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鷹這個人夠嬌情的,《罵人是不對的,不罵是不行的》的題目是粗俗的題目啊? 周樹人罵人,毛澤東罵”不須放屁”, 蔣介石罵”娘稀匹”, 孔子罵”是可忍,孰不可忍””儒子不可教也”, 孟子罵”暴君汙吏””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莊子曰:”順始無窮,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於暴人之前矣”. 老子罵曰:“強梁者不得其死!”,江澤民罵:”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太無知, 有點幼稚)”, 朱熔基罵:” 準備好了一百口棺材”. ……….我也罵: 楊瑞龍院長這個烏龜王八蛋 (下麵簡稱為楊王八蛋, 或揚蛋).
2. 楊王八蛋說:“端起飯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來形象地反映對收入分配不公的意見. 兔子曰: A. “罵娘”隻是針對”收入分配不公”嗎? 楊王八蛋一上來就武斷地將“罵娘”的原因界定於”分配不公”上, 典型的一扁蓋全! “吃完肉放下筷子”後, 想起了孩子們沒錢上大學, 自己沒錢看病, “徐娘”般的老婆和如花般的孩子成了妓女, 能不”罵娘”? 若揚蛋的老婆女兒因某種原因也成為了妓女---還是不能”從良”的那種, 揚蛋繼而也染上了”花柳病”, 揚蛋”罵娘”否?
3. “端起飯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 這是說誰啊? 沒主語啊! 不是”飯碗”嗎? 噢, 用”飯碗”盛”肉”啦! 那碗中有多少”肉”又有多少”飯”? 一小塊”肉”加半斤飯是不是也叫”吃肉”? 什麽”肉”啊? 死狗爛貓肉注水肉或”朱們”裏的臭”肉”啊或揚蛋用自己的老婆女兒的”賣肉”錢買的什麽”肉”啊? “肉”是怎麽來的啊? 搶來的騙來的偷來的? 損害了後代子孫的利益換來的或貪汙受賄搞”官倒”來的啊? 賣國後外國主子”賞”的或是犧牲了千千萬萬農村孩子的教育和前程,用他們的廉價勞動力生產了億件襯衣億雙皮鞋”賺來”的啊? 為了吃上這口”肉”, 中國付出了什麽代價啊? 看看你們身邊的環境汙染, 看看發臭的河流湖畔, 看看國民官員道德的淪喪, 看看中國的民族工業和品牌, 看看農業的名脈 ---水利係統, 看看有多少象揚佳的”暴民”象周老虎般的”騙子”!!! …………. “放下筷子”? 那說明吃這碗肉的不是揚蛋這幫”精英”! 這幫孫子吃的是”牛派”什麽的, 用刀叉, 不用筷子的! 所以, “端起飯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主語不是楊王八蛋為代表的”精英階層”! 那主語是誰啊? ----- 廣大民眾, 無產階級, 弱勢群體, 失地的農民和失業的城市貧民…………”罵娘”? 罵的誰的”娘”? 不管罵誰的”娘”也罵不著俺的娘不是? 罵的誰的”娘”啊? 楊王八蛋你自己說, 他們罵的是誰的娘啊? 自你寫這篇文章後, 你的娘肯定被人罵啦? 你這個有人生沒人教的王八蛋! 你怎能寫這麽混蛋的文章啊? “子不教, 父母之過”, 對吧? 所以你娘被罵也是理所當然啊!
