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荷蘭老頭既是多年的鄰居更是至交好友,一位是生活不富裕的嗜酒的木瓦工,一位家產豐厚的經常參加慈善宴會,每次最少也會捐5000歐元的善心商人,一天木瓦工遇到難事,不得不向商人開口借1500歐元,三個月後還款。商人說可以借款給他,但因他嗜酒,所以對他的還款能力有些懷疑,於是要求他去公正處做財產公證,抵押貸款,木瓦工花了450歐元公正費辦好了相關的手續,商人的房子年久需要粉刷,付了450歐元請他幫忙粉刷,幫朋友填補了公正費的缺口。三個月未到,木瓦工賣了一個汽車輪胎後,如期將欠款還上,六個月後,他掙足了買新輪胎的錢,如期安穩的度過難關,恢複了正常的生活節奏,他和商人依舊是至交好友,沒有因借錢有產生一絲不良影響。這是君子的借錢方式。
很多時候把錢借出去比不借錢給朋友更容易失去一個朋友。他向你借了錢會覺得不好意思,即便你還和以前一樣親密相待,見麵他依舊會因為欠錢未還心生尷尬,會盡量對你避爾不見,直到還了錢,朋友關係才恢複平和,坦然。
身邊借錢的君子真的不多,通常都是借錢的是大爺,要錢的是孫子。莎士比亞說借錢給人你會人財兩失,向人借錢你會失去勤儉,他發出此般感概應該是有比較慘痛的教訓吧。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指,朋友間的關係不要有金錢利益瓜葛,一參雜錢財,關係就變複雜了,友情的味兒就變了。
借錢的原則是救急不救窮,常說人窮誌不短,不為五鬥米折腰,欣賞這句話的人估計沒真正窮過,人真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就會發現傲骨沒有飯吃會成為一堆枯骨。我對借錢不還的生活困苦的人深表同情理解,但貧窮是連國家都無法解決的大難題,但憑一己之力是無法救贖的,隻會將自己也拉入無盡的深淵,“窮”除了自救別無他法。
如果遇到情誼難以推拒的不得不借出錢財的好友,需要秉持不奢望對方會還款的原則,權當送錢出去,不還應算在情理之中,權當是用錢買斷這段情誼,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還了算是意外的驚喜。失之吾命,得之吾幸。
大家都是拿薪水吃飯的,誰的錢來得都不容易,一窗一滋味,一家一故事,各家都有各家得難處。 朋友有難開口借錢,幫助朋友似乎是天經地義之事,若不借出就成了袖手旁觀不義之人。這種”強盜“邏輯助長了許多所謂的朋友假朋友之名,將借錢當成便捷的融資通道行損人利己之事。生活中永遠不缺困難,麻煩,一位總是向人借錢的朋友,人品通常也是有待考察,還錢之期,會生有層出不窮的理由拖延。
借錢給朋友時因為是建在”還“的基礎上,所以借錢人借的理直氣壯,到期不還時短期可能還有些愧疚,時間長連那可憐的一點點愧疚也蕩然無存了,還會滋生出咱們是朋友,你有錢,我借一些用理所應當的心態。借出的錢收不回不但不會為你贏得慷概的美名,反而落下一個催款的惡行。不借不好,借了更糟,許多時候借錢給人成了一個不落好的送錢方式。有人笑稱毀掉一段優雅關係最快的方法就是借給對方一大筆錢,借錢是檢驗朋友的試金石。不要輕易去考驗人性,很多時候,有多期待就有多失望。現實就如同猶太人的歌詞裏寫的”我喜歡你,如果你向我借錢,我不會借,因為我怕你再也不會進我的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