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五年前的狂歡盛宴不同,新一輪的投資將注重優化結構,“以長帶短”,慢熱釋放。啟動投資的同時,決策層亦在推動經濟體製改革,下放審批權,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壟斷和公共事業領域
2013年已然過半,“穩增長”仍為當前經濟領域的核心議題。種種跡象表明,雖已不再如五年前的“4萬億”般高調,但新一輪投資潮卻悄然湧動。
投資,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曆來扮演著令人又愛又恨的角色。它是見效快、易於使用的“興奮劑”,但若服用過濫,卻又極易侵蝕健康肌體。
決策者努力從五年前的那場資本盛宴中吸取經驗教訓,本輪投資“以長帶短”的政策思路清晰可見,即選擇那些既能長期優化經濟結構,又能短期起到拉動投資和經 濟增長作用的領域,比如棚戶區改造、中西部地區鐵路建設、市政基礎設施和地鐵公共交通建設等。值得一提的是,決策層已提出,將引導民間投資通過多種途徑進 入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公用事業(1579.480, 32.40, 2.09%)等領域。
然而,要真正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進而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目標,需要實在的體製性變革。回顧曆史可以看到,上一輪經濟體製改革同樣啟動於經濟低迷期,同樣是麵臨重重阻力。但通過改革釋放的生產要素,啟動了中國經濟的引擎並將紅利延續至今。
如今,新一輪投資箭在弦上,新一屆政府亦再次祭出改革大旗。但能否將投資與改革形成的“組合拳”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一切有待觀察。
——編者
投資又來了!
8月下旬,在各界為下半年經濟走勢焦灼之際,相關部委應對經濟下行的宏觀調控政策已經提交決策者討論。《財經》記者獲知,今年下半年開始,新一輪投資將陸續啟動,總體投資規模達“萬億級”。
“新的投資拉動異常謹慎。”一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決策者不再啟用“N萬億投資”的概念,亦不會再現五年前一擁而上的“盛況”。
2008年11月推出的“4萬億”投資計劃,在短期內有效地穩定了就業和增長,但地方債高企、投資低效、產能過剩加劇等負麵效應在隨後幾年越來越突出。也正是如此,對於新一輪的投資啟動,決策者將更為關注有效投資和結構調整。
8月上旬,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談及經濟形勢和下半年宏觀調控時指出,要“繼續發揮好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保持合理的投資增長。要保證有限的政府投資投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徐紹史特別指出今後將擴大市場準入,破除民營企業的“彈簧門”“玻璃門”“旋轉門”,引導民間投資通過多種途徑進入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公用事業等領域。
“穩增長”保衛戰
中國的經濟形勢在2013年上半年經曆了微妙而複雜的變化,下行壓力增加是上半年經濟運行的顯著特征。今年一季度,中國的出口數據光鮮,但後來 被爆出數據不真實,深圳地區出現的出口“一日遊”現象,到了四五月份被“打回原形”。5月份,出口僅增長1%,2013年上半年,出口對GDP的拉動隻有 0.1個百分點。
世界銀行[微博]在今年中發布的報告中稱,中國的高投資率可能無法維係,而如果投資在缺乏管理的狀態下無序撤出,則會導致中國經濟迅速減速,且如果投資回報率無法達到預期,很多發展項目的還貸將受到威脅,屆時中國可能將被迫介入解決壞賬問題。
7月30日,最高決策層召開專門會議,討論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按照慣例,這種最高規格的經濟形勢分析會在每年的7月中旬和12月中旬召開,其中,7月中旬的會議將確定下半年的宏觀政策基調和政策。
為了籌備此次經濟形勢分析會議,中央派出五個調查組,分赴各地調研。一位曾參與西北調查組的人士透露,地方最擔心的是經濟增速下滑,以及背後的 質量、效益、就業和財政收入等相關問題。他表示,就目前的現實來看,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投資,都呈下降態勢。“製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基礎設施投資是最重 要三大投資領域,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速度在下降,房地產投資相對穩定,基礎設施投資明顯下降,不管是公路還是鐵路。”
雖然對於中國經濟的整體走向仍眾說紛紜,但地方對經濟增速下滑的擔憂,已經通過調查組等渠道傳遞到中央決策層。
在7月中央經濟形勢分析會議之後的政策表述中,“穩增長”被置於第一位,緊隨其後的是“調結構”“促改革”。
然而,“4萬億”殷鑒不遠,新一輪投資將如何出手?
