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炮台大炮,是鴉片戰爭時期廣州的城防大炮(圖1)
清朝時從德國進口的克虜伯大炮(圖2)
洋務運動中清朝兵工廠製造的大炮(圖3)
一、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清軍炮兵使用概況
“砲”字源自於“拋”,即由古代拋石機演化而來。在元代以前,由於管形火器(如突火槍)不發達,大型的“砲”一般均指拋石機而言,例如有名的“襄陽砲”。金屬管形火器的出現在十三這些世紀末與十四世紀初,稱為“火銃”。現在出土的時間最早的一批火銃都是這個時期的產品,如阿城銃、西安銃、黑城銃、通縣銃等。但這個時期的火銃普遍較小,隻能看成近代火槍的前身。到了元代後期,才逐漸產生了大口徑的管形火銃,即近代火炮的雛形,如出土的至順三年銃等。到元末明初,金屬管形火炮才正式取代拋石機,脫穎而出。明代是火炮技術發展趨向成熟的時期,重炮可達上千斤,射程最遠可達數裏。十六世紀佛郎機炮的仿造和十七世紀紅夷大炮的引入達成了兩個飛躍。到了明末,明軍對火器的依賴很重,在明清諸次戰爭中“西銃”出力很大。
虎門炮台大炮,是鴉片戰爭時期廣州的城防大炮
滿清入關前後,也很重視火炮的使用和製造。皇太極於天聰五年(1631年)正月仿造了第一尊紅衣大炮,開始編練漢軍炮甲,以佟養性為昂邦章京以統之,不斷發展。自當年賴炮力攻占大淩河後,“師行必攜之”。到入關前夕,清軍中擁有的紅衣大炮近百門。到康熙時火炮的使用和製造達到高潮,如僅在康熙十三年到二十六年,由南懷仁督造的歐式火炮就近五百門。在烏蘭布通、雅克薩、昭莫多諸役中,大炮都起了關鍵的作用。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八旗京營中建立了火器營,其中包括炮甲八百八十名。遺憾的是,自康熙年間大規模的征戰結束以後,朝廷重視弓矢而輕視火器,槍炮的發展進入了停滯,甚至倒退。
到鴉片戰爭前後,清軍中的製式火器主要是火炮、抬槍和鳥槍。五六百斤以上至八九千斤的為重炮,主要配置於海防要塞和各炮台;四百斤以下的為輕炮。但式樣大都是一兩百前的舊式,且年久失修,質量低劣,尚不即二百年前明清戰爭時期。戰爭期間象廣東、浙江等省雖然也購置和改良過一些新式火炮,但多曇花一現,沒起到什麽大的作用。鴉片戰爭以後,清軍的裝備仍然沒有什麽改進。如太平軍到湘北嶽州,起獲一百八十年前吳三桂埋藏的數百尊千斤以下的大炮(即所謂“周炮”),竟也成為所向披靡的“神器”,一直打下金陵,清軍莫能抵擋。
洋務運動中清朝兵工廠製造的大炮
曾國藩編練湘軍,仿照的是戚繼光的束伍成法,並參考了此前江忠源等編練楚勇的經驗,不想數年後勇營取代旗綠,竟成清軍以後三四十年裏的主導兵製。湘軍在發展過程中營製也幾經變化,1853年初立時為三百六十人為一營,委羅澤南、王鑫等統帶(注:王鑫脫離曾係湘軍後,改稱老湘營,並改營為旗,但營製基本不變。後來老湘營成為左宗堂係湘軍--楚軍的老底子,此一營製也隨左軍推廣到東南、西北、華北的一些省份。)
以後湘軍營製改為五百人一營。其陸師一營包括前後左右四哨(每哨兩隊抬槍、兩隊鳥槍和四隊刀矛)和親兵六隊,其中六隊親兵中的第一、三兩隊配有劈山炮(其餘四隊為一隊鳥槍、三隊刀矛),劈山炮每隊十二人,配炮兩門。全營編製人數五百零五人,外加長夫一百八十名。共裝備劈山炮四門,抬槍二十四杆,鳥槍九十九杆,以及刀矛。根據兵為將有的原則,若幹營隸於一統領,稱為一軍,較大的軍則在統領和營官之間設置分統一職。湘軍中所用的劈山炮多為三百斤以下的前裝滑膛炮,由1854年夏左宗堂在湖南巡撫幕中時所主持改良創製而成,為湘軍所特有,以鋼鐵鑄成,炮彈為群子,每放一炮可裝數十粒,依裝藥多少可遠可近,最大射程可達千餘米,數分鍾始能施放一次。湘軍軍製,以陸師的營製影響最大,不僅水師、馬隊的營製脫胎於此,而且以後的淮軍、練軍、防軍、巡防隊的編製無不以此為藍本。
綜觀湘軍營製,可以發現:湘軍與綠營一樣,並無建立獨立的炮兵部隊建製,僅在營下附屬兩隊。此外,裝備仍以舊式的劈山炮為主,新式洋炮很少。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外購不易;二是與洋人接觸較少,尚不完全了解新式洋炮的威力;還有一點是與曾國藩的保守思想有關。曾國藩自始就不認為洋槍洋炮為“利器”,他在給曾老九的信函中曾這樣告誡道:“製勝之道,實在人而不在器。鮑春霆並無洋槍、洋藥,然屢當大敵。前年十月,去年六月,亦曾與忠酋接仗。未聞以無洋人軍火為憾。和[春]、張[國梁]在金陵時,洋人軍器最多,而無救於十年三月之敗。弟若專從此等處用心,則風氣所趨,恐部下將士,人人有務外取巧之習,無反己守拙之道,或流於和、張門徑而不自覺。不可不深思,不可不深省。”
清朝時從德國進口的克虜伯大炮
正因如此,湘軍的裝備長期得不到提升,對其作戰方式和效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例如在安慶、天京諸次圍攻戰中,湘軍都是由“曾鐵桶”通過長期圍困,最後用挖地道爆破的方式奏效的。到了平定太平軍、撚軍以後,曾係湘軍大量裁撤,左係湘軍遠戍西北,湘軍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裝備上,再難望淮軍之項背。
