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國軍事實力:如今的中國還安全嗎?2010-3-5 zt
(2010-03-05 02:26:32)
下一個
我們必須成為民主製度的偉大兵工廠。對我們來講,這是同戰爭本身一樣嚴重的緊急狀況。我們必須以同樣的決心、同樣的緊迫感、同樣的愛國主義和犧牲精神來致力於我們的任務,就好像我們處在戰爭中表現的那樣。
――羅斯福
解密:中國的真實軍事實力
作為國家意誌的產物,軍隊的出現是一種必然,它的存在將會為擁有者的獨立性提供可靠保障。從這個角度講,軍事實力是維係國家間關係的一種特殊因素。
克勞塞維茨說過,“戰爭是強迫敵人服從我們意誌的一種暴力行為。”由此可見,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盡管曆史上的戰爭不勝枚舉,但是都沒有超越政治意識的範疇。
實際上,在任何時代,國家利益都是至高無上、不容侵犯的,軍事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維護這種利益不受他國侵犯。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和平不是空談來的,為了不受製於人,中國需要軍事力量的保障。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外界圍繞中國軍事實力的爭論也開始逐漸增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公布的2008年世界軍力排名中,中國位列第四。多數美國媒體把中國軍力放在第三位。日本《東京新聞》則認為中國軍力已經位居世界第二。
衡量一個國家軍力的標準包含顯性的軍事實力和隱性的戰略潛力兩方麵。顯性的軍事實力包括兵力、軍費投入、武器裝備、戰爭戰略思想等方麵;隱性的戰爭潛力則包括綜合國力、戰爭資源、戰爭動員機製以及曆史作戰的經驗教訓等。從國外媒體對中國軍力排名的依據來分析,武器裝備、兵力、軍費投入是他們最為看重的三大標準。
但看武器裝備,從傳統的“國之利器,不可示人”,到頻頻展示先進武器裝備,中國在展示大國開放和信心的同時,也把中國利器置於世界武器對比的天平上。中國利器先進還是落後?是否足以為中國發展保駕護航?在宋曉軍看來,顯然,國之利器並不夠利。
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中有一些描述,比如我們的軍事裝備,已經形成以第二代軍事裝備為主體,第三代為牽引的結構。如果隻從硬件角度來說,包括日本在內的西方國家實際上已經到了第四代。
目前,核潛艇隻有五個常任理事國有,我們的是第一代戰略導彈核潛艇,而美國已經發展到第四代,俄羅斯也已經發展到第四代了。
法國跟我們幾乎是同步開始建造核潛艇,因為當年戴高樂跟美國關係不好,本來美國答應援助給他的東西不給他了,他隻能自己幹,現在法國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了。
戰鬥機方麵,俄羅斯已經開始進行第四代戰機的研製,而美國的第四代戰機馬上就要服役了,F35、F22已經服役了,我們剛剛開始第三代戰機,剛剛形成戰鬥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武器裝備方麵,中國跟一些大國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硬件方麵的確有很多差距。不過,在軟件上有沒有差距?
