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航空發動機專家的談話看中國四代機的首飛 zt

(2010-03-06 00:44:58) 下一個

  關於中國第四代戰鬥機的首飛,我做了一個簡單的推測:美國F-15在1972年首飛,F-22A的前身YF-22於1990年首飛,美國邁上這個台階用了18年。我國的殲十於1998年首飛,按照美國的速度,下一代戰鬥機首飛在2016年前後。

  我做這個推斷,理由之一就是我國航空發動機的欠缺。網友“十五國風”對我的“歪理邪說”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他貼出了一篇舊文,《為了中國的新一代戰機——記我國高推重比渦扇發動機核心機的研製》,說發動機問題已經解決了。

  我搜到了這篇文章,原來刊載於《兵工科技》2007年7月刊。這篇文章介紹了我國航空發動機專家江和甫,我仔細的看過之後,又搜索了關於江和甫的信息,感覺我的結論基本合理。

  江和甫在2008年11月的時候,做過一期訪談,其間透露的不少信息。

  摘錄一:

  【主持人:】您對未來中國航空發動機這個產業,或者是技術發展,有什麽樣的預期呢?

  【江和甫:】航空發動機最早承認和國外隔一代,或者是一代多一點,落後三十年左右,。。。。。。。。。。隨著我國整個工業基礎的發展,以及經濟的發展,這個差距會逐步的縮小,按照現在的設想,可能過個四十年左右,或許我們能夠把這個差距從現在三十年縮短到五六年的時間,這是很了不得。

  【我的評論】

  很多人初看,可能覺得很悲觀,其實,江說了一道簡單的算術題——“追擊問題”:起始時我國落後美國30年,40年後我國落後美國6年,問我國的速度每年比美國快多少?答案:快60%!在科技界這是一個很驚人的速度了,難怪江說“這是很了不得”!

  按照年進度快60%來計算,美國從三代機上四代機的台階用了18年,中國可以用11。25年!啊?!這麽說,四代機首飛也不是不靠譜的事情。

  不過,江的講話透露了其他信息,上述簡單的推論還需要推敲。

  摘錄二:

  【江和甫:】我們以F119為例吧。

  【主持人:】F119是F22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發動機。

  【江和甫:】嚴格來講,就是按照代的特征,第四代的特征,F119應該說是我們現在劃代特征裏最完整具備第四代發動機的特征,是這麽一個發動機,F119使用了16年的時間,從工程研究開始用了16年時間,從型號驗證機一直到工廠發展,這之前開始一些技術的研究和零部件的試驗大概也是16年的時間。就是一個發動機前麵做一些準備工作需要16年,打算幹了還需要16年,周期是非常長的過程。

  【主持人:】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現在我們看到F119的發動機是建立在32年前工作基礎上,到現在還是這麽先進的發動機,這個過程是怎麽保證的,能夠到今天還是可以采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

  。。。。。。。。。。。。。。。

  【江和甫:】以前是這樣,而且這次展覽的幾個發動機,實際上都是以前從80年開始,我們國家開展了第一個發動機預先研究計劃,就是高性能推進係統預研,實際上從80年開始的。之所以現在可以展出這麽幾個發動機,就是因為從80年開始有技術積累,才有可能現在推出新的發動機。

  【我的評論】

  江說研製一台發動機要32年,又說很多預研工作在80年就開始了,研製成功時間指向了2012年!

  江提到的16年,是比照美國F119發動機來說的。關於F119,有幾個重要的時間點。

  1974年,F100發動機(推重比8)交付美國空軍;

  1983年,F119驗證機開始研製;

  1990年,F119試驗型號交付裝機試驗、競標;

  1997年,F119試生產型號在F-22A上裝機測試;

  2002年,F119生產型號開始批量生產。

  那麽,我國的發動機研製進度是怎麽樣呢?據我搜索的資料是這樣的:

  1991年到1992年之間,我國的中推發動機還沒有研製成功,大推的研製工作已經展開了;

  1992年、1993年之間,在江和甫的主持下,我國第一台完全自行研製的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核心機成功研製,他個人榮立部一等功,並於 1996 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8年,中推發動機整機地麵試驗機製造成功;

