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戴旭現象之我見(請已經吵迷糊的網友進來)zt

(2010-02-22 02:36:13) 下一個

戴旭現象之火爆程度恐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的,不過這幾天,我看很多人有點過頭了,有些話我不得不說,也算稍作分析吧。

戴旭是空軍上校軍銜,其人簡曆可以看出,他是理工出身,轉為政工幹部的。現在主要做軍事戰略評論,宣傳等工作,大致從軍20多年吧。

如果從純軍事角度出發,這些經曆還不足引以為豪的。軍事發燒友都知道一句話:外行談戰略,內行談後勤。比如同是鷹派軍人的張召忠教授,已經從事後勤工作40年。從我觀點看,談問題要看其出發點是站在什麽樣的基礎上,也就是說他本人的學識以及實際工作能力的基礎有多紮實,如果有些話題涉及到他本人真實水平的範圍外,太誇誇其談了,未免讓人家覺得有些花拳繡腿的嫌疑。比如,您是位文學家,當您和陳景潤探討莎士比亞的時候,您也不能嘲笑陳大師水平低下吧?

做人還是要謙虛的。

再說張召忠教授,很多人對他在伊拉克戰爭中的預測有誤冷嘲熱諷,可實際情況卻是美國早已收買伊拉克高官,所以美軍進入巴格達是輕輕鬆鬆,大搖大擺,這個局麵出乎所有人意料,但背後多年來的苦心經營手段曝光後,卻又顯得這一切又那麽合理。所以例如張教授這樣的軍備專家,他要預測不出岔子那反而倒是奇跡了。戰爭要涉及的方方麵麵是拓展到政治,經濟,大眾心理,宗教信仰,情報信息等等等等方麵的,決定戰爭的因素,軍事技術、裝備等頂多占到一半的比例,雖然它在很多時候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它仍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隻能說現代戰爭中,它是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而已。不過,就是這很重要的一部分,也要在正確的戰略思想下,運用正確的戰術才能贏得戰爭。可以說,這所有的環節是環環相扣,各個節點要緊密配合,才是打贏戰爭的基本。

而我們看曆史,曆次大的戰爭,其掌握戰略思想的,隻是很少的那麽幾個人,最後的一錘定音大多數是在一個人的手裏,要做戰略偉人,他首先具備的條件是一位思想家,他要有深刻的哲學認識,並且熟練的運用於現實社會中,然後再結合他對兵法戰術的深刻理解,伯樂識千裏馬的用人手腕,還需要對未來戰爭發展的建設框架有充分的認識,才能決勝於千裏。

我們中國人最引以為豪的還是毛主席,可以說,1000年才出一個毛澤東。當然,我們也不能說隻有毛主席那樣的偉人才有資格談戰略,但我們要有一個認識,那就是其他有戰爭戰略水平的人始終都要圍繞在一個中心思想之下去運轉,才能避免自亂方寸,思維混亂等情況,比如淮海戰役前期的粟裕與朝鮮戰爭第3次戰役中,毛及時的聽取建議調整戰略等真實案例,無論是帥與將,他們都各自深刻理解戰爭的含義,所以,帥用將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將為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就是戰友間的默契。而同樣性質的例子,希特勒與日本軍國主義激進分子山本五十六,卻是主帥戰略犯了致命錯誤,攻打蘇聯及偷襲美國,而導致了最後的失敗,但這2者本人以及他們的背後,我相信也有足夠多的戰略製定步驟,那也是經過各種縝密的邏輯推理後出台的,可他們為什麽就失敗了呢?大而深的層麵,不是我這一普通草民能分析透徹的,不過我知道一點,起碼這兩代表性人物,是犯了孤注一擲的毛病,都有那麽一些偏執狂的特點。

所以我總結,戴旭這樣的軍人,提出憂患意識很正確,首先一點,中國最缺少的敢於說話的人,很多人不是看不明白現狀,也不是他們對外在做鴕鳥狀,而更多的是,他們在內就做了鴕鳥狀,相反,有很多人的目光敏銳程度也遠遠超過了戴旭,但他們缺少了一分說話的勇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不過,對於戴旭現象我還說一點,這個憂患的度也要合理把握的,比如說到2030年肢解中國的概念,我認為太不嚴謹,C型包圍中國的概念早是大多數人知道的事情,很多軍事評論家以前就很詳細的分析過美國在戰略上V型壓縮中國戰略空間,現在又換個字母說C,沒什麽新意。而目前看中美關係前景,也遠不到說什麽20年就肢解的程度,過於的憂患反而成為恐慌的引子,遠的不說,就是對目前國內經濟發展前景以及世界對中國的影響都可能會出現弊大於利的結果。

至於什麽B2轟炸機大搖大擺飛到上海,甚至被很多市民肉眼觀測到,就更是匪夷所思了,從另一個側麵看,是對中國軍方的徹底貶低,也給中國政府造成了很多不利印象,直到目前,我在論壇看到的所謂B2在上海上空的照片,都是粗製濫造的PS圖,如果這個論點被真正的權威部門或者專家學者推翻的話,那麽戴旭的憂患意識文章會受到極大打擊,即便是那些很有積極意義的論調都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而被很多人否定掉,所以我要對這位空軍少校理性的說一句:請您要諍言也要慎言。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