近代炮兵的含義,並不僅僅是看新式大炮的使用。鴉片戰爭後,各地陸續購入了少量新式軍械,如江南大營中就有數目不少的洋槍洋炮,但操練、使用仍是舊有方式,更無獨立的炮兵編製,僅起了點綴品的作用。所謂近代炮兵,更重要的還在於引入西式的操練、作戰方式和采用相應編製,有一個全方位的提高。從這點來講,湘軍之間仍未產生近代意義上的炮兵。中國近代炮兵的產生於淮軍之中,而它的產生除了受到在上海的英法軍隊的影響外,獨特的“常勝軍”--洋槍隊,也對它起了催化作用。
二、中國近代炮兵的催化劑——常勝軍炮兵
常勝軍前身是1860年6月由美國人華爾在上海建立的洋槍隊。當時正值江南大營敗亡,太平軍忠王李秀成的大軍連克蘇、常,進抵上海城下。時清軍已潰不成軍,蘇鬆太道吳煦一麵向駐上海的英法軍隊求助,一麵與上海富商楊坊讚助美國人華爾(Fredrick Townsend Ward)建立了“洋槍隊”,駐營鬆江廣福林,配備西式武器,照西法組織訓練。開始隻招募了數百呂宋人為雇傭兵(清政府文函中稱為“黑鬼”),以歐美人為軍官(“白鬼”,多為逃兵、水手等)。7月15日,鬆江太平軍陸順德部主力進軍上海七寶,洋槍隊在清軍參將李恒嵩部配合下,乘虛襲占鬆江,首戰告捷。但緊接著在8月9日的青浦之戰中遭到李秀成的反擊,損失慘重,丟失大炮十餘門。不久以後,洋槍隊曾被英海軍提督何伯遣散,華爾也曾一度以危害及租界安定的名義被逮捕,旋無罪開釋。 到1861年下半年,華爾在上海官紳和富商的資助下,重建了洋槍隊。這次改以招募華人為士兵,而以西人為軍官,華爾自為統領,美國人白齊文(Henry Andred Burgevine)、法爾思德(Edward Forrester)為副統領,初擬編練八百人。到1862年初,洋槍隊發展至一千二百餘人。2月5日,洋槍隊在天馬山擊敗太平軍,14日由江蘇巡撫薛煥正式授予“常勝軍”的番號。之後,常勝軍與英法軍和清軍一起,憑借優勢的火力,先後在高橋、肖塘、泗涇、王家寺、周浦、南翔、嘉定諸戰中連連得手。雖在6月份一度在青浦被李秀成圍殲一部分,但總的力量仍呈發展態勢,達四千五百人。
到1962年秋時,常勝軍發展到了鼎盛期,總人數多達六千五百人,編為五個步兵團和一個狙擊兵團,分別裝備滑膛毛瑟槍和恩菲爾德來複槍。常勝軍的炮兵非常強大,也是頭一支主要由華人組成的近代炮兵部隊,編成四個攻城重炮中隊和兩個野戰炮中隊。配有二十四磅榴彈炮三門、十二磅過山炮十八門、三十二磅榴彈炮四門、八英寸口徑大炮兩門、臼炮十二門,火箭筒若幹具。此外,常勝軍還有一支龐大的內河艦隊,有輕便戰船三百餘艘(後期減至五十餘艘),每艘裝有六磅或九磅炮一門;裝甲汽輪三十二艘,各有三十二磅炮和十二磅炮一門。
華爾於1862年9月在慈溪陣亡後,經白齊文、奧倫先後統帶後,於1863年3月由英軍少校戈登繼任統領。戈登時期常勝軍編製稍作調整,因新任江蘇巡撫李鴻章的要求,人數下降到三千五百人左右。但炮兵變化不大,僅將中隊改稱連。炮兵連的人員編配,依裝備火炮的種類而定,一般在144-174人之間,通常包括正副連長各一名、上尉兩名、軍曹一名(以上為西人)、旗手軍曹一名、軍曹六名、伍長十二名、炮手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名(以上為華人)。所配火炮的形製與前無大變化,數量略有增加。
常勝軍在蘇南諸戰役中協助淮軍,出力甚大。因英法軍的行動僅限於上海附近,故當淮軍打出上海後,全由常勝軍配合作戰。因當時淮軍初換洋槍,炮隊較少而不齊,每至攻堅,往往仰賴常勝軍甚多。常勝軍中的重炮,如三十二磅炮,在太倉、昆山及以後的蘇常等地的攻堅戰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常勝軍中的一些主力火輪,如“海生(Hyson)”號、“飛而複來(Fire Fly)”號等,都是載有三十二磅和十二磅榴炮的攻城利器。正因為此,戈登以後益發跋扈難製,李少荃雖派有副將李恒嵩會辦常勝軍管帶,亦愈感棘手。待1863年12月蘇州殺降發生,兩人幾乎勢同水火。雖幾個月後經過赫德調解,常勝軍再次參戰,但李、戈兩人之間的裂痕難以彌合。到了1864年5月,李鴻章終於奏請朝廷批準,花銀十萬兩將常勝軍給資遣散。但留下其精華--炮隊六百人與洋槍隊三百人,編入淮軍序列,此部下落待後文淮軍章節中再敘。
除了常勝軍外,還有中法混合的“常捷軍”(即“花頭勇”)和中英混合的“常安軍”(“綠頭勇”),該兩軍的軍製與“常勝軍”相似,在浙江作戰。左宗堂經略浙江,麾下洋炮很少,攻堅多賴“常捷軍”的炮火。例如1864年3月的杭州之戰,太平軍守軍在常捷軍的炮轟下棄城而走,結果途中大部被左軍殲滅,便是一例。
三、中國近代炮兵之鼻祖-淮軍早期炮兵
