但是起來然也淒然淚下,後並沒有景有特的印象。所以我感是因為對情感弱的理上,表達的手法於平,所以才缺乏高潮。 

比如一幅織錦,假若都是細密精致而整的案,乍一看花團錦簇,細細鑒賞也精美,但是卻沒有主體和背景的明區分,也沒有突出的看點的,那麽這織錦是很難讓目不忘的。<共舞>在我看來就是一幅花團錦簇,也得起慢慢鑒賞織錦,可惜沒有特別讓以忘卻的亮點 

再看看作品的靈魂 ---

人物刻畫方麵。作品的最後一段,以“孤墳古樹臥寒鴉,枯葉獨舞冷風中,斷腸人在天涯的淒涼景象,隱喻了媚癡心獨舞,情何以堪的一生。意境之淒美,令人不禁潛然淚下

<與誰共舞實是媚一個人孓然獨舞。媚對月月和林先的愛情,從來沒有真正相互交集過。媚對月月的癡情,總給人一種癡心枉付的感覺,她與林先的離合,則又總是陰差陽錯。究其原因,除了世俗觀念對同性戀的不容之外,人物刻畫本身也有些弱點

媚對月月癡心一片,卻永遠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媚的愛對月月是一種沉重的,想撇也撇不掉的討厭的負擔,好像媚是死纏爛打不知好歹似的。月月對媚的種種親近的意圖和舉動,首先本能的反應都是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聲譽和生活。雖然不能要求不是同性戀的月月能與媚靈肉交融,但是心靈上的相知還是應該更深一些,否則媚的愛就顯得傻和不值得,而月月也顯得自私和淺薄,根本對不起媚的一片深情

能不能讓月月做媚的靈魂知己,能真正感受到媚的痛和深情,每當媚不由自主地向她靠攏時,讓月月不要老想著自己的安危,而是有更多的遺憾和痛苦呢?如果月月做後妻和繼母的生活並不那麽平順如意,應該有更多的波瀾吧。那樣,媚在她心中就會稍有價值,雖然不能相偎相依,總還是相知相惜,這樣,才不枉費了媚的深情呀。嗬嗬,俺是不是有點癡人說夢了

媚對林先的愛情的覺醒卻有些突然,是在對月月的愛枉費心機,又在月月的影子琳達那裏經受挫敗之後才翻然悔悟。這樣就帶了一點功利的痕跡,好像是因為林的種種好處。林先的性格也有點模糊,雖然讀者知道他是個好人,有情義也有擔當,但是要讓媚真愛上他的話,僅僅這些,再加上對她和女兒好似乎還不夠。因為媚是一個很獨立能幹也很有英氣的人,林必須要比她更男性、更強悍才能真正征服她,使她女性的溫柔得以發揚的

所以,能不能在他們作為夫妻一起生活的期間,把林先寫得性格更鮮明,更男性化些,讓他在媚不知不覺間被他吸引,雖然不自知但是確實慢慢女性化了。當然在這方麵,安琦也有從性方麵的描寫,說媚是受林的身體吸引,也還享受性生活,可是她喜歡他的身體,是崇拜她所缺少的男性生殖器,這樣就還是把自己當成男人來感受。可不可能讓她從女人的角度來不自覺地喜歡林先呢

也許我有唯美的傾向,但是還是真的很向往美麗溫暖的愛情,所以才有上麵的一些思考,隻供安琦參考

作品中有一個人物我覺得是個敗筆,就是媚的父親。一個分明的敗家子和浪蕩子,對自己的父母,發妻和孩子都沒有責任和愛心的人,對媚母做出了種種難以饒恕的傷害,從根本上來說,他可以算是造成媚的變異心理的罪魁禍首。對這樣一個人,為什麽要給他戴上癡情種的光環,並且僅僅因為他對帶不走的情人的念念不忘,就讓所有人都原諒他?不可否認,一個品格惡劣的人也可能深愛某個人,但是媚父的情況,實在令人齒冷

媚母在他臨終的時候可以去看他,但是對他的感情應該更多是蔑視,憐憫甚至怨恨。增加一點感情的強度,而不是一團和氣,作品的悲劇意味應該會更濃厚些

抄一段“紅塵來去一場詞,來結束這讀舞之旅吧。巫啟賢的歌我很喜歡,可惜找不到免費下載的

鏡中影花亂舞風
誰不憐惜情濃
春去秋來四季匆匆
留不住又何必眷戀殘
紅塵來呀來 去呀去
都是一場夢
紅塵來呀來 去呀去也空
日落向西來月向
真情難填埋無情洞
紅塵來呀來 去呀去也空
空中樓閣青雲中
誰不追逐尋夢
浮名一朝轉眼無蹤
留不住又何必苦苦爭

 

與誰共舞 -- 女同性戀人情感錄(一)連載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9785/201005/14134.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