就當兵的個人素質來講,中國一點都不差,尤其是作戰精神。主要差距還是在武器上,還有訓練上。再有一點就是文化水平上,精確製導的武器時代,需要大量的高技術人才,在這方麵我們還是有差距的。
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軍隊實力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一方麵和中國軍隊長期投入不足有關。
近年來,每當中國公布軍事預算,中國外交部門就要與西方政府和媒體正麵對壘,進行一場唇槍舌劍。西方詬病中國的理由有二:一是中國軍費增長的百分比太高,具有“威脅性”;二是中國軍費情況“不夠透明”,存在大量“隱性軍費”。美國軍方認為,中國沒有把航天工業和研發太空武器的支出計算在內;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的平可夫則認為,中國近幾年研製“神六”、“神七”的太空計劃,並沒有列入國防費當中,也應該算“隱性軍費”。而今年中國國防費增長1489%,更是引起了其他國家的諸多猜測。美國很多民間論壇甚至認為,1489%說明“中國將擁有更多的致命武器,威脅亞太地區安全”。為此,中國選擇“自曝家底”,據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中國軍人人均國防費數額僅是美國的449%,英國的531%,日本的113%。不僅如此,近年來中國國防費支出占GDP比重約14%,而美國已經超過了4%。
我覺得這個數字不高。通過新聞媒體公布的技術裝備我們可以看出來,整個裝備費用還是偏低,偏低情況下是什麽呢?主要是因為你沒有那麽多錢把技術基礎部分夯實。
我們應該增加基礎產業投入,這是一了百了的事情,比如現在中國的工業基礎不行,這決定了你不可能把軍事裝備提高。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現在大家都用的手機,現在連手機裏麵的核心芯片我們都不能生產,那怎麽能夠生產導彈裏邊要求更高的高速芯片呢?怎麽進入精確製造武器時代呢?人家肯定不會賣給你這個芯片的,美國有規定,絕對不允許出口,你稍微帶出一點技術,馬上就會被判刑。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隻能依靠自身增加軍事領域的投入,自主研發相關科研成果,以實現反牽製、反壟斷的目標。
但是中國軍費的迅速增長很快引來了許多反對和猜測。
2001年小布什上台以後,中國軍事威脅論聲調逐漸高起來。西方國家一再要誇大中國的軍力,是在為他們的威脅論加一個注腳。
他們認為軍費開支是衡量一個國家軍力最主要的指標,如果它把你的軍費開支擴大3倍到4倍,作為一個加權數,你的軍事實力排名就上升了。
在經濟危機席卷全球的情況下,西方國家再次拋出“中國威脅論”,一方麵是在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另一方麵也是在對中國進行遏製。
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作保障,經濟發展的環境將會麵臨各種安全因素的挑戰。盡管改革開放使得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但是中國的周邊環境並不樂觀。台海局勢前途不明,朝鮮半島也是危機重重,加之近年來日益猖獗的南海各國屢屢進犯南疆,中國經濟發展的安全環境時常受到外部騷擾。
為了爭取主動,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中,中國軍事戰略發生了轉變,中國軍方首次提出了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所謂積極防禦就是禦敵於國門之外。盡管以我國目前的裝備技術水平,實現這個戰略還有很大差距,但這並不妨礙作為一個戰略的提出。實際上,這正是我國軍隊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2010年開上海世博會,包括長三角在內的整個沿海200公裏的海岸線,工業走廊、經濟走廊,大量人力、資金,我們的金銀財寶全在這一塊,但你怎麽防護它?
現在國外一些防區外打擊武器射程都是幾千公裏,比如最有名的戰斧式導彈,在兩千公裏以外對著上海打擊,你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抗日戰爭時期,當時蔣介石沒有這樣一個軍事實力,但是他非要在上海這個地方禦敵於國門之外。淞滬會戰擋不住日本軍,到了上海,然後到了南京,才有了南京大屠殺。
