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少年達賴的成長曆程:從"靈童”到"藏獨” (圖)

(2010-02-13 19:58:48) 下一個



 對於十四世達賴喇嘛,國人隻知道他在西藏解放之初熱情支持中央政府,後來逐漸動搖,最終逃往印度,近年來又頻頻策劃分裂活動。多年以來,人們對達賴喇嘛的早年歲月所知甚少,直到去年官方媒體披露了一些資料後,他的早年經曆才為大家所知。



  達賴喇嘛1935年7月出生在青海省湟中縣當采村。這個村莊位於一個叫祁家川的山穀中,如今地處青海省會西寧東南方,屬於藏族的安多方言區。盡管祁家川這個地名來源於當地的早期居民--藏族祁家部落,然而到了近代,由於眾多民族頻繁往來遷徙,這個山穀逐漸成為了多民族混居的地區,以回族人為主。由於漢藏民族的文化交流,使得這片地區漢文化占了主導。當地藏族居民基本上隻會說一點生活藏語,大多數交往場合已經習慣了使用漢語。他們除了保持原來的宗教信仰外,已經很難看出與當地其他民族有什麽不同了。據有關研究人員介紹,達賴喇嘛一家人完全不懂拉薩話,甚至連安多藏語也說不完整。

  達賴喇嘛的父母分別名為祁卻才仁和德吉才仁,是當地農民,以種植青稞、蕎麥和土豆為生,生活很不穩定。祁卻才仁和德吉才仁共有16個子女,但最終隻有9個子女長到成年。原名為拉木登珠的達賴喇嘛排行第五,生於1935年7月6日。

  1933年,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尋找轉世靈童的工作隨後開始。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是一整套神秘的過程。尋訪轉世靈童的人常常裝扮成遊方僧、香客、商旅甚至乞丐,按照前一位活佛留下的預言和暗示到重點地區尋訪。一旦發現了相似情況,就進一步打聽孩子的出生時間和有沒有靈異表現等其他情況,然後再用前世達賴喇嘛用過的物品和一些相似的東西來考驗孩子。如果通過了測驗,就認為找到了靈童候選人。

  就在拉木登珠兩歲多的時候,尋訪人員來到他家所在的山村,並且認為拉木登珠便是他們尋找的轉世靈童。



  然而,當時擔任青海省政府主席的是回族軍閥馬步芳。馬步芳認為,拉木登珠是他管轄地區的屬民,因此表示尋訪人員不能隨便將他從青海帶走。西藏噶廈政府無奈之下,隻好請國民政府出麵協調,並且私下給了馬步芳40萬元銀幣的贖身錢,拉木登珠才得以踏上去拉薩的行程。1939年10月,拉木登珠坐著象征達賴地位的黃轎子進入拉薩,進入神奇的迷宮般的布達拉宮。

  1940年2月5日,國民政府正式批複:免於對靈童掣簽,特準繼位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2月22日,噶廈政府在布達拉宮東大殿舉行了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坐床典禮。這個4歲多的男孩,變成了達賴喇嘛丹增嘉措。一個農家孩子,至此成為政教合一社會最高、最神秘的代表人物。

  對達賴喇嘛影響最深的是他的高級經師達紮·阿旺鬆繞活佛。達紮活佛是20世紀40年代西藏地方親英勢力的領頭人物,當時的西藏,一直在美英勢力的陰影籠罩之下。貪戀權勢、想靠英美勢力謀求獨立的達紮·阿旺鬆繞,牢牢地掌握了西藏的政教大權,他直接參與策劃了當時西藏主要的分裂活動。在他擔任攝政的短短十年內,西藏發生了一係列重大分裂事件。作為達賴的經師,他的濃厚分裂思想深深影響了年少的達賴。

  除了經師的影響,達賴的外國老師對他分裂思想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有兩個人:奧地利人海因裏希·哈勒以及英國人黎吉生。

  達賴喇嘛在11歲時,遇到了前來西藏進行間諜活動的奧地利人海因裏希·哈勒。哈勒隨後成為達賴喇嘛的老師,在此後的數10年中,二人長期都保持著密切聯係。上世紀90年代末,德國《明鏡》周刊曾以詳實的檔案文件證明,哈勒是一名隱藏了半個多世紀的納粹分子。在達賴喇嘛結識哈勒的一年半時間裏,兩人基本上是每星期見一次麵。哈勒給達賴灌輸納粹式思維,還教達賴學英文。原本對西方世界一無所知的達賴,在哈勒的輔導下,思想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



  黎吉生是英國駐西藏江孜商務代表古德爵士的繼任者,1936年留駐拉薩,一直呆到1950年。他建立了“英國駐拉薩代表處”,並以此為掩護,積極展開對達賴及達紮活佛等人的分化利誘工作。他常給達賴“授課”並給達紮等人出謀劃策,可以說,20世紀40年代西藏地方權貴策動的“驅漢”事件,都與黎吉生有關。

  達賴喇嘛1959年外逃後仍念念不忘這位“恩師”,於是多次麵見黎吉生,請他指點迷津,並要求部屬閱讀黎吉生離藏後撰寫的有關西藏的書籍。

  1950年10月,英國政府支持下的藏軍在昌都戰役中的失敗,給西藏的上層人物們帶來了極大的震動。達紮的攝政就此結束,剛滿15歲的達賴喇嘛開始親政。全國的解放,給達賴帶來了不小的震動,在政治上左右搖擺不定。



  1956年,達賴前往印度參加紀念佛祖釋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佛事活動期間,與“藏獨”分子夏格巴、嘉樂頓珠等人聚集在一起,甚至滯留印度近3個月。達賴不僅從分裂主義分子那裏接受了許多“西藏獨立”的反動思想,而且還同外國反華勢力密切來往。英美等國間諜更是頻頻與達賴接觸,共謀“西藏獨立”。要不是周恩來總理三次親赴印度同達賴談話,達賴很可能在那時就留居印度了。

  雖然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主席和中央政府的寬宏大度,也對達賴的思想產生過一定的感召力,但在西藏地方分裂分子、帝國主義分子和納粹分子的熏陶下,年輕的達賴喇嘛最後還是走上與人民為敵,背叛祖國的道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