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專家:中國空軍真正的王牌不是殲14!2009-12-16

(2010-02-13 23:28:21) 下一個
目前一些新聞報道報道的中國殲12、殲13、殲14都不是現有樣機,而是中國航空工業的設計方案。 

  俄專家稱殲20是F-22A的翻版

  就在世人對按照俄羅斯蘇一27生產許可證生產的飛機命名為殲一11戰鬥機還有些不習慣的時候,新聞出版物又報道了中國還有殲一12、殲一13、甚至還有殲一14。筆者立即發現,這些報道談論的不是現有樣機,而是中國航空工業的設計方案,也不是1970年代和1980年代被命名的設計方案,而是與中國第5代戰鬥機有關的新型飛機。總之,這些設計工作始於1980年代末,而在1990年代中期得到了一次飛躍。

  當時,在一些英語出版物中,其中包括在專門報道中國戰鬥航空兵發展的電子出版物中,出現了關於屬於第5代戰鬥機的殲一20方案的報道。筆者想指出的是,中國研製者本身並沒有在上述媒體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大肆宣揚。而這些信息有時卻把讀者都給搞糊塗了。把讀者搞糊塗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按照自己的飛機劃代順序,把第5代戰鬥機劃入了第4代戰鬥機。當然,在關於繼續研製第4代戰鬥機(按照公認的飛機劃代順序)的大量消息中,出現關於殲一20設計方案的報道,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亂。實際上,中國的第4代戰鬥機就是對發動機實施改進並裝備中國空軍的殲一10戰鬥機以及L-5軍用教練機。而造成實質性混亂是,殲一12、殲一13以及隨後出現的殲一14設計方案。這些方案都是由不同的設計單位注冊的(其主要設計單位是沈陽和成都航空製造公司所屬的第601和第611設計研究院)。

  這些被命名的設計方案不僅與研製第5代戰鬥機設計方案有關,而且與研製第5代戰鬥機戰術技術要求也有關。總之,將殲一10總體設計與傳統的設計理念聯係在一起,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同筆者交談的中國專家特別指出:2005年完成的飛機設計方案,未必能與實際選擇的設計方案掛鉤。戰鬥機的方案實際上已經處於最後的階段。但是,對其最終的戰術技術要求並不存在。

  事實上,在中國媒體關於研製殲一20戰鬥機設計方案的報道中,出現過許多用於研製實際設計方案的殲一20戰鬥機的各種工藝模型圖片。選擇實際方案和對殲一20戰鬥機確定最終戰術技術要求,預計將在2010年完成。同時,做好裝備殲一20戰鬥機準備工作預計將在2015年完成。從對現有報道進行分析可以推測,殲一20戰鬥機研製過程將屬於被稱為新型航空技術螺旋式研製工藝之列。

  這種研製過程的出現,實際上是1990年初美國軍事經營管理層對軍事技術研製管理工藝實施重大改革的結果。今天,美國研製UCAV、UCAV-N和J-UCAS等無人戰鬥機計劃成為使用螺旋式工藝楷模。被列入螺旋式工藝的楷模之列的,還有F一22。在遵循辯證法的同時,美國采用了螺旋式工藝研製F一22。結果,在1995年完成最初戰術技術要求的F-22樣機基礎上,出現了外形與其不同,但是符合今天新型戰術技術要求的F-22。

  總之,目前中國與美國有一點不同之處在於,螺旋式工藝每旋轉一圈隻限於製造實際工藝模型,而不是戰鬥機樣機。因此,中國研製第5代戰鬥機螺旋式每旋轉一圈,與美國研製F-22不同,不是10年,而是5年。不是F-22和1.44曾有人提出過這樣明智的問題:中國人能夠舉起手來在空中與作戰性能超過自己的F一22進行對抗嗎?回答是:這有什麽奇怪的呢?一點都不困難。研製第5代戰鬥機與研製多用途戰鬥機密切相關。但是,這種多用途性能的水平對於不同設計方案的戰鬥機大相徑庭。在F一22最初的設計方案中,F一22起飛重量被認為是最小的。但是,在重新審查F一22設計方案時,F一22起飛重量被增加。該方案的實現促使F一22A的研製,並將其裝備美國空軍。F一22的重量得到了增加。眾所周知,對於1架飛機來說,每增加一種新的功能,就要增加一定額度的起飛重量。這種效應隻能依賴於更先進的工藝來降低。看來,提高多用途性能將導致起飛重量大幅度提高的後果。因此,要想實現所有的功能,不能隻靠一種機型飛機,而是要靠這個飛機家族中的多種機型飛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聯合攻擊戰鬥機的JSF計劃中,出現的由3種機型組成的飛機家族。很顯然,在對美國使用F一22開始在中國邊境空中顯示自己軍事技術能力感到困惑的時候,中國研製者依靠他們掌握的工藝,讓自己研製的戰鬥機在某些作戰性能方麵達到很高的指標。同時,這種作戰能力及其使用工藝的組合,確定了戰鬥機重量的等級。在多用途方麵,可以說中國研製者研製的不是今天的F一22。1995年誕生的F一22,專門擔負空空作戰任務。現有的關於優化中國第5代戰鬥機外形特征的報道,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這一點。通過對這些報道分析可以斷定,中國第5代戰鬥機戰術技術要求的變化將主要體現在重新調整飛機遠距和中距空戰能力方麵。

