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的海洋戰略始終是一個熱點話題,而中國的海洋戰略無法回避與美國海軍戰略的“碰撞”。中美海軍該如何合作?該如何處理好海上突發事件?3月11日-12日,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與美國海軍戰爭學院聯合舉辦了“中美海上戰略對話”。
《環球時報》獨家刊發兩國資深學者探討的主要內容。
中美海上力量能避免衝突嗎
餘萬裏(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副教授):近代以來的中國更多地被認為是一個“陸權優先”的國家,海上力量和戰略處於從屬的地位。1840年以來,中國數次被外國從海上入侵。20世紀早期,馬漢的海權論發表迅速引起了中國學者的高度關注,孫中山先生曾撰文強調中國發展自己海軍的急迫性,擁有自己的海軍以及海軍的強大是國家繁榮昌盛與強大的基石。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的國家利益逐漸超出本國邊界,中國人的海洋夢真正具備了現實的基礎。目前中國的討論主要集中於兩種觀點:一種認為,中國應該盡快加速中國海軍的現代化,從而保護中國擴張的國家利益,另外一種則認為這樣的擴張會加劇國際上的緊張局勢,從而最終損害中國地緣戰略的地位。而在這些爭論中,中國學者都高度關注中美關係的影響,因此在未來的中國海上戰略發展過程中,同美國開展積極的對話是十分重要的。
金萊爾(Lyle Goldstein,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主任):我注意到,現在中國不少輿論都在開誠布公地討論海軍現代化,並表示中國海上力量的發展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大國海上關係的發展曆史有助於明確未來中美關係的發展態勢。19世紀美德之間的海上軍備競賽足以說明,單單憑借經濟的相互依存並不能夠有效地解決不斷變化的“安全困境”,政治力量的介入是必需的。
王逸舟(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中國需要對海軍戰略思想進行進一步的深層研究。中國麵臨著一係列嚴峻的來自於海上的挑戰,包括台灣問題、南海爭端,以及保護海上通道和抵禦海盜侵襲。中國海軍需要向西方的競爭對手學習,並借此提高應對這些挑戰的能力。
羅伯特•儒伯(Robert Rubel,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研究部主任):中美雙方應該在其心態上避免“自我為中心”,同時中美雙方都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進一步知曉對方的海洋發展重點以及傳統。
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示意圖
王偉駕駛的殲八II飛機殘骸
如何解決中美在東南亞地區海上對峙
約翰•加羅法諾(John Garofano,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學術部主任):奧巴馬總統就任後,致力於美國力量介入東南亞地區,不僅是通過在這一區域的傳統上的聯盟,而且要進一步加強在地區合作組織中的美國力量的介入,比如東盟以及亞太經合組織。中美雙方在這一區域不但有著共同的利益,也有著嚴重的分歧。2009年以來,包括“無暇號事件”等海上對峙事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美雙方在如何定義專屬經濟區方麵存在著基本分歧。盡管全球化日漸加深,但是類似於19世紀模式的領土爭端在這一區域依然亟待解決。
査道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2003年南中國海各方行為準則宣言(DOC)”對於爭端的解決無疑是邁出了積極的一步,但目前看來,效果仍然不甚理想。DOC對於任何違反行為沒有作出懲戒說明。外界有一種聲音認為,DOC事實上是中國在努力擴大其在這一領域的海權。因此,當前要不斷完善DOC並促進各方互信的建立。終極目標應是將各方在南中國海的關係引入正軌。
李建偉(南海研究院國際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聯合國海洋公約法中對專屬經濟區所做出的法律說明,隻是強調了模棱兩可的合法性以及戰略性的差異。因此,應盡快建立一種可以阻止這些事件在未來可能會惡化的機製。中美兩國二軌磋商會的建立,有利於協助中美雙方建立互信加深理解。借此,二軌磋商會可以成為中美雙方官方層麵建立信心的各種方式的基礎,最終可以通過行為準則規範各項活動。
中美海軍的未來會怎樣
