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從東亞病夫到體育強國

(2010-08-10 21:28:36) 下一個
1952年6月10日,毛澤東為新中國體育工作題寫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12個大字。這一題詞,是毛澤東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所作的。
在全國體總成立大會前夕,體總籌備會副秘書長黃中給籌備組全體人員傳達了毛澤東這個題詞。當時,一些看不起體育工作的知識分子,聽了傳達後,精神為之一振,逐漸轉變了體育不過是“打打球”,“玩一玩”的膚淺認識。
在全國體總成立大會上正式傳達毛澤東這一題詞時,會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討論時,人們喜氣洋洋,尤其是馬約翰、吳蘊瑞、徐英超等一些從舊社會過來的知名體育教授,格外喜悅。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毛主席把體育的真諦抓住了。”
當年唯一的體育刊物《新體育》雜誌以整頁的篇幅刊登了毛主席的這一題詞,並突出宣傳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為生產建設和國防建設服務這一重要思想。這一題詞體現了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最高宗旨,明確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的根本目的和發展方向,推動了我國體育運動的發展。
題詞強調增強人民體質,特別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在舊中國,中國人被人誣蔑為“東亞病夫”,炎黃子孫無不為之痛心疾首。毛澤東早在《體育之研究》這篇文章中就為改變中華民族體質孱弱的狀況而大聲疾呼。
回首曆史, 1932年,在那個外憂內患,國家動蕩,民不聊生的年代,作為中國唯一一個第十屆奧運會參賽運動員,劉長春曆經了千難萬險才站在了美國洛杉磯萬人體育場上。為了這一刻,劉長春拒絕代表日本扶植的偽滿洲國參加第十屆洛杉磯奧運會,含淚告別妻兒,逃出日寇占領的大連,躲避關東軍的一路追殺,又通過張學良將軍的資助,經過海上漂泊23天,克服重重險阻,單刀赴會,代表4億中國人站在奧運跑道上。“中國人來了!”,雖然他連複賽都未能進入,但為中國人敲開了奧運大門的劉長春,向世人表達了一個民族不甘落後不甘屈辱追趕世界的堅強意誌。自從那一刻起,中國人似乎就在心中暗暗發誓,要在世界體壇占得一席之地。

  時間曾凝聚在1949年10月1日,當巍峨的華表披上曙光,當雄偉的天安門迎來新一輪的太陽,當無數先烈用鮮血染紅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洪亮的聲音傳遍了全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時刻,對於一個飽經憂患、受盡欺淩的民族來說是多麽寶貴啊!中國,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讓世界震撼的名字;一個讓無數華夏兒女為之驕傲與自豪的名字,從此誕生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日子到來時,億萬華夏兒女為之雀躍。沉睡了百年的東方“雄獅”終於首立於世界之林。這是一個沸騰上升的祖國;這是一個如日中天的祖國!

  “過去洋人罵我們是東亞病夫,現在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頂帽子要摘掉。誰來摘呢?搞體育工作的人來摘嘛!這個任務很艱巨,也很光榮。體育是人民的一項事業,我們不去幹,還算共產黨員嗎!”這是新中國第一任體委主任賀龍講過的一段話,它也為新中國體育的開端定下了基調。建國之後,我國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和新民主主義建設的工作,體育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部分,建設新體育成為當時體育界的首要任務。

  當代中國體育的曆史是一個從極度落後發展為成就卓著、舉世矚目的體育大國的過程。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國民體質羸弱,運動水平低下,體育人才和場地設施極度匱乏。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剛剛成立,就組織召開了“全國體育工作者代表大會”,提出了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體育的號召。1952年6月10日,毛澤東同誌發表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題詞,為我國體育發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和隊伍建設得到大力加強,體育得到廣泛普及和顯著提高,逐漸擺脫了舊中國體育的落後麵貌。
毛澤東的題詞,把著眼點放在增強人民大眾的體質上,使中國的體育事業揭開了新的一頁。廣大群眾不再是被體育遺忘的對象,而成為體育的主人,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發展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此,我國群眾性體育運動蓬勃發展,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比解放初期延長了許多。
  
  舊中國競技體育水平低下,三次參加奧運會均空手而歸,被蔑稱為“東亞病夫”。新中國成立後,為提高我國的體育運動技術水平,努力攀登世界體育高峰,我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奧運會為最高層次的競技體育發展戰略,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競技體育舉國體製。幾代運動員在強手如林、競爭激烈的國際賽場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1956年6月7日,陳鏡開在上海舉行的中蘇舉重友誼賽上打破挺舉世界紀錄,這是我國運動員創造的第一個世界紀錄。1959年,容國團在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單比賽中力挫群雄,成為新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

  1984年,中國派出353人的代表團參加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許海峰以566環的成績為中國贏得第一枚奧運會金牌;從1981年首奪世界杯到86年登頂世錦賽,中國女排實現了世界大賽的“五連冠”;1990年9月22日,第11屆亞洲運動會在北京召開,這是中國第一次承辦綜合性體育賽事;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王軍霞獲得5000米冠軍。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20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由英國名將科林-傑克遜保持的世界紀錄,書寫了中國田徑新的曆史,2006年7月12日,他又在瑞士洛桑跑出12秒88,打破了男子該項目的世界紀錄,成為了中國人的驕傲。劉翔,作為一名中國運動員,一名黃皮膚的運動員,用速度告訴全世界,跨欄跑道不隻是黑人的跑道,黃種人!中國人!一樣可以做到!

   時間流轉到2008,一個讓13億中國人無法忘卻的年份,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在北京舉行,讓我們大喜,讓我們大慶!這是我們整個國家,整個中華民族的奧林匹克。那一夜,燈火輝煌,彩徹區明。通往“鳥巢”體育場的路上,焰火燃成一個個巨大的腳印,那是東方巨人在眾人的目光下向這裏走來。從“無與倫比”的奧運會成功舉辦,到中華健兒“奧運”獎牌的曆史性突破,乃至數萬名誌願者甜美的微笑和熱情地服務保障,讓全中國人民自豪,令全世界人民稱羨。體育健兒憑借自己的“十年磨劍”,使中國首度躍身體育強國之首。五星紅旗一次次高高飄揚在北京的上空,雄渾激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讓無數的華夏兒女心潮澎湃,熱淚盈眶。這一屆奧運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無論從場館建設管理還是比賽運行工作方麵,都獲得了國際上的一致好評。在這一屆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以51塊金牌的成績榮膺金牌榜第一,我們共同目睹了中國體育事業空前的美好圖卷。

  六十年風雨,六十年興衰榮辱,六十年探索前進,六十年不屈的奮鬥!國運盛,體育興。從“東亞病夫”刻骨銘心的屈辱,到笑傲世界體壇的揚眉吐氣,中國體育的發展壯大見證了人民共和國繁榮富強的曆程,中國的體育事業與祖國一同進步,經曆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