4. 楊王八蛋又說:”其實,盡管“罵娘”表明一個人對現狀不滿,但畢竟他是在吃到肉之後的罵娘,這與餓著肚子罵娘是有天壤之別的。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下,企業和個人缺乏自主選擇權,財富創造的積極性低下,物資嚴重短缺,不要說吃肉,就是吃飯都成了問題。經過30年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取得巨大發展,人均GDP從幾百美元增長到超過2000美元,老百姓的飯桌上有肉了,腰板也直了”。------ 楊王八蛋又錯啦! “罵娘”就是表明一個人對現狀不滿啊? 若罵你楊王八蛋的”娘”, 隻表明對你楊王八蛋這個人不滿而與現狀無關! 若罵資本主義的”娘”就是懷念社會主義的”爹”! 若罵”當官不為民做主”就是懷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年代! …….. 你他媽有沒有腦子啊? 你和你老婆因你老婆當”雞”而打架而罵句”娘”就是對”現狀不滿”啦? “天壤之別”什麽意思啊? 此句出自: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論仙》:“趨舍所尚,耳目之,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較),冰炭之乖矣。” ---- 天壤: 天上和地下. “吃到肉之後”和”餓著肚子””罵娘”就有天上和地下的區別啦? “吃到肉之後”和”餓著肚子”也不能派比啊? 應為“吃飽肉”和”餓著肚子”不是? 你孫子的中國語文是怎麽學的啊? 人們都象你啊? 象狗一樣, 活著的目的就是要吃肉! 我們還要精神生活! 我們還要造福後代! 我們還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當然, 我還要罵你這樣的混蛋! “不要說吃肉,就是吃飯都成了問題”----- 楊瑞龍王八蛋生於1957年5月,江蘇昆山市人. 建國後最困難的時期是50年代末, 有”大饑荒”之稱. ”大饑荒”其間楊瑞龍王八蛋在2-4歲之間. 彼時, 楊瑞龍王八蛋應該斷奶了吧? 若不斷奶,你媽也餓得沒奶啊! 那麽, 在“吃飯都成了問題”的年代, 你楊瑞龍王八蛋是怎麽活過來的啊? 吃狗奶抑或狗屎? 你總得吃點什麽才能活命吧? 你吃什麽啦啊?
“老百姓的飯桌上有肉了,腰板也直了” ------ 這是什麽邏輯啊? 為什麽能”腰板直”? 那是因為有鈣質骨頭硬!! 你他媽懂不懂科學啊? “肉”含鈣質啊? “肉”吃多了能提高血液裏的蛋固醇含量, 與”腰板”有個屁關係啊? 補什麽”鈣” 能”腰板直”? 補毛澤東的”氣概”啊! 蠢貨! 連他媽這都不懂!!
楊瑞龍王八蛋的混蛋觀點太多啦, 老子不想和王八蛋玩啦! 隻是有一點但心, 楊瑞龍王八蛋是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院長, 這個王八蛋要把經濟學院的學生們帶成了”小王八蛋”就慘啦! “經濟”意味著“經世濟民”、“經國濟物”,楊瑞龍王八蛋都能當上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院長, 我他媽若還對中國的經濟抱有希望的話, 我也成蠢材啦!
5. 楊瑞龍王八蛋到底”剽”沒” 剽”啊? 妻女被嫖的楊瑞龍又”剽”別人且被逮住是不是人丟大發啦? 還有臉當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院長啊? ------ 本不該這樣罵楊瑞龍王八蛋的, 但這王八蛋太不是東西啦! 不罵不解氣啊!!!
最後, 請看一篇文章:
哈佛教授痛斥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和南開大學教授劉剛抄襲 作者:國人
對於任何有現代金融和財務知識的人來說,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美國院士邁
克爾·詹森(Michael Jensen,個人網址 http://www.people.hbs.edu/mjensen/)的大名是如雷貫耳的。他在1976的論文《企業理論:經理人行為,代理成本和所有權結構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被統計發現是世界引用次數最高的公司金融學論文。世界最權威的學術索引機構ISI,也把他列為世界引用次數最高的200位學者之一。他還是世界金融學兩大頂級學術期刊之一的《金融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的唯一創始人。除此之外,他還是世界社會科學界知名的網絡學術雜誌和論文庫〈社會科學研究網〉(http://ssrn.com)的聯合創始人。