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蘭德開始全麵評估即將成軍的中國航母真實能力

(2010-02-25 01:32:35) 下一個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裏,中國海軍部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成長為保衛國家領土完整的重要力量。中國海軍的現代化進程也一直備受關注。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國艦船工業的組織結構,重點研究了過去10年來的現代化建設,分析了艦船工業中國造船企業的總體能力,包括設施,設備和人員情況。   在此基礎上評估了中國艦船工業當前和未來的發展能力,尤其是研製海軍武器裝備的能力以及對中國海軍現代化建設的影響。本文根據蘭德公司美國空軍資助研究項目報告《中國國防工業新方向》第三章第四節編譯。無意證實文中的報道和數據,僅供感興趣的專業工作者和廣大讀者參考,敬請閱讀本文時鑒別。
  E·梅德羅斯R·克裏夫
  K·克雷恩J·穆爾維隆原著
  張宏飛 編譯
中國艦船工業與海軍現代化建設
原文作者認為。中國艦船工業在大舉進入民用船舶市場的同時也不斷提高了艦艇設計和建造水平。在中國艦船工業幹20世紀80—90年代大量建造民用船舶的同時,中國海軍也在數量和質量上取得了進展(速度相對較慢)。80年代初以來,中國海軍一方麵用新技術改裝其第一代艦艇,另一方麵自行設計和建造第二代和第三代艦艇並引進國外武器係統。80年代,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下屬黃埔造船廠通過性能改進方式建造了江湖-II/III級護衛艦,武昌造船廠對漢級核潛艇進行了改裝,廣州和大連造船廠改裝了幾艘旅大-III級驅逐艦。廣州和大連造船廠於1987和1988年分別建造了新型掃雷艦和布雷艦。

  90年代初,滬東和江南造船廠分別建造了江衛級和旅滬級等第二代艦艇。90年代末,滬東造船廠建造了江衛-II級護衛艦;大連造船廠建造了旅海級驅逐艦 (令人奇怪的是該級艦采用了一次性建造完成的方式)。武昌造船廠建造的幾艘新型宋級潛艇也進入了現役。此外,中國還開始研製093型攻擊核潛艇(SSN) 以及094型第二代彈道導彈核潛艇(SSBN)。這兩種潛艇都由渤海造船廠建造。90年代,中國也建造了其他類型的軍用艦船,包括玉亭、玉連、玉康和玉登級等兩棲艦船。黃埔造船廠繼續研製小型導彈艇。

  除艦船工業界之外,中國航天和電子工業所屬工廠和研發機構也在從事將地地導彈和地空導彈改裝為海軍型艦艦和艦空導彈的業務。這些改裝導彈包括C-801和C-802掠海反艦導彈和HQ-61、HQ-7、LY一60N艦空導彈。然而,中國絕大部分艦空/艦艦導彈及電子設備的性能與美國及亞洲其他一些軍事強國還存在差距。中國艦艦和艦空導彈的有限射程及命中精度使其防空及反潛作戰存在嚴重缺陷。多種型號的導彈無法進行超視距攻擊,這進一步降低了它們本來就存在局限性的作戰能力。

  中國造船企業在研發和建造艦船動力或導航係統方麵也未取得多少進展。這一直是中國自行研製艦船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也是中國第二代艦艇對國外子係統依賴程度最高的部分。如在1989年美國對售華軍用產品實施出口控製後,中國無法獲得美製燃氣輪機,不得不取消了旅滬級驅逐艦的研製。中國的最新型驅逐艦采用了由烏克蘭研製的發動機。

  原文作者分析認為,中國艦船工業生產能力的提高以及現代化建設對海軍設計和建造高性能艦船起到了促進作用。從國外引進的現代化設備、技術、資金、先進管理經驗以及現代化艦船的設計方法等,使得中國造船廠能夠建造適航性和可靠性更好的艦船。概言之,中國造船企業在為海軍研製艦船時,已具備了更高的效率、更先進的技能及更高的設計和建造水平。

