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老粗皇帝劉邦愛罵人:“媽媽的”掛嘴邊

(2010-04-07 00:43:43) 下一個

來源:中國經濟網



打出漢朝天下的劉邦,性格很有趣。

  
  他的特點之一是愛罵人。《漢書》中寫他這個特點,寫了許多次。

  他的罵人,甚至成為使他吸引人的地方。有個謀士酈食其,就因為聽說他罵人,想去投他。《酈食其傳》說,食其是個狂生,他聽說劉邦這個人“嫚易人,有大略,此真吾所願從遊”。嫚是嫚罵,又嫚罵又輕視人,酈食其就覺得,這是他“有大略”的一種表現,就去找劉邦了。

  《漢書》上說到劉邦的罵,都不是說他罵得很凶,而是用“狎侮”、“嫚罵之”、“嫚罵”、“嫚而侮人”等等字眼。這與真正動氣的怒罵有分別。看來,很像是一種口頭禪,未說話,先“媽媽聲”,加重語氣,而不是真罵。有一次,陳豨反,挑選四個可以為將的人領兵。他見了這四個人,先就罵:“你(這個)靚仔,能夠為將嗎?”(漢書原文:“豎子能為將乎!”)罵得四人慚愧伏地,但他又即封他們為將。可見劉邦之罵,其實是像現在有些人那樣,先把三字經拋出來,似乎是從高處把人壓下去,這才說話。那罵,其實又有親近人的感覺。也說明他自己“有大略”,對人有高要求。所以酈食其聽說他有這個特點,反而很想去見他,做他的謀士。

  酈食其去見劉邦,劉邦接見,但又是很隨便。他坐在床上,兩個女子正為他洗腳。酈食其長揖一下(本來應下拜),批評他說,你想打敗暴秦,“不宜踞見長者”。這是很不客氣的。但這一下,劉邦不但不罵,反而認真起來了,“攝衣謝之,延上坐”。應該認真的時候,劉邦會認真。

  劉邦也有真罵人的時候。他接受了平民董公的意見,要指出項羽的錯處,自己站在正義的立場,才能號召眾人。後來與項羽對陣的時候,他就認認真真的罵項羽,罵了十大罪。淋漓盡致。罵得項羽大怒,一箭射了過來,射中了,好在沒有大傷。

  劉邦的罵人,也是平民階層的習氣。上層人物會習慣自己那一層的談吐、氣概,罵起來不是那樣的罵。

 劉邦這個有趣的特點,也是他出身的印記。

  劉邦就是帶著這樣的印記,凝聚了一班人,越來越多的人,為他打天下。他也不忘記這一點,認為他之為帝,是“與天下之豪士賢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輯之”。

  劉邦起義的時候,並沒有先提出一套宗旨綱領。主要就是反對眼前的暴政,反秦苛政,這在當時是大眾共同的心聲,沒有錯。但是把秦朝滅亡了,以後又要建立一個甚麽樣的社會呢?他也是一步步看?辦的。在他首先入鹹陽時,主要是想到一個“寬”字,說楚懷王派他攻秦時,“遣我,因以能寬容。”所以對投降的秦王子嬰,不殺。(後來項羽殺了)。對百姓,他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現在“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惡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一個寬字,使社會快快安定下來。在天下大定之初,先是注意到百姓在暴政下,走離家鄉,現在要回原地的戶籍那裏去,以後官吏也要以說理辦事,不要動不動用刑。(高帝紀:民前或相聚保山澤,不書名數,今天下已定,令各歸其縣,複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訓辨告,勿笞辱)。

  大致上,漢朝初建立的時候,就以寬容為主。後來漢武帝時候,董仲舒提出以儒學來建立社會的穩定秩序。

  劉邦建立的是一個封建(地主)社會,當然有封建社會的弊病。但漢朝能夠延續幾百年,可見劉邦開的頭開得不錯。歸根到底,還是可以說,劉邦一麵打天下,一麵受?他平民出身的影響,直接間接遵從“父老”的意向,建立的新朝廷為當時的大眾所接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