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泉來自中國南方的一個小縣,他的家鄉雖算不上魚米之鄉,
但也山清水秀。他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種田人,他們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一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在土地上尋找 著生活,播種著希望。 由於中國農村養老保障製度的缺欠,男孩自然成為家庭的依
靠和希望,重男 輕女的觀念在他的家鄉依然根深蒂固。然而, 江泉的母親很能幹, 也很爭氣,一連生下三個男孩, 這在當 地也算是件頗為驕傲的事情。隨著家庭人口的增加,生活的 擔子越來越重,江泉的父母也更加辛勞地在土地上耕作。但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農村還沒有實行土地承包製, 他的父母在生產隊辛勤勞作一年後, 也僅能保障一家人的溫飽, 手上鮮有剩餘的錢去買其他的生活用品。 江泉的老爸,除了會在生產隊的計分簿上簽自己的名字外,
不再識其他的漢字,但這並不妨礙他老爸成為一個精明的 人。有時,學曆和見識以及魄力,並不總是成正比例的, 這要看是什麽樣的人有什麽樣的學識及膽量了。在他老爸 看來,家裏光有男孩子還不夠,一定要讓這些男孩們都讀 書,然後走出這個小縣到外麵去尋找更好的生活。怎樣才 能搞到一些錢,給三個男孩提供更好的條件讀書呢? 於是,大字不識幾個的江泉老爸鋌而走險,在上個世紀的 七十時年代末做起 了現在所謂的“易貨貿易”。他老爸用手 上僅有的一點錢在鄉下收購農民家中保存的銀元,然後和 一個可靠的親戚乘火車到福建城裏,用這些銀元私下交換 香港手表。由於這些手表都是水貨,物美價廉,款式新穎, 與內地的價格相差很大。隨後,他老爸再帶著這些香港手 表返回家鄉小縣,賣給當地的村民,從中掙取生活費用和 男孩們的教育費。 大的風險的。當時有一個術語,把做這種生意叫作“搞投機 倒把”。當時,政府是不允許做這種貿易的,一旦有人向公 安機關告發,當事人是要坐牢的。好在江泉的老家民風淳 樸,人們樂意買到物美價好的新款手表, 又有誰會去多此 一舉呢?於是,江泉老爸的“易貨貿易” 就在這個江南小縣 中悄然地順利進行著. 江泉家的生活也隨著易貨貿易的順 利進行, 一天一天地改善著。 (故事屬虛構, 不要対號入座) -------------
(文係原創, 由紫檀吧主貼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