經濟形勢分析會議一天以後,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行部署,從“看不見”的市政地下管網建設和改造,到“看得見”的汙水和生活垃圾 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以及地鐵、輕軌等大容量公共交通係統建設都涵蓋其中。同時,會議還將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從年初的6500億元,調高至6900億元, 新開工項目由37個增加至47個,並以中西部鐵路項目為主。
此前不久,環保部亦透露,中國將投資1.7萬億元,開展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將投入2萬億元進行水汙染治理。
種種跡象表明,新一輪投資計劃悄然啟動。
“2008年的‘4萬億’投資是公開的,這輪投資沒有公開說,但是,在悄悄地使勁。”一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人士透露。
在中信證券(11.06, 0.55, 5.23%)等機構看來,中國政府“以長帶短”的政策思路已然清晰,即選擇那些既能長期優化經濟結構,又能短期起到拉動投資和經濟增長作用的領域,比如棚戶區改造、中西部地區鐵路建設、市政基礎設施和地鐵公共交通建設等。由於這些是關乎長遠發展的項目,因此也被稱為“定向投資”。
回暖跡象初顯
剛進入下半年時,中國經濟已有回暖跡象。
海關總署公布的外貿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進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7.8%,回升態勢明顯;此前的6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額出現雙降,其中出口額出現了三年來最大跌幅。
8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7月份的經濟運行數據。其中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同比下降2.3%,雖然這一經濟先行指標並未擺脫17個月連續下跌的趨勢,但跌幅已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黑色金屬出廠價格環比降幅分別收窄1.4個和2.2個百分點。從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交易價格變動情況看,7月底大部分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產品的交易價格比月初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這些皆與7月份製造業PMI略有回升的趨勢契合。
8月22日,匯豐發布的8月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指數升至50.1,相比之下,7月份終值為47.7。這是PMI指數連續三個月徘徊收縮之後的首次反彈,並創下2010年8月以來最大升幅。
匯豐控股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微博]認為,新訂單及產出回升拉動製造業活動重回擴張區間。受新業務和產值溫和回升的推動,中國製造業增長已經開始企穩。
“預計隨著棚戶區改造、鐵路投資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和IT基建的加快及小微企業減稅等政策措施全麵顯效,未來幾個月,經濟將在目前企穩的基礎上進一步回升。” 屈宏斌表示。
然而,新一輪的投資顯然會采取“慢熱型”驅動,五年前的狂歡場景不會再現。
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劉立峰曾公開發表《對4萬億投資計劃的回顧與評價》的研究報告。報告稱,從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新增中 央政府投資1.18萬億元,帶動地方投資8300億元,銀行貸款1.41萬億元、企業自有資金等其他投資5800億元。其直接效果是“經濟增長實現V型反 轉”。在2009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跌入穀底6.2%以後,2009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經濟增長率分別提升至7.9%、9.1%和10.7%。
“‘4萬億’之時強調‘出手要快’,要求旬報、月報、周報,恨不得各種項目一哄而上,實際上確實帶來了無效投資。”一位當時參與“4萬億”研究 決策的專家表示,新一屆政府會借鑒這些問題。新一輪的投資是在下放審批權的改革推進背景之下,明確“凡社會能辦好的盡可能交給社會力量承擔”,因此,本輪 投資“慢熱”的同時,將具有市場化特征。
“新一輪投資跟之前是有區別的,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這次講有效投資。從消費和投資兩方麵來看,2008年那次是重點在於供給,但是這次重點是提振需求。”中國銀行(2.64, 0.02, 0.76%)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告訴《財經》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