中國近代意義上的炮兵出現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由淮軍開風氣之先。淮軍因衍生於湘軍,在初期由湘軍直接撥入的竟占六成。其初期的營製、裝備當然與湘軍相同,“其營製為曾文正手定,而李伯像遵守之”。唯抵滬以後,李少荃親見洋人利器精良,遂師夷之長技,幾年內淮軍盡棄舊式冷熱兵器,換裝洋槍洋炮,成為中國第一支全近代化裝備的軍隊。待平定太平軍、撚軍之後,淮軍成為全國主要支柱武力,盡管有各種複雜原因所致,但淮軍的裝備戰力無疑是一重要因素。
淮軍的裝備現代化也是有一個過程的。自1862年4-6月間,從水路出發的十三營和陸路出發的兩營先後抵滬。到滬不久,就有挑選少量弁勇操練洋槍的記載。如6月15日虹橋之戰中,程學啟的開字營以洋槍百人誘敵而獲勝,便是一例。之後令各營添練洋槍小隊,先是韓正國的親兵兩營,後及於鬆、銘等營,到是年9月已有洋槍千杆。從9月底以後,李鴻章開始變更淮軍營製,先將各營中的鳥槍隊改編為洋槍隊。以後又逐次改編抬槍、刀矛隊為洋槍隊,同時每哨添設劈山炮兩隊。改製後的淮軍一營為:營官的親兵變為兩隊劈山炮和四隊洋槍隊,前後左右四哨每哨改為兩隊劈山炮和六隊洋槍隊,這樣全營有劈山炮十隊四十尊,洋槍二十八隊計三百二十八杆[,火力大大提高。改製後的淮軍采用劈山炮護洋槍隊的方式作戰,屢戰屢勝。到平吳以後的1865年,淮軍五萬餘人,已有洋槍三、四萬杆。剿撚以後原保留的舊式劈山炮和少許長矛也被淘汰,裝備達到了完全的現代化。
淮軍中的洋炮由於籌購不易,裝備要晚一些。在1863年正月以前,僅在張遇春的春字營建立了一支二百人的炮隊,作為護衛李鴻章大營之用,1863年正月曾奉李鴻章之命參加協攻福山。春字營炮隊為淮軍正式成立炮隊專門營伍之始,也是中國近代炮兵製度的發軔。此外還有一個學習炸炮的張春保營的良勇五十名,有炸炮兩門,曾被常勝軍借去協攻福山,事後收歸李鴻章大營。
1863年初,劉銘傳的銘字營購得三門十二磅的開花炮,聘請法兵教習。不久,開、鼎等各大枝營頭相繼購入洋炮裝備,並聘洋人為教習,以洋法操練。淮軍裝備的洋炮,亦稱炸炮、開花炮,又依其身管長短分長炸炮和短炸炮兩種。長炸炮身管長度一般約為口徑的16-25倍,其規格多以炮彈重量來區分,有十二磅、二十四磅、三十二磅等多種。十二磅以下的屬輕炮,多用於野戰,有效射程約一千米,最大射程三千五百米;二十四磅以上的為重炮,多用於攻城或裝備要塞。當時,淮軍所用之炮,大多為十二磅輕炮,隻有銘字營配有三十二磅炸炮三門。短炸炮又名“田雞炮”,即臼炮,炮口朝天,又稱“衝天炮”,炮身管短,口徑大,當時尚無調整角度和方向的裝置,發射時多固定於四十五度角,用加減裝藥來定射程之遠近。由於炮身短、重量輕,便於攜帶,故多用於野戰,由於彈道彎曲,對遮蔽物後的目標有較大的威脅,也可用於攻城,缺點是命中精度較差。這些前裝炮的炮彈分實心彈、榴彈、霰彈等多種,彈體為圓形,表麵光滑,大小合膛。在當時,由於榴彈對目標的破壞力和殺傷力較大,故淮軍樂於使用。但在整個1863年,淮軍各營頭的炮兵還比較弱,故在進攻中主要依賴常勝軍的炮火。到1864年,隨著淮軍地盤的擴大,已累計從外陸續購得大小炸炮數十尊,6月又接收了常勝軍的炮隊三十餘尊,炮兵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並逐步淘汰劈山炮,更以法造小銅炮。
淮軍早期的幾支老資格的炮隊發展簡介如下:
1、羅榮光的親兵洋炮隊營
此即1864年5月常勝軍遣散後,遺留下的六百人整營炮隊。被李鴻章認為是淮軍中“員精而整”的炮隊,有炮位三十餘門,“皆中國所無者”,其中開花巨炮及六十四磅子的大炮就有一二十門。淮軍接收後,派副將銜遊擊羅榮光為管帶,留有外國軍官十一名幫同教習。李鴻章以這個營,配以得力槍隊,作為親兵二營,親自掌握。初時調紮於蘇州城外的滸關,1865年李鴻章署理兩江總督時,將其調駐南京,後隨李在蘇、魯、豫等省剿撚。1868年回到南京,次年再隨李鴻章赴武昌,1870年轉防西安。不久天津教案起,駐守天津大沽海口,時已擴充到一千八百餘人。之後該炮隊長駐天津大沽,羅榮光則先後升為大沽鎮副將、天津鎮總兵、新疆喀什噶爾提督(仍留直效力)。1900年6月八國聯軍攻克大沽口時,炮隊敗散。
2、劉玉龍的炮隊營
原為程學啟的開字營炮隊營,始建於1863年春夏之際(曾合並華字營的吳兆楣炮隊)。程學啟為淮軍初建時的第一勇將,開字營也是平吳時的第一大營頭。在進攻平望、嘉興前,購得三十二磅、六十八磅子的大洋炮三尊,為當時淮軍罕有攻城重炮。據李鴻章說它是在淮軍中僅次於常勝軍遺留的炮隊。程學啟於1864年4月陣亡後,開字營為其部將王永勝、劉士奇共帶,炮隊營官為劉玉龍。1865年6月李鴻章署理兩江總督時,把該營和常勝軍炮隊一同作為親兵,調駐南京下關。1876年,因李鴻章已北任直隸總督,不願再為駐南京的此營炮隊更換新式的克虜伯炮,便以節餉名義將其裁撤出淮軍,轉由兩江總督沈葆禎從江蘇餉項中撥款供應。因該營是江蘇和南京駐防的唯一炮兵營,沈葆禎隻得接收下來,並交由駐防江南的淮軍慶字營統領吳長慶節製,成為慶軍中由江蘇供餉的頭一營。1880年吳長慶率慶軍主力六營移駐山東登州後,劉玉龍的炮隊營與另三營仍留駐江蘇,先後歸曹德慶、班廣盛統領。
3、銘軍的開花炮隊營