  原文作者認為。設計和建造質量較差一直是中國第一代驅護艦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旅大級驅逐艦和江湖級護衛艦(它們目前是中國海軍的主戰力量)的建造質量都不理想,存在焊接質量較差、預處理失效以及總體工藝質量一般等缺陷,這些缺陷對艦艇戰鬥力產生了嚴重影響。相關研究表明,旅大級驅逐艦和江湖級護衛艦在遭受1枚魚雷或導彈攻擊後極易沉沒。

  除建造質量較差外,設計水平較低也一直是困擾中國海軍第一、二代艦艇的主要問題。大部分老式驅護艦艇存在基本設計缺陷,導致其反潛能力較弱(艦艇自噪較大)、服役壽命較短以及易遭攻擊等。江湖級護衛艦和旅大級驅逐艦缺乏損管設施及基本的安全設施(如耐火結構、自動滅火係統或水密艙門等),而且它們還在使用話筒式內部通聯係統。即使是旅滬級驅逐艦所裝備的損管係統也存在能力較弱的問題,其武器控製室存在基本設計缺陷,嚴重影響了該級艦的作戰能力,此外該級艦的防沾染係統也較為原始。
  由於中國艦船工業以前的建造技術較差,對許多此類設計缺陷的不良影響形成了放大作用。近年來中國艦船工業不斷提高的設計和建造能力使其能夠建造更先進、作戰能力更強的艦艇。尤其是過去5年來建造的艦艇體現出一些明顯跡象,即中國艦船工業已改變了過去的設計和建造能力較弱的局麵,正在迅速提高其建造現代化艦艇的能力,建造速度和效率也在提高。

  原文作者認為,中國海軍裝備的最新型艦艇為該行業在海軍項目設計、建造和管理方麵取得的進步提供了最有說服力的例證。旅海級驅逐艦於1997年10月下水並於1998年底加入現役,該級艦標誌著中國在其第二代旅滬級驅逐艦的基礎上取得了重大的設計進步。在艦身體積方麵,旅海級增大了20%,采用了更寬的船梁從而改善了穩定性、武器裝載能力及艦員生活空間。尤其是該級艦較大的艦體使其配備的四聯裝C-801/802反艦導彈發射架數量比旅滬級增加了一倍。旅海級采用了燃氣輪機,功率大於旅滬級的柴油機。
  此外,旅海級的艦橋和上層建築具備某些隱身特征:帶傾角的流線型上層建築,兩座桅杆上的突出式電子傳感器天線陣列較少。旅海級采用了階梯式上層建築,這可能是用於裝備艦空導彈垂直發射係統,以增強該級艦的區域防空能力。然而,該級艦未裝備此類武器係統的情況表明該設計方案已被延遲。在新一代驅逐艦的設計中也體現了設計和建造能力的提高。2000年左右,中國在旅海級(該級艦隻建造了1艘,這種情況在中國海軍曆史上是首次出現)之後開始建造兩種型號的新型驅逐艦。

  旅海級的後繼型號標誌著中國艦船工業在總體設計和建造技術方麵的重大進展。上述兩級導彈驅逐艦的第一種型號被稱為旅洋一I級(052B),目前已由江南造船廠建造2艘並正在加裝武器係統、傳感器和電子設備。第二種型號被稱為旅洋一II級(052C),江南造船廠已完成2艘艦的建造。052C的設計與052B大致相同,但前者可能主要執行防空任務。據報道,兩種新型驅逐艦正在進行“建造方測試”,但目前尚不清楚每級艦的最終建造數量。

  上述4艘新型驅逐艦標誌著中國艦船工業在設計能力、建造技能和管理經驗等方麵的重要進展。它們的艦身體積比旅海級更大;表麵采用斜麵設計,上層建築的輪廓較小,降低了雷達反射特征。此外,它們的艦體采用了模塊化建造方式,這種建造方式在中國造船企業中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上述新型驅逐艦建造過程中的最鮮明特點之一是,中國造船企業以極快的速度同時建造4艘新型驅逐艦。在中國海軍發展進程中是第一次出現國產艦艇的這種序列化建造情況,它也是對已取得進步的項目管理水平的一次考驗。