他多次在美國國會就經濟金融問題發言。由於傑出的學術成績,他在1996年被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Fellow of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還被認為是最可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學者之一。然而,筆者在2006年3月3日收到詹森教授的來信,附帶中英文的揭發信,內容是揭發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教授和南開大學劉剛對詹森教授發表在1992的一篇論文的抄襲。其中文揭發信的內容見附件1(鑒於詹森教授可能不懂中文,中文信件可能是詹森的中國朋友翻譯)。其主要內容很簡單:“楊瑞龍和劉剛於2002 年4月的《經濟學季刊》的文章,剽竊痕跡明顯,證據毋庸置疑。楊瑞龍和劉剛把他人的成果據為己有,大量抄襲我作品中的內容和圖表而不加注明。在專業的學術界, 有眾所周知的國際學術行為標準。剽竊,尤其是如楊瑞龍和劉剛此例之明顯剽竊,直接嚴重地違背最基本的學術標準。這屬於盜竊,簡單、明了,必須予以糾正。”此信同時發給當事人和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周立群(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林毅夫(主任)。詹森教授所揭發的其實早已經被新語絲網站的文章“揭發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和南開大學劉剛抄襲”在2004年所揭露(XYS20041222)。其他網站還進行了轉載(http://dzl.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4205)。也正如詹森教授所言“剽竊痕跡明顯,證據毋庸置疑”。也有人多次向《經濟學季刊》的主辦單位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主要領導林毅夫和雜誌主編姚洋揭發,可是總是沒有任何處罰和相關進展。本人與詹森教授素有學術聯係,在今年2月看到這個揭發,對比兩篇文章,發現確實抄襲明顯。考慮事態嚴重,為慎重起見,立即與詹森教授取得聯係,在3月收到這封揭發信。如今,兩個月已經過去了,詹森教授的揭發還是沒有取得效果,北京大學《經濟學季刊》,南開大學,人民大學等當事單位都沒有任何動靜。楊瑞龍更是在2006年3月又被評選為長江學者。所以不得不求助於新語絲揭再次發此事件。希望還學術以尊嚴。最後,對於了解國內外經濟學發展的內行來說,這一抄襲發生在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不算奇怪。哈佛博士香港教授丁學良曾說“中國的經濟學家最多不超過5個。國內有的著名經濟學家連在國際上最好的50個經濟係裏當研究生的資格都不夠”。以筆者在國內外任教的經曆,這基本是事實。筆者在一所國外二流經濟係工作,筆者學院的研究生在一、二年級的論文,不少都幾經修改(國外經濟學論文一般需要2到5年的修改和等待時間),最後在前世界前20的雜誌上發表。因此,為追趕差距,其他著名高校都在以科學求實的態度研究現代經濟學。當錢穎一(清華大學),田國強(上海財經大學),蔡洪濱(北京大學),黃明 (上海財經大學)等一批在世界公認前五大經濟學刊物(AER,Econometrica,JPE,QJE,RES)上有發表的經濟學家被國內高校聘請的時候,人大的所有“著名”教授連在世界前200名的經濟金融學術刊物上幾乎沒有一篇發表(這是筆者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數據庫ISI Web of Science(http://isiknowledge.com)數據庫上搜索的結果)。不認真做學問也罷, 人大的一些教授還處處打著偽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名號,以一些假大空的“偽馬克思經濟學”來排斥科學,打擊現代經濟金融學,其實質不是推廣馬克思經濟學,而隻是為謀取個人學術地位和個人利益服務。總之,學術水平太低是學術腐敗的源泉之一。在嚴厲打擊學術腐敗的同時大力提高學術水平是學術健康成長的長遠之計。
附件1 姚洋先生(《經濟學季刊》主編),