在淮軍中資格卻較老,1863年春始建。有洋炮二十餘尊,大者四五千斤,小者幹餘斤、數百斤不等,最大的為三十二磅子開花炮兩門。李鴻章對它的評價是“大炮少而小炮多,可以攻營劫寨,而專攻一城,尚不敷用”,“不足致死命”。此營長期一直是銘軍統領的親兵,與一營得力的洋槍隊結合,組成槍炮隊連理二營。1871年劉銘傳從陝西離軍,就把這二營帶回保定。次年劉盛藻接統銘軍,又隨身將其帶去。
4、鼎軍的炮隊營
潘鼎新鼎字營的炮隊始建於1863年春末,李鴻章的評價是“炮位器具,皆臣陸續購自外洋,為中土難得之物,堪為海疆鎮守”。但實際上隻是一個誇張的說法,鼎軍炮營也是小炮多、大炮少,實力實不及銘軍炮營,在1864年6月才有了兩尊三十二磅子的大炮。1869年初,鼎軍因索餉在山東韓莊嘩變,而於8月被遣撤,這營炮隊也隨同裁撤。
5、親慶軍的炮隊
劉秉璋的親慶軍在1864年夏駐防鬆、滬期間,接收部分常勝軍在鬆江存儲的炮位而建立,似乎力量有限,勉強湊足一營,但到了1866年4月,據說隻有開花炮一個小隊的實力。
除了以上五支炮隊外,淮軍還有一些單獨的炮隊,或與洋槍混合的槍炮隊。
一是張遇春春字營的炮隊,這是淮軍最早建立的炮隊,但其規模似乎一直維持在二百人的範圍內,也未在戰場上有什麽進一步的顯要活動。1864年5月張遇春死後,其春字各營先後撤並,惟留春字中營,或者就是因其有開花炮隊之故。其後此營隨李鴻章的六弟李昭慶北上剿撚。1868年春與李昭慶所帶各營一起裁撤。
二是常勝軍裁撤時,應英上海領事巴夏禮要求,又留存洋槍隊千餘人在上海訓練。到1864年10月,李鴻章命潘鼎新將其整頓,分由餘在榜管帶五百餘人,袁九皋管帶三百餘人,其餘作為餘丁。這兩營各有原常勝軍所有的開花炮、洋火箭、洋槍等武器,實際是兩個洋槍炮隊,井非單純的炮隊。餘在榜營在1865年6月撥歸鼎軍節製,隨同北上剿撚,不久調出,後歸入盛軍麾下。
其他如盛、鬆、勳等大枝營頭,以後大多建立了自己的炮隊。沒有專建炮隊的營頭,也常在步營中間添洋炮一、二哨,雖非定製,但多被效仿采用,營製上也突破五百人,常有七、八百人之多。
剿撚以後,淮軍火炮裝備又有新的發展,在引入新式後膛鋼炮的基礎上,仿歐式的新式炮隊營也相應編立,此留待後文再述。
四、洋務運動及練防各軍
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前,清軍中使用的洋炮主要是依靠輸入。那時輸入的是前裝炮,稱為炸炮或開花炮。依其身管長短,分為長炸炮、短炸炮兩類。長炸炮就是加農炮。其大小是按炮彈重量區分的,大的彈重百餘磅以至幾百磅,小的彈重幾磅到十餘磅。我國從英、法等國輸入的有十二磅、二十四磅、三十二磅等種。十二磅以下一般用於野戰,這時期野戰炮的長度約為口徑的十六至十八倍,火炮重量為炮彈重量的一百一十至一百五十倍,裝藥量為炮彈重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附有炮架及彈藥前車。其性能:進行直射時,炮彈約在300碼距離上落地;如增大射角,射程可達3000-4000碼,但距離這樣遠時,命中目標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的;其有效射程不超過1400-1500碼,即使在這個距離上,六發或八發炮彈中,也隻可能有一發命中目標。二十四磅和三十二磅炮是用於攻城或裝備於要塞及軍艦上的重炮。一些為專門目的製造的,共長度為口徑的二十二至二十五倍的炮,射程大,命中精度較好。短炸炮就是臼炮(我國當時稱為田雞炮、硼炮或衝天炮)。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初跳我國仿製的短炸炮有十八磅、四十八磅、一百零八磅等種。這種炮的炮身最短,一般約為口徑的六至十二倍。口徑較大,一般為13英寸、15英寸或更大一些。發射時固定於45度角,用加減裝藥來定射程的遠近,如十八磅炮用藥三兩多,射程達千餘米,初速為200-260米/秒,彈道彎曲。一般用於攻城或裝備在軍艦上,也可用於野戰。由於其炮身短,炮的重量較輕(十八磅炮重不過五十斤),因而運動靈便;由於其射角大,初速小,炮彈所受空氣阻力不人,因而射程較遠;出於其彈道彎曲,對遮蔽物後的目標及有掩蓋工事具有較大助威力,這是它的優點,其缺點是命小精度差。
六十年代初清朝開始仿造新引進的前裝滑膛炮,以後在洋務運動中達到了高潮。1864年李鴻章一手建立的蘇州樣炮局就造出了二十四磅子的生鐵製田雞炮,月產量有6-7尊。以後的江南製造局在1867-1876年間共生產十二磅子、十六磅子、二十四磅子和生鐵和銅質滑膛前裝炮128門。1878年,江南製造局在英人麥根的督導下,仿製出英國阿姆斯特朗式四十磅子鋼膛熟鐵箍前裝線膛炮,即以鋼管為內管外加一熟鐵箍,以增加炮身強度。製造此炮時,采用了熱套工藝。該炮口徑4.7英寸,炮管長為口徑的41倍,有膛線,射程遠,最大射程7900碼,炮彈侵徹力和命中精度,均較滑膜飽有較大提高,是中國最早製造的鋼質火炮,到1884年共生產23門。1880-1885年,該局又先後生產80磅子、120磅子仿英阿姆斯特朗式鋼膛熟鐵箍前裝線膛炮50門。