在現在相對和平的時期,我們要盡量抓緊時間,把原來沒有或者說由於過分注重於經濟而忽略了武器裝備這一塊打造強,來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相匹配。
1949年以來,在軍事層麵,中國基本上都是以作戰拉動需求。因為安全環境太惡劣,處於自衛的考慮,才被動地發展軍事技術。這就好比是藥還沒有抓來,病就先發了。曆史上,被動落後的處境曾經使中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血的教訓提醒我們不能重蹈覆轍。
今天,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世界主題,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中國應該積極探索,尋找經濟發展和軍事發展的結合點。以經濟手段促進軍事發展,以軍事發展拉動經濟增長。可喜的是,十七大報告中“軍備發展要寓軍於民”的政策為此指明了方向。
金融危機的暴發讓我們認識到,不能再做低端了,因為我們做過了低端,第一,我們攢的那些錢買了人家的國債,技術永遠升級不了;第二,我們苦幹這件事,並不能給所有人帶來好日子;第三,給無數家庭帶來無數麻煩,無數家庭攢錢送孩子上大學,最後孩子出來找不著合適的就業崗位。
3G手機標準的製定是中國踐行“軍備發展要寓軍於民”政策的一個事例。長期以來,中國在通訊領域都沒有自己的標準,2G標準是全球通用的標準,這使得中國曾經一度相當被動。
大唐的TD-SCDMA的出現是中國在通訊領域的一個進步,作為中國自己的3G標準,TD-SCDMA將結束中國在通訊領域的被動地位。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歲月中,TD-SCDMA將會在民用領域發揮出應有的效果,中國的通信經濟將會因此受益良多。
而今,3G的高速發展正在引領軍事通信的新變革,將會有效地解決軍事通信係統綜合集成的許多關鍵問題,從而為實現未來軍事聯合作戰一體化、信息化、可視化、遠程化、小型化、機動化和高效化開辟廣闊前景。
十七大報告中,軍事技術發展要用之於民。我國手機市場非常大,2G雖然我們跟你們學,3G我們有了自己的標準,有了標準才能按照標準訂貨,訂了貨之後,你按照我的標準生產出來。
比如大飛機,現在我們成立了這個公司,可以使大飛機國產化率爭取達到30%。馬上要試飛的LG21,發動機是美國GE的,但設計標準是我們的,我要什麽樣的發動機,你按照我的標準設計,一些圖紙要給我,這時候拿到國內,再進行學習,然後再研發變成國產化。
由此可見,我們通過軍事投入拉高產業天花板,確實有很大的連帶效益。
近年來,隨著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的日益頻繁,一個負責的國家形象呼之欲出,盡管目前中國的軍事實力並不能為之提供與名望相應的保障,但是隨著一係列重大決策的出台,相信中國必將在軍事領域有不同反響的行動。
閱兵是保和平的間接手段
世界是和平的,“無論哪個地區的和平遭到破壞,世界各國的和平都會受到威脅”。即使是和平時期,戰爭因素同樣存在,閱兵就成為促進和平的一種間接手段。
時代在發展,整個國際形勢也在變化。現在已經不是冷戰狀態了,大家不再都是劍拔弩張地衝著對方,隨時準備打仗。現在狀況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國際上是和諧世界,在國內是和諧社會,在軍隊建設方麵主要是著重向外麵展示我們是一個防禦性的國防建設。
在這個過程中,相互之間為了增加和平氣氛,大家都要求各個國家的軍隊加強交流。因為“國之利器不示人”是在戰爭狀態下,在和平時期,一定的公開性絕對有好處。
中國60周年國慶大典世人矚目,盛大的閱兵式更成了世界各國共同的期待和翹望。回顧60年中國閱兵路,自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閱兵開始,新中國14次大閱兵,每一次閱兵,都既是中國輝煌曆程的回顧,更是未來征途的開始。那鏗鏘有力的步伐,氣衝霄漢的氣勢,無不在展示人民軍隊的強大力量、偉大祖國的綜合國力和中華民族的奕奕神采。閱兵雖不是中國的發明,但在中國卻被當成喜事深入人心。好熱鬧的中國人嫌喜事不過癮,有把兩個喜字拚在一起的習俗,而今年,適逢新中國成立60年一甲子、改革開放30年,雙喜臨門,用一個大閱兵去慶祝它,成了無數中國人潛意識中的呼喚。
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人講甲子,外國人可能沒這個概念,什麽60年、70年,我們中國人有,60年一甲子,這是非常重要的年份。
所以在這次,我們背景就不一樣了,在這麽好的日子,這麽好一個時機舉行這麽一個慶典,這是第二大特點。
第三個,是什麽問題呢?就是整個國際形勢的潮流。雖然冷戰結束了,現在情況有了很大變化,應該看到周圍的國際環境有它的複雜性,我們國家麵臨著很多難題,比如南海、東海的一些糾紛,還有就是潛在的對手們對我們不是太友好。