你好。我最近獲知貴刊發表過的一篇文章大量抄襲我的論文之觀點,存在嚴重的剽竊問題。該文(雙重成本約束下的最優企業所有權安排)由楊瑞龍和劉剛撰寫,發表於2002 年4月的《經濟學季刊》(第1卷第3期)。楊瑞龍和劉剛的文章明顯剽竊我本人和威廉·邁克林(William Meckling) 十多年前發表的一篇著名文章:專用知識、一般知識和組織結構 (Specific and General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我們的文章最初見於由拉斯·沃因(Lars Werin)和漢斯·韋坎德(Hans Wijkander)根據1990年8月18日至20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繰次要巴頓(Saltsjobaden)舉行的第77屆諾貝爾論壇與會經濟學家的論文編輯的《契約經濟學》(英國牛津Blackwell 出版社1992 年出版)。我們的文章後來又發表在1995年秋季的《應用公司財務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上,以及哈佛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我本人的文集《組織戰略的基礎》(Foundations of Organizational Strategy)中。楊瑞龍和劉剛的文章剽竊痕跡明顯,證據毋庸置疑。楊瑞龍和劉剛把他人的成果據為己有,大量抄襲我作品中的內容和圖表而不加注明。在專業的學術界, 有眾所周知的國際學術行為標準。剽竊,尤其是如楊瑞龍和劉剛此例之明顯剽竊,直接嚴重地違背最基本的學術標準。這屬於盜竊,簡單、明了,必須予以糾正。最低限度,《經濟學季刊》的編輯應在貴刊鄭重聲明此剽竊行為,兩位作者本人應私下向我致歉。若不履行,我將把這一事件的細節以及所有相關證據公諸於媒體,轉給所有相關學術和專業團體、機構的負責人員。我還將和哈佛大學相關委員會谘詢,尋求所有我可以運用的其他渠道來解決此事。當然,我傾向於以平和的方式解決這件事情,願意接受貴刊的公開聲明和兩位作者的私下致歉。若置若罔聞,請相信我決不會讓這種盜竊我作品的行為逍遙法外。靜盼回複。此致,邁克爾C. 詹森
MICHAEL C. JENSEN
附:人民日報學者論學問:怎樣做到有肉吃、不罵娘的原文於後。
寫下一個這樣粗俗的題目,是在偶然讀到一位教授學者的文章之後——忽然想到的。有肉吃、不罵娘是這位教授的期望,也是他做學問的“學問”,但他的期望似乎有點渺茫,“學問”有點流於“高深”,在我等喜歡“罵娘”的人看來,這“學問”實在是很有些“媽媽地”。我等粗人的見解,登不上大雅之堂,但也不妨就在閭間窄巷中發一點謬論,說一說教授的“學問”之所以‘媽媽地’——是如何‘媽媽地’。
我以前一直沒想明白,作為某些高級知識分子,以其擁有的知識與智慧,更能透過表層看到事物的本質,更應具有清高的傲骨與正直的人格(或稱作社會的良心),更應渴望人類的進步與提高,就算遵從祖宗遺訓吧,那也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一個不忘良心與風度的君子吧?怎麽給人的感覺就是每況愈下,‘黃鼠狼生老鼠’,一代不如一代呢。
在仔細的比較了奴隸與奴才之後,我感覺有些開竅了。奴隸者,當牛作馬,日夜勞作,食不求味,但能一飽足矣;住不求寬,但能禦風寒足矣;與人有益但求人不害己足矣。但幾千年來,除了毛澤東時代,何曾不是奴隸,何曾知道罵別人的娘呢!更沒膽子敢罵‘闊人大人’們的娘!
但奴才就不同了,他是依附與幫凶的身份。做的是媚上驕下的工作,雖有大奴小奴之分,卻無骨氣大小之別,全是隻知利益不知骨氣的東西。精通的是曲意奉承,擅長的是圓謊扯屁。但如果因此小看他,卻也不然,這些人古稱為士,今稱知識分子是也,而且不是小知識分子,往往會被主子授予耀眼的光環,頂著好幾個頭銜。當然,這些是已經做上大奴才的,應該看到,在竟爭奴才的路上,還是有眾多的“待奴”者,也就是我所謂的‘小奴’也,但總歸是奴,本質本性還是一樣的,對主子媚,對奴隸凶。
這些人,雖有國家,卻不愛國,因為主子才是他的歸屬;雖有主子,卻不忠誠,因為有奶才是他的一切。這些人,往往比主子更反對將奴隸變成人,因為如此他將失去驕下的特權;更害怕奴隸全成了主人,他將因此失去媚上的條件。總不能對著那麽多的主人獻媚吧?況且,眾目睽睽之下,如果敢亂晃屁股,也許除了聽到罵娘之外,保不齊還會挨上一腳,那可是奴隸出身的大腳,輕則眼冒金星,重則休克暈厥。
和這些深具奴性的人,是無法講道理的。因為他所知道的,比耿直的人要多的多,了解的更透澈,但本性使然,利益攸關,他吹的小喇叭裏,隻會吹出與主子有喜,與奴隸有殃的小曲來。
曾經做過一回人的奴隸,懂得了罵娘,這很令“學者”們惱火,頭上還有個社會主義的緊箍咒,更不舒坦,所以,論吃肉與罵娘的“學問”,雖然說理“高深”,也有意識的摻了點下裏巴人的土氣,但奴隸們仍然未必願意信服,畢竟,經曆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洗禮的勞動者,不再那麽愚昧了,不管你論的高深,還是土氣,畫皮裏的黑心,還是越來越難以遮蓋了。
我不想過多的去論證產肉、吃肉和罵娘的邏輯,隻想問‘肉’是怎麽產出來的?產出的‘肉’進了誰的嘴?為什麽會出現‘分肉不均’?怎麽才能保證‘分配肉’的權利是在勞動者手裏?