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起,後裝炮開始輸入我國,主要有英國阿姆斯特朗式、德國克虜伯式和格魯森式幾種,包括陸路炮(野炮)、過山炮(山炮)、要塞炮和船台炮(艦炮)。1882年,江南製造局生產仿英阿姆斯特朗式80磅子鋼膛熟鐵箍炮,口徑149.2毫米,炮身重4.5噸,射程7500碼。1886年又生產180磅子鋼膛熟鐵箍炮,口徑203.17毫米,有短、中、長式三種,射程分別為7000碼、7700碼和8400碼,至1891年共生產56門。 1884年,金陵機器局首先仿製成移動式的德國格魯森式口徑37毫米二磅彈後裝線膛架退炮。1888年,江南製造局生產口徑9英寸阿姆斯特朗式250磅子後裝線膛炮,配有液壓製退的彈性炮架。這種架退炮,有短、中、長三式,射程分別為7200碼、8000碼、11000碼,炮身重分別為19噸、21噸和25噸,至1898年共生產19門,用於要塞重地。
1890年,江南製造局又進一步仿製成功英阿姆斯特朗式12英寸800磅子後裝炮,炮身長35尺,來複線36條,彈重800磅,內裝栗色藥餅300磅,單孔黑藥餅200磅,炮身重50噸,最大射程10000碼,在1000碼以內,可擊穿19英寸厚鐵靶,到1893年,共製造4門。此炮係中國近代生產最大最重的火炮。1892年,江南製造局仿英阿姆斯持朗式造出中國最早的後裝線膛管退式船台快炮,口徑4.7英寸,又稱速射炮,最大射程為7000碼,至1903年共生產56門。
1895-1900年,湖北槍炮廠仿製出德克魯森式37毫米、47毫米、53毫米、57毫米架退式後裝炮290餘門。1897年起,江南製造局先後生產出2磅子、3磅子、6磅子、12磅子炮,口徑分別為37毫米、47毫米、57毫米、76毫米,皆為架退式,至1904年,共生產411門。根據江南製造局1900-1903年的有關報表可以看出,該局平均年產100磅及40磅炮子的船台快炮(艦炮)各4-5尊,12磅炮及6磅炮各10-20尊,3磅炮40-60尊。
較新式的後裝管退炮的仿製則是在二十世紀初的事情了。1905年,江南製造總局仿製成功第一門克虜伯式14倍75毫米管退山炮,炮架為雙輪單腳式,炮閂為橫楔式,行列全長4600毫米(放列全長3230毫米),行列全重405公斤(放列全重386公斤),用四馬馱載或一馬挽曳,高低射界-8至+15度,使用榴彈重5.3公斤,初速280米/秒,射速10-20發/分,最大射程4300米,有效射程4000米。這門火炮除複進彈簧購自美國外,其它部件全部是江南製造總局自製的。不久,其它較大的軍工廠局亦相繼具備了仿製管退炮的能力,但生產數量極少。如1907-1908年間,江南製造局製造的七生半管退過山快炮僅六尊。
從以上洋務運動中清朝火炮生產情況來看,其重點在於要塞炮和船台炮方麵,而陸軍野戰用炮的生產稍嫌不足,主要依賴從國外購置,但仍難以滿足清軍的需求。因此,在清朝後期的練、防各軍中,李鴻章的淮軍及直隸練軍裝備較好,如七十年代初李鴻章添置了新式的德國克虜伯後膛4磅鋼炮114門,並仿德國炮營之製,成立了新式炮隊十九個小營(每營170餘人,配鋼炮6門,略與西式炮兵連相仿。),用以裝備銘軍、盛軍和親軍。除淮軍係統和滿清的八旗禁軍(例如,八十年代神機營就裝備了克虜伯4磅陸路鋼炮8尊、金陵局造過山炮8尊)以外,其餘各軍在六十至八十年代裝備的新式洋炮較少。例如,中法戰爭中,入越作戰的滇軍有一百二十餘營,近五萬人,但裝備的新式克虜伯炮僅有十二尊;盛京地區編練的十數營的盛字練軍,僅有炮隊三哨;山東全省勇營數十營,僅有廣武軍的兩營炮隊,等等。不少練防勇營多無專門的炮隊營,而采取在統領下直屬的中營添置幾哨炮隊的做法。在清軍的火炮裝備中,舊製火炮仍占大多數,這在中法、中日戰爭中均帶來了顯著的不利影響。八、九十年代以後,清軍中的野戰火炮裝備略有改善。如東三省整編的練軍已有克虜伯炮六十尊左右。光緒十八年兩江總督劉坤一曾建議“所有湘軍各營及督撫親軍、新兵等營,應一律編立炮隊”,並規定:凡統領五營之軍由中營編成炮隊者,營內前後左右四哨,每哨配炮六尊,共二十四尊;凡統領四、五營分營操練之軍,每營配炮四尊。因此,當時兩江的合字五營、新湘五營兩軍以中營專練火炮,每軍裝備兩磅子後裝炮二十四尊;老湘五營、督標新兵五營兩軍以五營分營操練,每軍配炮二十尊;督標親軍以四營分營操練,配炮十六尊。
晚清進行了一定的海防、邊防建設,要塞炮的購置和裝備相對要好一些。從七十年代起,北洋在京師門戶-大沽、北塘及其新城構築了多個炮台群,裝備大小火炮三百餘尊,並以精銳的淮軍盛字營和海防練軍駐守。南洋在吳淞至南京段修築炮台60餘座,安放巨炮近百尊,以後又在鎮江、江陰等處修築炮台,安放新式後膛大炮。魯、浙、閩、粵等省也在海疆修築了一批新炮台。在內陸邊防方麵,西南各省以廣西邊防建設最好,計在中越邊境修築大炮台34座、中炮台48座、碉台83座,並購入大口徑克虜伯火炮與中小洋炮分布於各炮台。吉林、黑龍江、新疆等地也在邊地修築了部分炮台,購入少量大口徑要塞炮。