閱兵式,一直是集中展示我國人民軍隊高科技武器和我國軍隊高素質的平台。曆數共和國史上國慶閱兵,幾乎每次都有“首次”亮相的兵種、方陣或者裝備,2009年國慶閱兵自然也不例外。
除有傳統的地麵、空中方陣外,為航天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航天人也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接受檢閱。特種武裝力量在反分裂、反恐怖、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們的出現同樣值得關注。
而由“80後”甚至“90後”擔綱的女民兵方陣,以及空軍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的亮相,更成為一道最美麗的風景。
2009年的大閱兵,被稱做最“原創”的一次,飛機、導彈、坦克,到火炮、自動步槍等武器裝備都是中國製造。此次大閱兵還有“最危險”的飛行,151架飛機組成12個空中梯隊,其中作戰飛機還是掛彈參閱。其中,第二炮兵五個導彈方陣中展現了108枚導彈,包括地常規導彈、陸基巡航導彈、地地中遠程導彈、洲際戰略核導彈等,也吸引了人的眼球。
如今,開國大典上“萬國牌”、“騾馬隊”的時代已經完全終結。中國用60年的時間擺脫落後和貧窮,建立了一支符合國家經濟實力、足以保障國家安全的人民軍隊;他們是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底牌,是政治、外交的繼續、延伸和升級,更是保家衛國實實在在的中堅力量。此次60周年國慶大閱兵,無疑是新世紀展示我們軍隊的國防實力、“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佳時機。但同時,這也是國外一直不放棄鼓吹的“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的當口。今年又恰逢金融危機肆虐來襲,中國經濟雖在世界舞台上一枝獨秀,卻也步履艱難。麵對國內外雙重困境夾擊,有人質疑,勞民傷財的大閱兵似乎不合時宜。
閱兵的實際功能很多,一種就是重大的國家慶典往往會出現,可以說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這種形式,包括美國都有。另外一種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些軍種成立的節慶、節日,比如說海軍節、空軍節,在國家建立了重大功勳的一些節日,往往會舉行閱兵式。第三種情況就是,有些重要的國家領袖、領導人就職就位,也會舉行重大閱兵式。第四個功能就是戰爭動員,比如說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年莫斯科保衛戰前夕,在紅場進行閱兵,電影裏可以看到這個鏡頭,斯大林當時在紅場閱兵,防空軍、高射炮、防空氣球全都放起來,因為防止德國人襲擊。在紅場檢閱結束以後,斯大林發表了一個非常慷慨激昂的演講,檢閱結束,受閱部隊立即開赴前線。它就是非常典型的一次,屬於戰爭動員式的閱兵式,這也是一種閱兵的功能。
走出國門,縱觀世界各國舉行的閱兵式,我們會發現,雖然花樣繁多、風格不一,然而但凡閱兵,大多帶有向國際社會展示國家實力的意圖。因此有人指出:按照“強者示弱、弱者示強”的邏輯,閱兵似乎總是更受到戰略被動一方的青睞。
對強勢國家來說,大規模的顯露軍事實力似乎並不是他們的選擇。故而,我們基本上見不到美國人搞這樣的閱兵式,也很少見到德國、日本這些“二戰”發動國展示精兵利器。他們不僅忌諱大規模展示軍隊實力,甚至還在設法隱蔽其武器裝備的攻擊性特征。
閱兵不但是隆重的軍事儀式,也是一種軍事文化,用現代話來說,它不僅反映出硬實力,也反映軟實力。從現在看,閱兵越來越受國內廣大群眾的關注,像60年閱兵大家很期盼。
任何一個老百姓都希望國家強盛,這是毫無問題的。那麽國家強盛的標誌在哪裏,有兩條,很重要的兩條,第一條,所有老百姓生活過得很好,這點很重要,就是所謂有飯吃,不挨餓,能夠生活很好,接近國際水平。第二條,沒人敢欺負,這是所有老百姓都應該讚成的。所以強國非常重要的一個成分,就是國家要強盛,要有一定的硬實力,這離不開軍隊。所以尚武精神包含這麽兩個非常重要的老百姓的願望。
溫斯頓.丘吉爾曾說過,“曆史會對我友好的,因為我正在創造曆史。”以這樣的觀點來看,今天的中國也正在創造曆史,在這段輝煌的歲月中,曆史注定會記住中國。
中國複興的腳步已經不可阻擋,日益強大的中國呼喚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來匹配,因為“真正而持久的勝利就是和平,而不是戰爭”。從更多的層麵看,60年閱兵並不僅僅是軍力的展示,而更像是中國不斷雄起的一種信號。
