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個人資料
正文

向朋友們推薦一本好書《重生手記》

(2014-07-08 00:02:15) 下一個

 淩誌軍的《重生手記》談到了癌症患者麵臨的許多共同的重要問題,很深刻,精辟,或許有借鑒意義, 但是每個人體質是不同的,同樣的治療在不同人的身上會有不同的效果,所以首先是遵照醫囑。我轉載這些純粹是為了擴大思路。

5年前,人民日報高級記者淩誌軍被診斷為 “肺癌、腦轉移”,“肺癌晚期”。北京、上海兩地名醫會診,判定他活不過3個月,建議他做開顱手術。不久,他接受了肺癌切除手術。5年後,去年3月,新一 輪複查結果:顱內病灶幾乎完全消失,癌抗原指標正常,術後幸存的肺葉生長壯大起來。身體恢複得很好。醫生對他說,“不要再把自己當作病人!”
奇跡是怎麽出現的?

首 要的是,他端正了對癌症的認識,選擇了治療癌症的正確道路。當宣布他的顱腦、肺和肝都有了癌,已到癌症晚期,隻能活3月時,他感到死到臨頭,十分恐懼。但 還沒有絕望。他主動搜集與癌症相關的信息,特別是美國的有關情況使他受到啟發。在中國人看來,癌症是一種離死亡很近的絕症。美國人卻認為,癌症不是絕症, 隻是一種慢性病。美國癌症病人的存活時間平均已達11年,和其他慢性病差不多。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癌症1/3可以預防,1/3可以根治,1/3經過治療可 以與癌長期共存。他平靜下來仔細思考,改變了認識,有了希望和信心。他認識到,確診癌症決不是意味著宣判了死刑;治療癌症需要堅強、勇敢,更需要聰明―選 準正確的治療方向和道路。許多癌症病人並不是死於自己的病,而是死於恐懼和錯誤的治療。他相信,隻要不恐懼,不急躁,不盲從,不走上錯誤的治療之路,就有 機會遠離死神,即使到了中晚期,也可長期與癌共存。

5年來,他隻接受了切除肺癌手術,他拒絕了切除腦瘤的開顱手術,拒絕了化療、放療,拒絕了多種“癌症特效藥”,他相信最好的武器是自己的身體,他采用一些自然的方法來恢複體能,而不是急於用藥物圍剿自己體內的癌細胞。他采取的是充分發揮身體自愈力的自然療法。

1,他樹立了正確的治療理念,克服了恐懼、急躁,笑對癌症,理智對待癌症,滿懷信心地對待癌症,以驚人的的勇氣和毅力對待癌症。

2,他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忙碌、緊張、焦慮,變得悠閑、寧靜、放鬆,無欲無求。他徹底改變了生活習慣。

3,他每天認真做好5件事:吃,喝,拉,撒,睡。
他吃得夠雜,每天吃的不下25種:5-6種糧食,4-6種豆類薯類,至少6種蔬菜,3-5種幹果,1-2種魚和肉(以魚和禽為主),2-3種水果。
他吃得夠粗,每天吃的,有超過2/3的粗糧(糙米、全麥麵、紅米、黑米、薏米、蕎麥、玉米、小米等雜糧),紅薯是每天早餐必吃。上下午加餐吃幹果和水果。
吃得夠素,但不“絕對素”,魚肉約占1/10。
吃得足夠天然,不吃過度加工的食品。主要采取煮、燉等烹調方法,盡量少炒,杜絕油炸,幾乎不上餐館。
把喝看得和吃一樣重要。他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每天喝約2400毫升開水,其中約兩成早上喝,4成午休後喝,一成晚餐後喝。
盡量讓排泄有規律,保質保量,通過飲食(增加富含纖維的食物,多喝水)來調節拉和撒,杜絕便泌。
早睡早起,能睡就睡,盡可能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不靠藥物靠心神安定,保證每天睡眠不少於7小時。

4,他從自己的身體條件出發,堅持每天步行5公裏,風雨無阻。他把這作為“重要的治療手段”。

5,他堅持日光浴,晴天就出去曬,不分酷夏與寒冬。

6,他堅持經常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做深呼吸。他手術後到蘇州療養,住在空氣新鮮的湖邊,加速了身體的康複。

7, 他主動抗抑鬱,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努力做到身心合一。家人和親友的關愛,是他較快康複的重要促進力量。他的家庭沒有沉浸在恐懼、憂傷的情緒之中,而是充 滿了歡樂的氣氛。兒子買了一大堆音樂、相聲光盤。他特別喜歡聽相聲,每當聽到可樂處,全家開懷大笑不已。在家養病期間,經常有朋友來訪,大都興致勃勃,講 許多有趣的事,營造歡樂氣氛,幫他增強信心。他手術後還到深圳郊區住了一段,經常漫步在海邊和山間。有年冬天,他重返滑雪場,身臨雪山。這些時候,他都神
清氣爽,心情舒暢,感到胸懷寬廣,身心合一,精神力量變得異常強大,消極情緒一掃而光。
其實,淩誌軍的康複經驗不僅適合癌症病人,對其他慢性病患者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韓啟德質疑頻繁體檢
有些癌症不發現可能終生無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