北洋海軍成立之後,李鴻章在海軍基地旅順、威海衛均修築了堅固要塞區。其中旅順共計有二十多處炮台群,火炮一百四十餘尊,其中不乏100mm口徑,甚至200mm以上的重炮。威海衛各炮台群裝備火炮也達一百七十餘尊。旅順、威海衛和大沽口形成北洋海防的三角形支撐點,也構成了拱衛京畿的重要門戶。可惜旅順、威海衛毀於甲午,大沽毀於庚子,令人扼腕。
五、新建、自強、武衛諸軍炮兵
甲午戰爭後,清廷認識到舊式軍隊的不可恃,開始了裁汰舊軍、編練西式新軍的活動。其中,北洋的新建陸軍和南洋的自強軍在組織編製、幹部配備、武器裝備、操法訓練等方麵開始模仿西洋,開了練新軍的先河。
1894年底,督辦軍務處委派廣西按察使胡燏棻編練新軍,到次年已經募足步、馬、炮、工共十營四千七百五十人,號定武軍,駐天津馬廠訓練。定武軍中的炮隊有正副兩營一千人,裝備火炮以克虜伯、格魯森炮為主。這年年底,改由浙江溫處道袁世凱接練,駐紮津南小站訓練,並改稱新建陸軍。新建陸軍改革了營製,每營編製人數較定武軍有較大增加,共編有步、馬、炮、工共八營七千三百人,分左右兩翼。其中炮隊一營,列為左翼,編為左翼炮隊第三營,炮隊營的統帶官為段祺瑞,營分三隊:左翼重炮隊、右翼快炮隊和接應炮隊,每隊又分三哨。左翼重炮隊領官商德全,裝備克虜伯七生半(即75mm口徑)過山輕炮十八尊;右翼快炮隊領官田中玉,裝備格魯森五生七過山快炮二十四尊;接應炮隊領官張懷芝,裝備格魯森五生七陸路快炮十八尊。全營官弁兵夫總數高達1651人,配馬474匹,炮六十尊。從編製與炮位數上看,相當於西製一個炮兵團,隊相當於西製炮兵營。新建陸軍的火炮裝備主要是甲午戰爭時委托德員漢納根設法購入儲存於北洋,建軍後由袁世凱電稟督辦軍務處撥與。
1898年底,新建陸軍改編為武衛右軍,內部組織基本不變,並於次年隨袁世凱開赴山東。1900年庚子事變時,因榮祿的武衛中軍無炮兵,袁世凱奉召將右軍接應炮隊與部分步兵組織為步炮混合隊七百餘人,委張懷芝率領去北京拱衛武衛軍大營。在清廷向各國宣戰後,武衛後軍與神機營、虎神營圍攻東交民巷使館不下,調張懷芝的開花炮隊往擊。張懷芝得榮祿“橫豎隻要宮裏聽得見炮聲就是了”的密諭,雖炮聲連連,而不傷使館毫發,避免了更嚴重的後果。戰後全部歸建。
1901年底,武衛右軍隨袁世凱離魯入直,駐紮京師南苑,成為朝廷拱衛之軍。以後由於調撥變化,炮隊的裝備稍有改變,到改編北洋常備軍前夕,有格魯森五生七陸炮十二尊、格魯森五生七山炮三十二尊,又增加了克虜伯八升七圍城快炮四尊、馬克沁八毫米二輕機快炮(即機關槍)八尊。1905年春,在擴建北洋軍的運動中,武衛右軍被改編成北洋常備軍第四鎮,即以後的近畿陸軍第六鎮,炮隊營也相應地被改編為炮隊第四標(即以後的炮六標),其中左翼重炮隊、右翼快炮隊和接應馬炮隊分別改編為炮四標第一、二、三營。
南洋的自強軍也是與新建陸軍同時編練的一支新式軍隊,在兩江總督張之洞的大力支持下,練成步馬炮工十三營共計二千八百六十人,比新建陸軍規模要小。其中炮隊兩營,每營四哨二百人,裝備炮六門,相當西製一個炮兵連。自強軍的兩營炮隊中,一營裝備克虜伯八生的後膛鋼炮六尊,另一營裝備英國麥克爾遜七生半後膛鋼炮六尊。自強軍一直沒得到發展,以後轉歸北洋節製,1905年春與武衛右軍合編入北洋常備軍第四鎮。
1898年底榮祿提議組建武衛軍,除以聶士成的武毅軍改編為武衛前軍、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改編為武衛右軍、宋慶的毅軍改編為武衛左軍、董福祥的甘軍改編為武衛後軍外,又新成立自兼的武衛中軍。武衛軍共六萬餘人,成為拱衛京師的基本力量,是當時具有初步兵種合成的精銳部隊。庚子事變後,除武衛右軍在山東得以保全,左軍留存外,中、後兩軍被裁,前軍被拆散改編。
武衛前軍的實力為五軍中最強大者,仍沿用原來的淮軍營製,分中前後左右五路,每路有炮隊一營(即各路的前營)。武衛前軍的炮隊每營下分四哨,每哨有炮四尊,一營有官弁兵夫共七百零三人,裝備炮十六尊。火炮有七生半的十二磅克虜伯火炮十六尊,六生的七磅後裝克虜伯炮三十二尊,五生七的六磅格魯森速射炮(陸路快炮和過山快炮)三十二尊,以上共有炮八十尊,另有三生七的兩磅克虜伯速射炮、八生七的二十磅後裝炮若幹,此外還有兩尊口徑七毫米九二的馬克沁機關炮。
在專練炮隊的各營哨中,總統親軍有一哨炮隊,(配八七大炮四尊),前路前營裝備八七、七五炮,後路前營裝備七五、五七炮,左路前營裝備五七、三七炮,右路前營裝備六○、五七炮,中路前營裝備七五、五七、三七炮。同由聶士成指揮的直隸練軍的左翼中營、右翼中營也是專練炮隊。 武衛左軍的裝備比前、右兩軍稍遜,七生五及五生七的火炮十二至十六尊,編成炮隊左、右兩營,統領餘仁同。庚子時左軍有所損失,但後來經過整補,實力有所上升,一度擴充到四十營,但炮隊仍為兩營。
武衛後軍也有炮隊一營,列入總統親軍之內,裝備漢陽槍炮廠造的五生七快炮十二尊,庚子時曾以此參加圍攻使館之戰和北京之戰。
武衛中軍因是新建,加上榮祿大力提倡使用國造武器,致使到最後也沒有成立炮兵。
除了前、後、左、右、中五軍外,武衛軍還曾有兩次擴編,一次是在江北增編武衛先鋒左、右軍各十營,一次是袁世凱在山東將山東勇營整編為武衛右軍先鋒隊。武衛先鋒右軍中有炮隊一營,裝備舊式的兩磅熟鐵後膛過山炮四十二尊、舊式三磅快炮八尊。武衛右軍先鋒隊中有中路炮隊左、右二營,每營計官弁兵夫598名,配炮十八尊,共計五生七陸炮三十六尊,由山東巡撫衙門撥款添置。