  因此,國外關注中國發展第5代戰鬥機計劃的專家,都把設計飛機方案的外形變化與其聯係在一起。總之,中國設計者自己十分清楚,在被支配的現有儲備中(工藝和財政),簡單的模仿美國已經做過的東西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國正堅定地尋找解決在建造第5代戰鬥機中遇到的難題。

  正如前麵所指出的,中國從來沒有對於研製第5代戰鬥機進行大肆宣揚。因此,對該問題(對其表現出極大興趣)的信息匱乏引起了許多混亂。專家關於成都公司設計者模仿俄羅斯1.44多用途戰鬥機設計方案,作為中國第5代戰鬥機設計方案的假設,也是造成這種混亂的原因之一。這種假設曾首先出現在美國谘詢組織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一份特別報告中。隨後,這種假設又先後出現在國外的出版物上,並成為了某種證據確鑿的事實。

俄稱中國五代機不以米格1.44驗證機為技術原型

  筆者完全有理由反對這種流傳盛行的觀點,並堅信:這種證據確鑿的事實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慫恿。要知道媒體公布的成都飛機公司研製第5代戰鬥機圖片與眾所周知的1.44相提並論,是多麽讓人痛心啊?筆者在對所有圖片進行仔細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在功能方麵,中國將沿著建造不是F一22的國產戰鬥機道路前進,而在技術方麵,中國將沿著建造不是1.44的國產戰鬥機道路前進。殲-20方案與航空工業改革假如不是中國航空工業的總體改革,就不會有今天要談論的話題。這絕非偶然。1991年,根據中央委員會指示,中國開始了對中國航空工業的實質性改革。中國航空工業改革使研製第5代戰鬥機計劃確定了自己的地位。這與俄羅斯研製兀AK一①A(前線航空兵先進的綜合飛行係統)第5代戰鬥機有相似之處。俄羅斯nAK一①A第5代戰鬥機也是在國內航空工業改革中確定了自己的地位。即便不考慮中國在解決類似問題中凸顯的特點,這裏也存在許多的共同點。在比俄羅斯較早進入資本市場發展後,中國始終堅持一切由市場調節口號,並將其付諸於實踐之中。國家如果不對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實施完全控製的話,也至少要對該資源在國民經濟使用過程中進行控製。

  1999年,隨著國家調控政策出台,在中國航空工業部複雜體係的基礎上組建了兩個國家航空工業集團,即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和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從兩大集團總部繼續使用中國航空工業部舊址,可以看出這次改革的行政指令性質。此外,從命令式的在兩大集團之間分配航空工業企業,也可以看出行政指令性質。對於這次分配的原則,存在不同的分歧意見。但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這次分配的原則既有主題,又有實踐。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無論是在科研方麵,還是在經濟生產方麵囊括了從事飛機主題研製的骨幹企業。在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也存在這樣一個主題:那就是以研製直升機和武器裝備確定了自己的地位。十分有趣的是,在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和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都存在著發動機製造企業。同時,發動機製造企業不是以獨立組織身份加入上述兩個集團,而是作為地區航空製造公司加入上述兩個集團。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所轄的沈陽航空製造公司和成都航空製造公司,是兩個最大的地區集團。當談到這兩個集團具體發展中國航空工業總體規劃時,首先又要回到研製第5代戰鬥機問題上。沈陽航空製造公司和成都航空製造公司,以主要研製者的身份參與殲一20的研製。由於在研製第4代戰鬥機方麵積累的豐富的經驗,因此這兩個公司被授予研製殲一20的權限。總之,加大解決第5代戰鬥機問題的投入,將成為推動改革的重要環節,並將有利於完善科學生產關係和建立與實際相輔相成的關係。

  從中航兩集團到航空航天局

  目前,中國航空工業改革的特點是,在改革的總體框架下,為所有航空企業找到自己的位置。改革者的行動不僅關注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的骨幹企業的生存,也關注與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聯合的企業的生存。很顯然,設計和製造第5代戰鬥機是一項規模龐大的科技工程。沒有航空科技,這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因此,中國從最初就吸納了許多研究所參加第5代戰鬥機的研製。

  這不僅包括在設計殲一20中扮演試驗設計局角色的沈陽和成都航空製造公司所屬的第601和611設計研究所,而且還包括幾十個研究所和改革初期保留下來的幾個實驗室。

  在中國航空工業改革過程中,中國航空科研所受雙重領導。在生產方麵歸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領導。事實上,中國航空工業所有具備科研潛力的機構,都以同樣一種方式解決在設計殲一20時出現的問題,即通常所說的:在所需的時間出現在所需地點。此遊戲規則表明,這些獨立科研機構在得到全部經費支持後和在接受來自地區航空集團足夠穩定的科研任務後,將歸屬地區航空集團領導。由此可見,不是市場調節一切,而是航空發展計劃調節一切。

  當然,研製第5代戰鬥機並不是中國航空工業改革的唯一推進器。可容納100名乘客的ARJ一21新支線飛機也屬於這個範疇。還有可容納150名乘客的新支線飛機也是中國航空工業改革的推進器。顯然,由於航空專業涉及麵很廣,因此不是所有的科研所都能保證100%被地區航空工業集團使用。這並不意味著,他們被拒之於航空工業的門外。據悉,這些歸屬國防科工委的科研所,將被編入國家新的機構--即在中國專家中廣泛流傳的中國航空航天局。這個名稱象征著,中國不僅將模仿美國管理航空工業的模式,而且還會有更多的舉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