  4艘05213和052C型驅逐艦在4年內建造或開工,這與90年代的整個10年間僅建造1艘旅滬級(1993)和1艘旅海級(1997)驅逐艦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052C級驅逐艦具備了幾項重要性能。首先,美國學者戈德斯坦和穆雷指出,該艦在艦橋四角安裝了相控陣或二座標雷達,它將與該艦的垂直發射導彈係統(第二種重要創新)協同使用。這將有助於中國海軍解決其長期存在的防空問題。
  過去,中國海軍艦艇主要依賴於近程艦空導彈,隻能完成海上點防空任務。垂直發射中程艦空導彈將使中國海軍首次擁有真正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艦艇,多艘此類艦艇將使中國海軍能夠組成水麵作戰集群。如果中國能夠成功仿製引進的俄製艦空導彈,它將把此類導彈部署於052C。一些報道指出,中國可能將HQ -9(一種俄製地空導彈的中國改進型,射程120公裏)部署於052C艦艏,將老式艦空導彈部署於艦艉,它將成為中國海軍第一種艦隊防空型驅逐艦。

  除新型驅逐艦外,上海滬東和黃埔造船廠目前正在建造054型護衛艦,2艘該級艦已於2003年下水並進行了海試。該艦艦身體積和性能都大(優)幹江衛- II級護衛艦。與新型驅逐艦一樣,這種新型護衛艦的艦身也采用了流線型設計,並具有更大的排水量。一些消息來源認為,054型護衛艦的上層建築采用了桅杆最小化設計方案,類似於法製拉斐特級護衛艦。054型的設計也使該艦在改裝武器裝備時具備了更大的選擇餘地。外界一些評估認為,該級艦將裝載一整套性能大大優於江衛級的武器係統,包括采用垂直發射導彈係統。

  中國在水麵艦艇建造方麵的另一個引人注目的趨勢是大力研發新型兩棲艦艇,這也是對中國艦船工業不斷增強的建造實力以及艦艇製造和項目管理水平的考驗。過去幾年來,中國已設計了一種新型登陸艦/坦克登陸艦(LST)並已建造數艘。它是玉亭級的後繼型號,艦身體積和裝載量更大。在裝備新型登陸艦後,中國兩棲艦船的數量已由16艘增至23艘。中國還設計和建造了幾艘新型中型登陸艦 (LSM),它可能是玉登級的後續型號。此外,戈德斯坦和穆雷指出,中國海軍希望建造排水量為1.23萬噸,可搭載直升機和氣墊登陸艇的兩棲船塢登陸艦 (LPD)。
  上述發展趨勢不僅限於水麵艦艇。新型宋級潛艇的設計和建造速度也標誌著巨大進步。宋級潛艇采用了水滴式艇殼,並加裝了新式圓柱型環境傳感器,安裝了德國研製的發動機。更重要的是,宋級潛艇通過安裝七漿葉的偏斜式螺旋槳,安裝橡膠消聲瓦,並為發動機安裝了減震裝置,減小了聲學信號特征。宋級可能具備水下發射巡航導彈的能力,這也是中國常規潛艇首次取得的一種進展。據報道,目前該級艇已有7艘下水,還有數艘正由武昌造船廠進行序列化建造,其建造速度近年來已明顯加快。

  據報道,中國從其所采購的俄製基洛級潛艇上吸收了一些關鍵性技術。2004年7月,西方媒體突然報道了中國新研製的元級常規潛艇。雖然外界對該級艇的情況知之甚少,但從表麵上看該級艇具備宋級和基洛級的性能特征,這表明中國可能已采取優化選擇方式,吸收了這兩種潛艇的性能優點,以此滿足其特殊的水下作戰需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