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海軍出手保護石油鑽井:令國人甚慰啊!(zt) (圖)

(2010-03-07 19:48:30) 下一個

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middle/60cf4323t81051016b10f&690
有媒體報道: 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海洋石油981”號(2月)26日上午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出塢,未來平台最高136米,重量超過3萬噸,可在3000米深水進行作業,鑽井深度達12000米。



看到這則消息,很容易使人聯想到中國南海。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看到,建設深海鑽井平台,有助於我們探索中國海軍的盈利模式。目前的形勢看來中國海軍已經出手了,配合在南海鑽井采油,春曉的更不用說了。如果在南海石油鑽井有中國軍艦的保護,那就太正常了,令國人甚慰!



曆史上強大的海軍,都有成功的盈利模式。比如,

英國海軍,支撐了英國在全球掠奪殖民地;

日本海軍,從甲午戰爭起就成為侵略、掠奪中國的工具;

美國海軍,起到控製海外自然資源、維持了美元霸權、推行美國理念,等等作用。



相反,那些失敗的海軍,基本都是賠錢的買賣。比如,一、二次世界大戰事時期的德國海軍,冷戰時期的前蘇聯海軍。



海軍的建設與是否具有可行的盈利模式有非常大的關係。

海軍建設的投入非常大,對於一隻具有盈利前景的海軍,國家就有大力投入的動力;而且,投入之後有產出,有利於持續投入、擴大再投入。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與上麵相反,則是惡性循環。



中國海軍發展不快的原因很多,沒有找到可行的盈利模式是重要原因。



在新中國被封鎖、鼓勵的年代,中國海軍除了防止帝國主義的海上入侵之外,找不到一樁賺錢的買賣,因此,搞搞“空潛快”就足夠了;

冷戰結束後,世界一度呈現了和平的景象,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緩和,中國商船、捕撈船在海上暢行無阻,偶有麻煩通過外交斡旋就解決了,因此,也沒有發展海軍的動力。



直到台海危機了、能源緊缺了、海上出油了、貿易摩擦了、海外華人利益受損了,這個時候,我國投資建設海軍的意向才變得強烈起來。



從現實情況看,海外維權和爭奪海上油氣資源是比較現實的盈利模式。



我國海軍已經派出了五批共12艘軍艦附索馬裏附近海域擔負反海盜護航任務。收沒收保護費我不知道,但是起碼防止了我國商船隊可能的損失,這個數額可能是上千萬美元。



我國在東海開采石油天然氣,東海艦隊就要擔負起海上安保的任務。和以往純消耗式的練兵相比,圍繞東海油氣田的邊巡邏、邊訓練是具有商業價值的。國家在付出大筆資金供軍艦出海的同時,石油、天然氣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國內,這就是前麵所說的良性循環。



當然了,從實際的結算看,在上述行動中海軍的付出也許和產生的經濟效益並不平衡。但是,這不是盈利模式的錯誤,原因是經營沒有上規模。如果在東海、南海我們開發出巨型的油氣田,那麽,石油海上開采和海軍巡邏護衛的聯合行動一定能夠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收益率。



我國建設深海鑽井平台,預示著我國要在海上擴大經營規模,同時,自然要求海軍建設同步發展。如果真是要進軍南海的話,象航空母艦、島嶼機場的建設,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以前我們不建造航空母艦,除了政治上、技術上因素,也有經濟上的原因。一艘航母造價幾百億、每年運行開銷幾百億,沒有可行的盈利模式,這些巨款最終還是要老百姓來負擔。現在,南海有石油,我們也有了開采能力,這每年幾百億的發票就有了報銷的地方。



在和平時期建設海軍,要有點商人做買賣的思路。這個說法聽著有點俗,但是萬物一理,起碼也是有可以借鑒的地方。任何無產出的投入,都是不可能長久的。以商人的眼光看海軍建設,還可以發現其他的盈利模式。



不單是海軍建設,陸軍、空軍建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比如,因為地震災害,我們感受到直升飛機的不足,相比之下,造1000架直升飛機比造1000輛坦克更有價值。

那麽,確實無法軍民兩用的坦克就不造了嗎?造坦克也有自己的盈利模式。這就和汽車一樣,造汽車不是為了自己用,而是用來賣的。



總之,以商人、投資家的眼光看軍隊建設,通過算細帳明確裝備發展的思路,對我軍的建設是有益的,尤其是在和平時期,更應該如此。(作者:阿道夫二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