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軍已完成對華實施海陸同時打擊態勢 zt
(2010-04-03 00:11:16)
下一個
來源:鳳凰薄報 2010-04-02
編者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海陸並進,海上包圍圈以日本為起點、印度為終點,陸地包圍圈以印度為起點、中亞為終點,由海到陸形成了一個‘C’形包圍圈。”這樣的“C”形包圍圈是否存在、其威脅是否緊迫近來引起爭論。上海政法學院政治學係教授倪樂雄、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王帆、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庚欣、空軍上校戴旭、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教授趙可金、浙江大學非傳統安全與和平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程亞文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C”形遏製咄咄逼人
倪樂雄:從軍事上的戰略勢態看,美軍進入中亞地區後,中國已經處於東西夾擊的不利形勢,原來在太平洋一麵接敵,有著廣闊的中部與西部戰略縱深,現在這種優勢已經喪失。加上現代戰爭以隱性的、遠距離空中打擊為主,中國的戰略回旋空間在現代高科技時代被大大壓縮。另外,還可以發現美國已經完成了對中國實施海陸兩個方向同時打擊態勢,美國還具備在海上扼住中國生命線的強大能力,等等。我們形勢不容樂觀。怎麽辦?唯一能夠搶占先機的辦法就是發展軍事高科技的優勢,如果中美軍事技術優劣反過來,“C”形包圍就變成送上門來討打。因為自古以來,誰見過弱者以包圍姿態逼近強者?
美國的政治家不會貿然與中國開戰,因為商業時代的人們都精於成本與收益的計算,但這並不妨礙軍事部門對潛在的對手作軍事準備,以防萬一,“C”形包圍就是這種“安全困境”規律下的產物。也許永遠不會開打,但需在戰略上搶占有利“地形”,預設“陣地”。“C”形包圍也就如此而已。它既是軍事戰略,又是國家總體戰略的輔助部分,配合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以使中國扮演美國所喜歡的角色。在國家間交往中,軍事威懾力往往是幕後的決定性因素。因此,中國也需針鋒相對,即便一百年打不起來,也要尋找有效的“破陣”之策,這是每個國家軍方的本職工作,不然養著他們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