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歐盟海軍指揮官參觀中國軍艦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3月11日報道:強大中的中國海軍謀求的依然是“非攻”的積極防禦,人民海軍既沒有計劃在海外擴張,也沒有計劃建設任何海外軍事基地,這是參加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海軍代表針對外界有關海軍各類猜測的回應。
少數人士將中國海軍執行海外任務的行為解讀為“擴張”,這是不友好的偏見,正在北京參加本次“兩會”的海軍代表們告訴《中國日報》記者。
據境外媒體上周報道,成立近61年的人民海軍已提出減輕歐盟海軍的負擔,為聯合國向索馬裏境內360萬難民運糧的船隻護航。而海軍高層表示,為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運送援助物資的船舶護航一直是中國派遣海軍艦艇編隊遠赴印度洋的初衷和任務之一。
海軍代表、原海軍副參謀長張德順少將說,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肩負重任的中國海軍才能完成更多聯合國框架下反恐、護航和突發危機時的國際救援等各類任務。
他表示,即便有了中國海軍的強大,充當“世界警察”的角色永遠不會出現在中國海軍高層人士的考慮範圍內。
“中國政府派出海軍編隊執行護航任務是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並經索馬裏過渡政府同意而決定的。海軍編隊保護航經亞丁灣、索馬裏海域的船舶、人員安全,保護國際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的安全,而不是維持所謂軍事存在,更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張德順將軍告訴記者。
美國在全球排兵布陣,還插手中國台灣和南海等問題,這種世界警察的角色必將遭到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世界人民反對,這位資深海軍代表補充道。
“中國海軍和美國海軍是兩種不同製度、不同任務的軍隊。我們不會,也沒有必要,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張德順將軍說。
海軍代表閻保健大校則表示,包括亞丁灣護航在內的遠洋任務提升了中國海軍的裝備和實戰能力。未來若添置更多伴隨式的補給艦充當“移動基地”,中國海軍便不需要海外軍事基地。
“此外中國在海外還擁有分布廣泛的商業機構,我們的遠洋艦隊可以與它們協作進行軍需物資補充,不給其他國家和地區製造壓力,” 閻保健大校表示。
資料圖:中國海軍指揮官參觀歐盟軍艦
海軍代表曹東沈將軍也表示,中國不會試圖通過駕馭聯合國來達到本國的戰略目的。
“海軍的戰略是積極防禦,這是根據國家利益和解放軍新時期曆史使命確定的,是和我國外交策略一致的,” 曹東沈將軍補充道。“赴亞丁灣護航的任務並非海軍的獨立軍事行動,而是國家行為。”
目前,海軍編隊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的護航行動已整整15個月。張德順將軍透露,海軍各艦隊共派遣5批、13艘艦艇,10架艦載直升機,近4000名官兵遠赴非洲之角執行任務。截至3月8日,已成功為174批、1677艘中外艦艇護航,完成6艘船舶接護任務,解救遭海盜追擊的船舶共16次、23艘。
首次“駛向深藍”的中國海軍編隊的官兵,經過在高溫、高鹽、高濕、高強度和高威脅環境下的艱苦奮戰,成功完成了現階段的任務,獲得了海內外從軍方到民間的讚譽。根據目前的形勢,此類護航行動作為常態化方式將持續進行。就在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前的一天,第5批護航艦艇編隊從三亞亞龍灣啟航。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曾在2007年對軍隊建設提出重要指示,要求軍隊必須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
“中國的生存與發展依存海洋,諸多經濟活動跨越大洋,主要的安全威脅卻來自海上。經略海洋、興海強國應該成為我國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張德順將軍表示。在近年來人大參政議政活動中,他曾多次提出要重視研發我國家海洋發展戰略的問題。
他強調說:“擁有300萬平方公裏海洋國土的中國還不是一個海洋強國。為民族發展振興、維護世界和平做出貢獻,應該是中國海軍的不變使命。”(中國日報記者 崔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