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籌劃“後阿富汗戰爭時代”的南亞

(2010-02-28 03:29:53) 下一個
2010-02-27)


● 黃綺淑


2月2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外交秘書拉奧(Nirupama Rao)和巴希爾(Salman Bashir)在新德裏舉行了一天的會談,象征著南亞兩大宿敵在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敦促下,重新尋找和好發展的途徑。

  這一途徑在巴國前總統穆沙拉夫時代已經開展,但2007年他把軍權讓給卡亞尼後,2008年7月喀布爾的印度大使館受到恐怖襲擊,11月又有從巴基斯坦潛入印度的恐怖分子到孟買襲擊五星級酒店製造恐怖事件。此後,即使華盛頓對兩邊極力克製,兩國一直處於不戰不和的交惡狀況。

  奧巴馬上台以來的一年零一個多月中,華盛頓全球戰略重心從伊拉克轉移到阿富汗,美國政府先是在去年3月拋出“阿富巴”(Afpak,即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打恐新戰略,繼而重新製定有限增兵阿富汗戰場,爭取於明年8月基本結束軍事行動的新“阿富汗戰爭”戰略。對奧巴馬的政治生涯來說,這場戰爭隻許成功、不許失敗,因此他不但會集中美國的軍事力量,還會竭盡平生的政治招數來爭取成功。

  布魯金斯研究所的中東專家俄漢龍(Michael O\'Hanlon)與美籍阿富汗裔人士舍爾珍(Hassina Sherjan)合著的《在阿富汗堅持到底》(Toughing It Out in Afghanistan)新書認為:奧巴馬的“阿富汗戰爭”有很大困難,但如果能在阿富汗一塊繼一塊地區內消除塔利班反抗並造成持久和平與安居樂業形勢,到了2013年整個形勢就可能根本好轉。

巴基斯坦軍方與塔利班藕斷絲連

  巴基斯坦在這場打恐戰爭中起著關鍵性作用,但巴基斯坦軍隊(特別是最重要的三軍情報局)的戰略重心一直擺在抗擊印度方麵,對他們自己訓練、培養出來的塔利班從來就有一種內在的感情牽連與實際交往。

  美國著名報人、新美國基金會董事長兼總經理柯爾(Steve Coll)在有關塔利班元老、前塔利班政府駐巴基斯坦大使紮伊夫(Abdul Salam Zaeef)的介紹中,對美國、巴基斯坦軍方與塔利班的三角關係提供了生動的例證。紮伊夫曾被巴基斯坦軍隊抓獲、關入美軍在古巴關塔那摩海灣設置的恐怖嫌疑犯集中營,2005年獲釋後閑居喀布爾,最近出版了《我與塔利班的生涯》(My Life with the Taliban)一書。

  紮伊夫在書中透露:他曾經和巴基斯坦軍方保持密切聯係。2001年美國決定進攻阿富汗時,巴基斯坦三軍情報總長阿赫麥德(Mahmud Ahmad)將軍像情人泣別般抱著他說:“我可以向你保證在這場反美聖戰中你們不會孤立。” 紮伊夫當時極力控製自己,“既不能顯得太甜而被他一口吞吃,又不能顯得太苦而被他吐掉”。
 柯爾認為2009年是事態的重要轉折點。塔利班全年在巴基斯坦進行了84次自殺人彈爆炸,共炸死了1300人,80%以上是平民,10%以上是軍警。去年10月塔利班又襲擊了拉瓦爾品第的巴國陸軍總部。自此以後,巴基斯坦軍方過去那種曖昧的“聖戰運作戰略”(jihad-management strategy)才徹底破產。
  柯爾說,也許巴基斯坦將領如今開始意識到必須在美國與塔利班之間重新調整立場,也許他們在美國麵前既不能顯得太甜而被它一口吞吃,又不能顯得太苦而被它吐掉。

  奧巴馬去年11月寫了一封密信,讓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瓊斯(James Jones)親手交給巴基斯坦總統紮爾達裏,一方麵暗許對巴加強援助並且促進印巴之間關係和緩,另一方麵措辭嚴厲地要求巴基斯坦放棄曖昧態度堅決打擊塔利班。

  瓊斯到巴基斯坦的更重要任務,是與巴基斯坦強人陸軍總司令卡亞尼以及他屬下的三軍情報總長會談。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大量金錢與技術援助的巴國軍事情報局在威迫利誘下開始與美國合作。最近抓獲塔利班二號頭目巴拉達爾(Abdul Ghani Baradar)及塔利班在阿富汗的兩個“影子省長”,就是美巴雙方積極合作的成果。

  早在2008年8月,當時的中情局副局長就曾到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打開天窗說亮話,宣稱他掌握了巴國情報機構於7月在喀布爾製造襲擊印度大使館的證據,這樣兩個情報機構才打破隔閡,進入半猜疑、半信任狀態。《紐約時報》2月25日對此披露了一些詳細情節。

奧巴馬“阿富巴打恐”許勝不許敗

  奧巴馬政府在阿富汗打恐的成敗,關鍵在於能否製止塔利班卷土重來。如果到明年8月還不能製止這一趨勢,那“阿富巴戰場”就會變成第二個越南了,就有可能再次發生“九一一慘案”、巴基斯坦核武器的安全就無保障,整個西方世界與伊斯蘭極端主義的“聖戰”鬥爭就會處於劣勢。

  奧巴馬善於見風轉舵,他現在在國內政治經濟運作中四麵楚歌,如果今年11月國會改選民主黨大敗,他有可能被迫在“阿富巴戰場”上退而求其次,可能在對待塔利班的態度上軟化下來。

  目前巴基斯坦民選政府軟弱、腐敗、無能,因此陸軍總司令卡亞尼的重要性大增。他已經發表公開言論說,在“後(軍事)衝突時期”的阿富汗是絕對不會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的,在地方各自為政的情況下,巴基斯坦繼續保持與塔利班聯係相當重要。

  一些專家學者認為美國無力消滅塔利班勢力,必須依靠卡亞尼以及受他控製的三軍情報局和塔利班達成某種協議,保證美軍撤退以後阿富汗不再變成伊斯蘭反美“聖戰”恐怖運動的大本營。
 華盛頓正在把卡亞尼的戰略地位升級,卡亞尼對華盛頓提出的條件是:巴基斯坦在未來的阿富汗政治局麵中將扮演重要角色,他更有長遠要求,即美國同意向巴基斯坦出售新式武器,而且像對待印度那樣答應援助巴國發展核電能。
  2月23日,八名巴基斯坦新聞記者到芝加哥大學參加巴基斯坦與美國關係新發展的座談會時,巴國前總理貝娜姬·布托早年留美期間的同班同學、芝大著名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羅傑·梅爾森(Roger Myerson)也參加了對話。記者們反映出巴基斯坦民意相當複雜,但總的來說希望美國不再像過去那樣留下爛攤子後一走了之,並且要求華盛頓繼續對新德裏施壓以維持南亞穩定。

作者是從印度退休的學者,文發自芝加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