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美摩擦凸顯中國轉型的緊迫性 zt

(2010-02-22 04:23:39) 下一個
2010-02-22

美國政府或者中國政府外交辭令的強與弱,都還不能改變當今仍然是美國占山為王的單極世界格局,而金融危機後種種經濟和政治問題的暴露,也無疑呈現出了一個單極相對弱化的局麵。最近美國有智庫報告呼籲奧巴馬政府不要僅僅是適應這種美國(單極)走向衰弱的趨勢,而是要努力去改變扭轉這種趨勢,讓美國重拾昨日雄風。從美國國內利益來考量,這類的智庫報告多少冤屈了奧巴馬政府。因為減少意識形態或者所謂的民主門檻作為美國對外選擇的準星,恰恰是奧巴馬政府為了美國重拾雄風而養精蓄銳的選擇,因為民主黨的理想主義價值觀,是一般意義上他們在對外行動中區別於共和黨的最大所在。而奧巴馬政府在美國國內力主推動的醫保覆蓋和成本改革、新能源和減排改革等法案,正是美國可能扭轉其在世界舞台衰退到多極成員的有限機會。當然,在經濟全球化、金融集權化的各種既得利益集團設置的路障下,美國要重回到一個因為有美國夢所以有美國和美國雄風的時代,還有太多政治行動有待嶄露。

美國這樣有著雄厚製度基礎的國家,究竟會像英國一樣從這裏走向相對衰弱,還是能夠逐漸結束弱單極格局、重上杆頭,現在也許不應該妄言。不過在當前,中國有必要意識到這種弱單極的局麵,對中國經曆經濟政治和社會轉型、逐漸走強的過程中的意義。無疑,對於中國利益不直接相關的美國國事,中國隻能靜觀其變。但和中國利益直接攸關的美國國事,比如美國國債和財政赤字,中國應該盡快找到相對損失最小,但是相對戰略利益最大的路徑,停止成為輸血美國經濟複蘇的供養人,至少不會成為那個縮短(美國)弱單極格局時間的關鍵人。但是在匯率政策上,中國利益決不是采納了誰的主張,就因此讓自己受損、他人收益這回事。出口驅動經濟決定的弱人民幣政策,越早一天結束,對中國的經濟自主和國家利益就是越早一天的維護。中國的內需經濟和國力上升,需要一個強勢人民幣政策。由弱人民幣奠基的強美元,其實是在維護單極秩序,並將長期給中國利益帶來損失的關節。

整體上而言,不論何種原因,弱單極格局的世界秩序時間越長,對中國的韜光養晦、屏氣練內功的道路選擇就越有利。如果中國能主動地在這一曆史階段內,提早完成內需驅動經濟的轉型和成熟,那麽對於下一步的社會和民主綜合改革而言,將是必由之路。單極多極永遠是相對而言。一個有著內需依賴型經濟和現代民主製度的中國的成型,其實就意味著單極秩序的結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