其實問也是多餘的!那位偷肉的母親,用她的羞辱和淚水,告訴了更多的人:產肉與吃肉的人,並沒有因為“多產的肉”而撐的罵娘,卻因為稀缺的“肉”之誘惑,伸出了那讓人憐憫和心碎的——顫抖的手!
2008年11月18日
人民日報學者論學問:怎樣做到有肉吃、不罵娘
《 人民日報 》( 2008年9月8日 09 版)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楊瑞龍
人們常用“端起飯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來形象地反映對收入分配不公的意見。那麽,如何看待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中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問題,又如何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係呢?
其實,盡管“罵娘”表明一個人對現狀不滿,但畢竟他是在吃到肉之後的罵娘,這與餓著肚子罵娘是有天壤之別的。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下,企業和個人缺乏自主選擇權,財富創造的積極性低下,物資嚴重短缺,不要說吃肉,就是吃飯都成了問題。經過30年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取得巨大發展,人均GDP從幾百美元增長到超過2000美元,老百姓的飯桌上有肉了,腰板也直了。
企業和個人創造財富的積極性是怎樣激發出來的呢?一個重要的策略和手段就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也就是承認差異,不僅承認勞動能力的差異導致報酬的差異,而且讓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分配。這一方麵從物質利益上調動了人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另一方麵也使居民收入差距出現擴大趨勢。於是,後吃到肉的看到先吃到肉的,吃到小塊肉的看到吃到大塊肉的,吃到肥肉的看到吃到瘦肉的,在吃了肉之後都忍不住要罵娘。
有沒有一條既讓大家都吃到肉又不罵娘的途徑呢?在計劃經濟體製下,我們曾采用以下一些辦法:一是把“肉”撤了,“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二是為大家發放“肉”票,取消物質刺激;三是不管你為“肉”的生產做了多大貢獻,大家平均分配。實踐表明,這些辦法的效果都很不理想。既然幹與不幹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那麽,人們為什麽要操心費力地去生產又多又好的“肉”呢?那時,雖然罵娘的聲音比較少,但飯桌上的肉也沒有了。
“吃肉”與“罵娘”問題的實質,是如何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係。我國改革開放3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先要解決多生產“肉”的問題,然後才有可能解決“吃肉”過程中“罵娘”的問題,即首要的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而要解決多生產“肉”的問題,就必須解決生產“肉”的動力問題。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通過引入市場機製,把人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前所未有地調動起來。市場經濟中的效率原則和資源配置中的產權規則使那些勤勞的人、有才能的人和擁有資本並進行創業的人先富起來,進而激勵大家為了過上好日子,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努力致富。“吃肉”中的差異既會導致“罵娘”,也會產生激勵。當大家為了吃到“肉”而努力多生產“肉”時,“肉”就會越來越多。如果一定要消除這種差距,那也就扼殺了創造財富的積極性。
當然,如果隻強調提高生產“肉”的效率而忽視分配“肉”的公平,那麽,隨著差距的不斷擴大,必然引發各種摩擦和衝突,最終會影響生產“肉”的效率。因此,無論是為了減少社會摩擦,還是為了加快經濟發展,都需要十分重視公平問題。推進社會公平,不僅要通過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對落後地區的轉移支付、加大財產性收入在勞動者收入中的比重等措施,為全體人民創造機會平等的條件,而且要加強反腐敗力度,防止腐敗分子憑借權力把別人碗裏的“肉”竊為己有。同時,還要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盡可能彌補初次分配中分“肉”不均的不足,讓全體人民都能夠分享到更多的改革發展成果。
盡管大家都不喜歡聽“罵娘”聲,但由於初次分配中的不均等等原因,“罵娘”聲又是難免的。既不影響生產“肉”的效率又能在吃肉中減少“罵娘”聲的有效途徑,就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讓社會永遠保持旺盛的財富創造力,不斷促進經濟發展,同時統籌兼顧各方利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