兩岸統一的出路在哪裏
作為當今中國最棘手的政治問題,兩岸統一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中國。隨著60華誕的到來,台灣問題再一次成為熱門話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二戰”奠定了當今世界的格局,台灣問題是“二戰”遺留下來的世界性政治問題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實現了德國的分裂、朝鮮的分裂,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台灣的分離。
60年來,東西德國早已實現了統一,南北朝鮮也開始進入政治層麵的對話,但是台海問題還停留在阻隔階段。雖然近年來兩岸交流發展迅速,經濟關係日益熱絡,但是與日益擴大的經濟、文化交流相比,兩岸政治關係卻進展緩慢。
韓國統一部事務官李道奇公開提出“兩岸統一將先於兩韓統一”,引世人關注。而反觀近年來的兩岸交流動向,大陸方麵頻頻發出的合作善意和務實做法也似乎正在為這種說法做最好的注腳。在國台辦主任王毅訪美期間表示,馬英九是否願意訪問大陸要看台灣的想法。這一表述,被視為大陸有意打破“經濟優先、政治後行”的談判進程,對兩岸應該適時處理敏感政治議題所表達的政策意向。而對大陸的善意,台灣方麵卻遲遲不作回應,馬英九在“不統不獨不武”的論述下,更強調台灣方麵應該是台灣人民來決定,這使已進入和平發展新時期的兩岸關係又增加了不明朗的因素。
目前,台灣作為一個多黨執政的地區,民眾的意願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政府的態度。而根據台灣《遠見》雜誌最新的民調顯示:台灣人民中已有高達95.9%認同自己是“台灣人”,隻有46.6%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甚至低於對“亞洲人”的認同。“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曆史”,隨著時間的推進,台灣問題將會呈現出更加複雜化的趨勢。
按照台灣媒體評論員宮玲的說法,現在的台灣民意雖然正朝著良性的角度發展,但是海峽兩岸分隔60年所造成的思維模式、價值取向的隔閡和迥異,相互之間的不解、難解、誤解和曲解,都還需要一個長時間的稀釋和轉變。但可喜的是,作為一個穿梭於台海兩岸的媒體人,近年來,年輕一代台灣人的想法和態度給了宮玲新的思考,對於兩岸的統一事業也有了新的契機。
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紛爭,為了解決紛爭,人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有人往往喜歡通過戰爭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而另外的人們則希望通過其他手段取得有效的平衡。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兩岸交流的加深,兩岸民眾之間的情感隔閡正在逐漸地抹平,價值觀念也日漸趨同,這都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兩岸通過連續三次會談,包括啟動“大三通”、經濟緊密合作,也基本上已經體現了“連胡新聞公報”的部分共識。雖“胡馬會談”還不具備成行的條件,但政黨間的交流卻已經在兩岸和平路徑上寫下了重重的一筆。國民黨連戰、吳伯雄陸續與胡錦濤總書記麵見會談;最近甚至還傳出了“呂秀蓮訪大陸”的消息。兩岸之間諸多亟待落實的“未竟之業”還需要一一完成,而這一切的實現,正是仰賴兩岸領導人的多次會談。台灣高層的積極態度和果敢作為,無疑開啟了兩岸統一和平路徑鋪設之路的新起點。
基於曆史的原因,海峽兩岸至今還沒有結束敵對狀態,國共敵對的情緒在60年中演化為台灣和大陸的敵對。當前形勢下,戰爭的可能已經很小,和平才是解決兩岸統一問題的出路。“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胡錦濤總書記在會見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的時候,曾經用這句唐詩表達我們實質性推動兩岸關係、破解政治堅冰的心願。
相信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兩岸統一將會排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