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滋味
(2010-01-24 18:46:54)
下一個
漂泊的滋味——曠遠、憂傷的布列瑟農 (轉貼)
《布列瑟農》選自馬修·連恩專輯《狼》。1992年加拿大有個地方政府施行了一項名為“馴鹿增量”的計劃”,為達到目的,卻必須大量捕殺狼群。為此,三十多位音樂工作者以兩年多的時間,完成了《狼》這張專輯:它以最直接的感情,最沉痛的呼聲,敲擊著人們的心……絢麗的蘇格蘭樂風,記錄著“飛鼠溪”的悲情;“布列瑟農”抒情地吟唱著無奈的離鄉情緒;輕爵士的“歸鄉之翼”,古典管弦交織出力量與悲情……將原野上活生生的狼群帶入音樂中。這是以音樂與人性寫下的動人史詩!
歌詞:
Here I stand in Bressanone
With the stars up in the sky
Are they shining over Brenner
And upon the other side
You would be sweet surrender
I must go the other way
And my dream would carry me onward
Though my heart would surely stay
Oh my heart would surely stay
Now the clouds are flying by me
And the moon is on the rise
I have left the stars behind me
They were diamonds in your skys You would be sweet surrender
I must go the other way
And my dream will carry me onward
Though my heart would surely stay
Oh my heart would surely stay
歌詞譯文:我站在布列瑟農的星空下,而星星,也在天的另一邊照著布列瑟農。請你溫柔地放手,因我必須遠走。雖然,火車將帶走我的人,但我的心,卻不會片刻相離。哦,我的心不會片刻相離。看著身邊白雲浮掠,日落月升。我將星辰拋在身後,讓他們點亮你的天空……
隱約的鍾聲,仿佛來自遙遠的地方,那是鄉村教堂在夕陽西下輕輕敲響的鍾聲嗎?可以使人想到安詳的鍾聲啊,你是怎樣地在我的心田裏輕輕搖蕩。
渾厚的男音在舒緩地吟唱著無奈的離鄉曲,使人透過那帶著懷念的聲音體味到一顆流浪在外的心,是怎樣地在懷想著故鄉。
那必是一個個的黃昏,在有著同樣昏黃的色彩下,離鄉的人一次次地回頭,無奈而傷感的眼望著故鄉的方向,那裏也許有一座座的群山,顯出漸漸暗淡的身影。或者是在火車上,一個人,在半夜孤零零地醒來,望向窗外,隻有黑幽幽的山影,天上有星星嗎?縱使有也是孤單的吧。而這時惟一的聲響是那車的聲音,塔-提-塔,塔-提-塔……那是多麽單調而又有著無限韻味的聲音啊。
也或者,是在異鄉的街頭,你一個不經意地回首,猛然間見到那熟悉卻久別的朋友。也許是你低著頭徘徊時不知從何處溢出的一句鄉音。站在這樣的路口,你不會淚流?故鄉可以是母親那一聲聲不再能聽到的嘮叨,現在想來卻親切,簡直能直探到你的心底。也或許是那熟悉的簡陋的房子,直到現在你還能真切地回想觸摸它時的感受。或者是那條小溪,曾流淌著你幾多的往事,現在依舊在你的記憶裏熠熠生輝。
離家是越來越遠了,在這樣幽深的夜裏,你不會想到家人嗎?你不會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那黃昏時從遠處傳來的鍾聲嗎?它也必像那單調的車聲一樣來撞擊你的柔軟的心,那是想哭的溫柔。
與漂泊相對的生存狀態是安定,我一直以為要是能有一個大大的草原,一望無際,而背後是高山,有著蔚藍的天空,有著清冽的溪水,還有一群安詳的麵帶微笑的人們,那簡直就是天堂了。
或許隻有曆經了漂泊況味的人才能深深體味安定生活裏所蘊涵著的各種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