  2004年,中推發動機開始裝機試驗;

  2006年,我國中推發動機整機研製成功,當年“太行”總設計師張恩和獲得該年度月桂技術先鋒獎;

  2007年,在江和甫的主持下,我國第一台自行研製的大推核心機成功,他獲得該年度月桂技術先鋒獎。

  通過上述中美發動機研製進度的對比,可以基本看出三點:

  一、江和甫說的16年研製周期是有根據的。

  美國從推重比8水平到推重比10的試驗型號出現用了16年;在《為了中國的新一代戰機——記我國高推重比渦扇發動機核心機的研製》一文中說,“15年來,一航渦輪院和參研單位的數千名科技人員合力攻關,。。。。。”也是印證了“16年”研製周期的說法。

  二、中國發動機的研發進度實際上要比美國慢。

  F119從驗證機到整機裝機試驗用了7年,而我國中推的這一過程起碼在10年以上。這很正常,恰恰反應了中美研發、製造能力上的差距。前麵江和甫說的年進度60%的趕超速度,可以說是到了我國科技研發能力的極限了。

  三、中國采取了“兩步並做一步”策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以實現趕超。在中推研製的起步階段,下一代大推的研製已經全力推進了,這就是所謂的“研製一代、預研一代”。

  上述三點,可以解釋為什麽美國、俄羅斯對中國研製四代機抱懷疑態度。如果他們以我國中推發動機研製成功為起點,來推算我國大推的研製進度,那肯定得不出正確的結論。美國為什麽堅信F-22A要領先30年、中國2020年之前無法與F-22A匹敵?按照他們按部就班的想法,美國從F100研製成功到F119出現要16年,中國從2006年“太行”研製成功到下一代大推出現,中國怎麽說也要2020年之後啊!可實際上,中國的做法是兩項工程研製排期是相互重疊、同時推進。在科研上,沒有捷徑可走,我們采取的辦法,說白了就是“笨鳥先飛”!

  當然了,科學研究的客觀規律是無法逾越的。美國從F119的驗證機到試驗機用了7年,我國“太行”從核心機研製成功到裝機試飛用了十二、三年,到現在似乎還有生產環節的問題沒徹底解決。進度比美國慢,和我國工業基礎有關,設計水平要遷就製造能力。江和甫也說了,“。。。。。因為航空發動機除了航空發動機自己的技術之外,很大程度還依賴於我們的工業基礎。比如說現在粉末盤用的很多,目前粉末盤走的流程和美國就差一個擠壓,製坯應該有一個擠壓設備,但是我們沒有大型的擠壓設備,所以我們工藝上要跳過這個過程,自己找出一條路,實際上這個落後是跟我們國家整個工業的落後是基本同步的。”

  我國中推麵臨著“萬事開頭難”的局麵,因此研製周期比較長。相信隨著基礎工業水平的提高和技術、設備的引進,大推的研發則是“一回生、二回熟”,進程要快一點。據此樂觀推算,在大推核心機2007年研製成功之後,試驗機能在2015年前後裝機試飛,達到美國的速度,這就是“好活兒”!

  客觀上說,中國飛機製造想追趕或超越美國,依靠的不是中國人天生比美國人聰明(估計兩個人種平均智商差不多)。美國人十年才想通的原理,中國人在五年內就弄明白那應該算是奇跡了,要是在兩年內就搞清楚了,那一定是有“餘則成”那樣的無名英雄在默默的奉獻!關鍵要靠全力的投入、科學的組織、超前的動作、全力的拚搏!隻有這樣,平均年進度比美國快60%的速度才有可能實現。

  目前,關於四代機的首飛(或者說“很快首飛”),我還認為是“準四代”。可以這樣理解:

  或者是從殲十、殲十一、殲轟七升級、改裝的準四代。這樣的“準四代”相比F-22A,可以抵消其部分性能優勢,但尚不足以與之完全匹敵;

  或者是全新設計的、裝備中推發動機改進型(或進口大推發動機)的“準四代”,先行完善各種功能,等待我國大推的研製成功。而這恰恰是殲十研製的模式!

  一家之言,說錯了您就一笑而過。謝絕反駁!否則,就是你故意泄密,而非我有心套情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