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奔湧

一個不斷選擇的世界,得失兼容
個人資料
正文

兒子的“數字觀”

(2010-02-25 06:57:35) 下一個
                               

       今天兒子笑著對我說:“別人都說四不吉利,我是四月出生的,可我連續考了兩次全班第一, 可見這四沒有不吉利!”我被他這毫無根據的邏輯推理打擊到啞口無言。隻能搖頭歎道:“你考第一是你努力的結果,這是靠實力。吉不吉利多是指運氣。成績的好壞靠的是實力,無法靠運氣。你的好成績和四吉不吉利無關。”
      “我不明白為什麽許多人認為十三不吉利。”兒子的思維跳躍的很快,我忙奔十三去了。“這和西方人的宗教信仰有關。傳說耶穌受難前於第子共進晚餐時,被第十三個人猶太出賣了,而當時晚餐日期正好是十三日。十三帶給耶穌苦難和不辛。十三成了不辛的象征。十三也成了背判和出賣的代名詞。”對於耶穌,我家的好奇寶寶沒有發問,他以前有兩個好朋友,父母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對宗教不陌生。
     “我發現大家都很喜歡八耶!” 兒子新的問題來了。我笑著說:“八和發財的發,音很相近。大家心中都希望自己能發財,八沾上了財氣,得到了大家的偏愛。在過年送紅包時,大家會喜歡偶數,覺的比較吉祥。” “八真的會發財嗎?”我搖頭笑著說:“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會有美好的願望,實現願望大多還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好運也是偏愛那些有實力,有準備,樂觀開朗,用心上進的人。數字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大家附加了不同的感情,讓它們有了不同的含義。”
      “新年的紅包錢不是偶數,不是八都沒關係,我覺得紅包錢越多越好。越多我越開心。”望著這一臉財迷相的兒子。我隻能搖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