附:八國聯軍中使用的炮兵部隊
德軍炮兵:包括三部分:殖民地兵隊中有炮兵兩個中隊(350人,炮6門)、海軍炮兵一個支隊(200人);常備兵隊中有炮兵第1聯隊(榴彈炮,共四個中隊);後新增炮兵四個中隊、重炮兵一個大隊又一個中隊。
英軍炮兵:先頭部隊內有野炮兵四個小隊、山炮兵一個中隊;第3旅團內有炮兵三個中隊;總部直轄炮兵一中隊,合計大炮二十八門。
法軍炮兵:第1旅團內有山炮兵四個中隊、野炮兵兩個中隊;第2旅團內有炮兵三個中隊。
俄軍炮兵:一隊又四個中隊。
日軍炮兵:炮兵第5、16聯隊。
美軍炮兵:四個中隊。
意軍炮隊:一個中隊。
六、清末新式陸軍炮兵
庚子拳亂後,清廷痛感整軍經武之必要,遂於1901年9月下詔,宣布整頓兵製,將全國原有各製兵防勇嚴行裁汰,精選募練常備、續備、巡警等軍,一律操習新式槍炮。同時廢除武生童考及武科鄉會試,在各省建立武備學堂。不久,袁世凱繼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以武衛右軍為基礎,加緊了編練新軍的步伐。1902年初,第一批募練的新兵六千人進入保定訓練營地,揭開了新製軍隊發展的序幕。這年6月,袁世凱上奏擬定常備軍營製餉章,並擬按照新訂營製。以後三年多時間裏,袁世凱相繼按此編練了北洋常備軍五鎮,並替朝廷練了一支京旗常備軍。與此同時,其餘各省也開始陸續將軍隊分為常備、續備、巡警各軍,分別募練。不過各省情況有異,程度不一,編製也五花八門。1905年2月25日,袁世凱等奏請統一全國新軍番號,提出“以陸軍編號通國一貫,脈絡相連”,並呈請將“所有常備軍各鎮擬即一律改為陸軍各鎮,以符名實而遵定製”。當年夏天,首批陸軍即以北洋、京旗兩支常備軍改編為北洋六鎮。到1907年陸軍部擬訂了全國編練三十六鎮的計劃,到清亡前夕,共計成立十四個鎮、十六個混成協、一支禁衛軍,以及幾個獨立標、營。
清末新軍中並無獨立炮兵部隊建製,在定製中一鎮內有炮隊一標,計三個營。此外,混成協內一般應至少有炮隊一營以上。1907年後明確提出鎮屬炮隊標一般應有兩營陸路炮計三十六尊、一營過山炮計十八尊組成,而火炮口徑統一擬定為七生半。但實際上,由於軍械裝備途徑並不統一,除了北洋六鎮、禁衛軍及鄂、蘇等少數鎮外,其他各鎮協很少達到上述水準。新軍各鎮協炮兵基本情況略列於下:
1、北洋六鎮與禁衛軍炮兵
近畿陸軍第一鎮:前身是1902年起開始編練的京旗常備軍,1904年初練成六營二隊,其中過山炮一營。次年,又增加陸路炮一營,夏天改編為陸軍第一鎮,又增練陸路炮一營,組成炮隊第一標。炮一標裝備有日造七生半陸路炮十八尊,格魯森五生七陸路炮和過山炮各十八尊。
直隸/近畿陸軍第二鎮:原為北洋常備軍左鎮、第一鎮,是新軍中最早成立的一鎮,1905年夏改編為陸軍第二鎮。炮二標的火炮均為1903年從日本購入裝備,較為整齊,計有日造七生半二十九倍身長管退陸路炮三十六尊和日造七生半十三倍身長速射過山炮十八尊。
近畿陸軍第三鎮:原為1904年成立的北洋常備軍第三鎮,1905年夏改編為陸軍第三鎮。炮三標的火炮均為德製,但炮式較雜,原有克虜伯七生半輕重陸路炮三十六尊、七生半速射過山炮十八尊。1907年調赴東北駐防時,將一營克虜伯陸路炮十八尊上繳,更換為一營格魯森過山炮十八尊,變成一營陸路炮和兩營過山炮。
直隸/近畿陸軍第四鎮:原為北洋常備軍右鎮、第二鎮,1905年夏改編為陸軍第四鎮。炮四標在初成時,炮式較雜,裝備英、德製的七生半陸路炮三十六尊和湖北、江寧製造的五生七過山炮十八尊。以後將雜製各炮全部更替,換裝為日製七生半陸路速射陸路炮(三十六尊)和過山炮(十八尊)。1907年抽出一營陸路炮調赴東北,編入第二混成協。
近畿陸軍第五鎮:以山東的武衛右軍先鋒隊為主改編,初為北洋常備軍第五鎮,1905年夏改稱為陸軍第五鎮。炮五標裝備有克虜伯七生半三十倍管退陸路炮三十六尊、克虜伯七生半十四倍身長管退過山炮十八尊。1907年抽出一營陸路炮調赴東北,編入第一混成協。
近畿陸軍第六鎮:以武衛右軍和自強軍合編,初為北洋常備軍第四鎮,1905年夏改稱為陸軍第六鎮。成鎮時將原武衛右軍、自強軍舊炮上繳,更換為新式的法國克魯蘇七生半陸路管退快炮三十六尊、克魯蘇七生半過山管退快炮十八尊。
禁衛軍:禁衛軍於1909年初開始編練,在武昌起義前夕正式編成。禁衛軍相當新軍一鎮,除步隊第四標外,全係旗丁組成,各級軍官也全為旗人。軍械之精,過於北洋六鎮,其炮隊一標內有陸路炮兩營、重炮一營,軍還直屬機關炮一營。
以上六鎮一軍炮隊,實為當時中國炮兵之精華。武昌起義後,第二、四、六鎮炮隊和禁衛軍一個炮隊營投入湖北前線。由於北軍的新式管退炮在射程等方麵遠優於革命軍的火炮,而北洋軍各鎮每個步隊協在戰前又各自配屬一個機關炮隊,使得火力大占優勢,對民軍殺傷很大。湖北民軍起於湖北新軍,是當時除了北洋六鎮外全國最強者,但其火炮與北洋六鎮相比,仍稍遜一籌。北洋軍的火力在漢口、漢陽兩役中起了致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第三鎮在山西、第五鎮在魯南、第一鎮對察綏等方麵,均有一定的表現。