王棟(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講師):中國近代海權發展曆史表明,在中國傳統上,海洋安全被理解為一個軍事概念。但越來越多的學者在此問題上意識到非傳統安全因素的重要性,比如能源、走私以及海盜。對於目前中國來說,要討論的問題應是發展一個“綜合海權戰
中國漁民與中國漁政成功攔截驅趕美軍間諜船。這是美“無暇”號間諜船拍攝的中國船隻。
喬納森•波拉克(Jonathan Pollack,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21世紀海軍戰略的發展趨勢,將是“互信相依”。未來國際海上合作的主要動力是經濟發展以及能源安全。這尤其適用於中國,中國目前90%的進出口都主要依賴海上運輸,同時,依賴海上運輸的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更進一步擴大。這就推動國家間在確保持續安全地使用主要航道上的合作。在亞丁灣上的國際合作是一個非常好的例證。
羅伯特•儒伯:目前對美國來說,最嚴重的危險來自於非傳統安全,而並不是其他的某個國家。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全球經濟關係以及各類組織日趨複雜。世界已經從雙極的結構發展成為權力分散後的“無極”的結構。這些變化要求更為係統化的海軍戰略,也就是說,建立一個和平的相互依存的全球體係,更有利以促進和加強美國的利益。我們必須要有一個麵向21世紀海權的合作戰略。這個合作戰略本質上是強調國際合作,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國家的海軍可以單獨確保全球的共同利益,或者保護它本國的體係。這也將重塑美國海軍,使之成為一個努力維持現狀的海軍,致力於加強全球合作。
金萊爾:中美海上合作的迫切性,可以理解為G2(中美集團)觀念中政策協調的一部分。中美海軍的合作業已展開,現在仍有更多合作領域等待雙方共同努力。比如,危機治理、減災、反恐以及環境治理,等等。
楊毅(國防大學教授):中美關係將主導21世紀的國際關係。在中美關係發展的關鍵時期,由於海上關係事關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和一個“目前試圖維持現狀的大國”之間可能出現的緊張關係,海上關係是雙邊關係中重要的一環。中美雙方在遠海的合作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間。盡管雙方的交流在過去十幾年中不斷加強,但是為了消融雙方的誤解和為了建立共同的行為準則,雙方應該進一步增進交流。雙方學者都在努力為雙邊關係的發展提供在學術對話中所達成的共識。海軍學者有責任將中美海上戰略對話中的觀點和想法傳遞給各自的海軍高層。▲ (本文由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助理湯姆•拉弗迪和吳湘寧記錄、整理。)
2009年6月,中國海軍一艘潛艇與參加聯合演習的美國驅逐艦約翰.麥凱恩號的拖曳聲納在菲律賓蘇比克灣外海意外相撞。此次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參加的聯合演習的情節正是以南中國海的海上糾紛為背景。
中國新一代大型驅逐艦預想圖
網友設想的中國未來的主力防空驅逐艦:排水量約9000噸,80-96枚遠程防空導彈;由4部燃氣輪機驅動。
網友設想的中國未來的主力多用途驅逐艦:排水量約6500噸,48枚中程防空導彈、16枚反潛導彈、2架中型反潛直升機;由2部燃氣輪機和2部柴油機驅動。防空驅逐艦和多用途驅逐艦的搭配組合是較為理想的特混艦隊編製,如同美蘇當年的提康德羅加級防空巡洋艦和斯普魯恩斯級反潛驅逐艦、現代級防空反艦驅逐艦和無畏級反潛驅逐艦一樣 。
網友設想的中國航母編隊:1艘中型航母、2艘遠程防空驅逐艦、4艘中程防空及反潛多用途驅逐艦、2艘護衛艦、2艘核潛艇
054A 型護衛艦上配備了方形垂發HQ-16防空導彈
052C型導彈驅逐艦上配備滴垂發HHQ-9防空導彈
中國海軍052型(北約叫做旅滬級)112哈爾濱艦俯視全景圖
據西方媒體披露,112艦是中國在擺脫蘇式設計思想後,自行設計的第一種大型導彈驅逐艦。該艦滿載排水量比旅大級大50%左右,達到4800噸;而且該艦首次運用係統工程方法,把各武器係統綜合為全艦作戰係統,采用作戰指揮自動化、柴燃聯合動力、綜合通信等先進技術,解決了艦艇總體與作戰係統優化設計的關鍵技術問題,提高了艦艇的綜合作戰能力。
外媒刊出的052型(北約叫做旅滬級)配置
051B(北約叫做旅海級)167深圳號驅逐艦噸位提升到了6000多噸。
外媒刊出的051B(北約叫做旅海級)導彈驅逐艦配置
051C(北約叫做旅洲級)戰艦115沈陽號艦首的兩部裏夫M防空導彈垂發裝置
中國最新型的071級998“昆侖山”號大型船塢登陸艦噸位接近2萬噸,最新型的醫療船也是超過萬噸,遠洋大型綜合補給船如887“微山湖”號接近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