2、其它各省新軍炮兵
湖北新軍炮隊:湖北練成一鎮一混成協,炮隊也相應練成一標一營,即:炮隊第八標,隸屬於陸軍第八鎮;炮隊第十一標第一營,隸屬於暫編陸軍第二十一混成協。湖北新軍炮隊火炮數目足額,共計七十二尊,其中一部分是張之洞時從德、日等國購入,一部分是湖北兵工廠自產,以五生七過山炮為多。整體而言,湖北新軍炮隊在國內屬於較強者,但遜於北洋炮隊。
江蘇新軍炮隊:江蘇練成一鎮兩混成協,實力與湖北新軍不相上下,但指揮係統上分別為兩江總督、江北提督和江蘇巡撫所分割。第九鎮屬的炮隊第九標火炮數目足額,種類為日造平射炮和德造管退炮,有一營陸路炮和兩營過山炮。暫編第十三混成協駐於江北,原自北洋分出,有炮隊兩營,曾組成炮隊第七標。蘇州的暫編第二十三混成協實力較弱,炮隊有一營。
福建新軍炮隊:福建練成暫編陸軍第十鎮,由駐閩湘軍改編。第十鎮炮隊實僅一個過山炮營,其中新式克虜伯過山炮隻有幾門。
奉天新軍炮隊:奉天原有從北洋六鎮抽撥來的第一、二兩個混成協,每協均有陸路炮一營;後又在本省編練奉天陸軍兩個標,其中第一標有炮隊一營。1910年,第一混成協和奉天兩標合組為暫編陸軍第二十鎮,其中第一混成協與第一標兩個炮隊營,合奉省新撥一營合組為炮隊第二十標。除炮二十標外,第二混成協還有炮隊一營,係從第四鎮撥來,裝備日造七生半速射陸炮十八尊。故此,奉天新軍實有一鎮又一混成協,其中炮隊一標又一營。
吉林新軍炮隊:吉林編成暫編陸軍第二十三鎮,實際由巡防營舊軍改編而成。該鎮屬下的炮隊第二十三標人員足額,僅裝備管退過山炮。
湖南新軍炮隊:湖南練成暫編陸軍第二十五混成協,內有炮隊一營。
江西新軍炮隊:江西練成暫編陸軍第二十七混成協,內有過山炮隊一營,另外尚有九江炮台營(要塞炮)。
河南新軍炮隊:江西練成暫編陸軍第二十九混成協,內有炮隊兩營,武昌起義後曾以炮隊一隊南下作戰。
安徽新軍炮隊:安徽練成暫編陸軍第三十一混成協,內有過山炮隊一營,1908年底熊成基起義後,炮隊營被遣散重編。
四川新軍炮隊:四川開始先練成暫編第三十三混成協,內有過山炮兩營。1911年初第三十三混成協擴編為暫編陸軍第十七鎮,炮隊也擴編為炮十七標。
雲南新軍炮隊:雲南新軍先成一協,其中炮隊一營,後來增練一營。1909年雲南新軍組成暫編陸軍第十九鎮,炮隊也擴為炮十九標,以後又添練機關炮一營。
浙江新軍炮隊:浙江在1908年組成浙江混成協,其中炮隊一營。浙江混成協擴充為暫編陸軍第二十一鎮後,炮隊仍隻一營,不足定製。
山西新軍炮隊:山西練成暫編陸軍第四十三混成協,內有炮隊一營,係由原山西常備軍兩旗炮隊合編而成。
廣東新軍炮隊:廣東先成廣東混成協,其中炮隊兩營,組成炮隊標。1910年倪映典起義後,炮隊被遣散重編,招募三營組成新的炮隊標。後廣東混成協改為暫編第四十九協,炮隊標原擬改編為炮二十五標,因辛亥革命而中止。
新疆新軍炮隊:新疆新軍練成兩協:駐省城迪化的為暫編陸軍第三十五協,歸巡撫指揮,其中有炮隊一營;駐伊犁的伊犁陸軍混成協,由伊犁將軍指揮,內有陸路炮一營、過山炮一隊。
陝西新軍炮隊:陝西編成陝西陸軍混成協,其中炮隊初為一隊,後添成一營,成過山炮一營十八尊。
直隸新軍炮隊:直隸原有第二、四鎮,後改歸近畿,後添練直隸陸軍混成協,內有炮隊一營,由第二、四兩鎮退伍兵編成。
廣西新軍炮隊:廣西在辛亥前夕編成廣西陸軍混成協及邕、龍兩標,混成協內編製炮隊一營,實際隻練成一隊。
甘肅新軍炮隊:甘肅以舊軍改練甘肅陸軍混成協,其中炮隊一營由駐省城炮隊一旗擴編。
黑龍江新軍炮隊:黑龍江以旗丁編練黑龍江陸軍混成協,其中炮隊原擬練成一營,實際隻招練過山炮一隊。
貴州新軍炮隊:貴州練成貴州常備步隊第一標,其中含過山炮一隊
熱河新軍炮隊:熱河原擬先練新軍一混成協,但至清亡隻成三營,故未成軍,炮隊僅招練過山炮一隊。
綏遠新軍炮隊:綏遠練成新軍步馬四營,炮隊一隊。
此外,山東的第五鎮歸屬近畿,後以巡防隊改練暫編陸軍第九十三標,但炮隊未再新練。
3、舊軍炮隊
舊軍主要包括:各省的巡防營,未裁盡的綠營、勇營,駐防八旗軍等。其中巡防營、綠營等主要是起維持治安的作用,裝備的新式火炮很少。舊軍火炮裝備較多的主要來自兩類:一類是各地較大的駐防八旗部隊;一類是少數規模較大的特殊勇營軍隊。
在清末,駐防八旗部隊中常抽出一部分精銳改練洋操,裝備新式槍炮,對地方起鎮撫監視作用。但裝備火炮的僅限於較大的駐防八旗,比如荊州駐防八旗練營有克虜伯陸炮四尊,過山炮十二尊;廣州旗營有炮隊一營。其他像江寧、杭州、福州、青州等大支旗營也有少量新式火炮和新式槍隊。但旗營的訓練很糟,火炮竟至鏽朽不堪使用者很多,基本沒有戰鬥力。
留存的特殊勇營主要有:薑桂題的武衛左軍,分布在京東、河南和熱河,有三、四十營,其中炮隊兩營;張勳的江防軍,駐紮蘇、皖長江沿線,有二十多營,其中炮隊兩營。辛亥時,張勳的江防軍在南京抵抗甚力,甚為頑固,成為在東南半壁忠於清廷的唯一有戰鬥力的部隊;武衛左軍則在對晉綏對山西民軍、河南對陝西民軍的作戰中也頗有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