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是我這次中國山水遊的第一站,總共停留了兩天半的時間(四月十五至十七)。 其中第一天在桂林市區一帶活動,白天遊覽了靖江王城, 登上獨秀峰一覽桂林城。接著又去了堯山,乘索道到了該地區的最高處,坐著滑車下山。到了堯山主峰,本該極目了望,不巧的是當天隆霧彌漫, 遠處的景物都在霧裏。回到城裏後接著又乘船遊覽漓江,往返都從象山經過。晚上沒有乘船遊兩江四湖,而是在杉湖一帶徒步,拍攝日月雙塔。
第二天按原計劃乘遊船沿漓江南下,晚上住陽朔大榕樹景區,重點遊覽陽朔周圍。頭一天在選擇遊船的時候聽了當地人的建議舍棄了 豪華遊船而選擇了普通的遊船,後來發現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一大早就接到導遊的電話讓在賓館對麵的馬路邊等候旅遊大巴,左等右等就是看不見來接的自己一行的大巴,打電話問才知道車還在路上。 就在等車的時候,天色越來越暗,風聲越來越緊,在車快到的時候,突然間天空雷聲大作,大雨霹靂而下。我們全家在暴雨中登上了旅遊大巴, 到了車上才知道前幾站的客人沒有按指定的時間在路邊等車,反而是車到後導遊打電話催他們。遊覽漓江比較怪,船票不直接賣給遊客, 而是要通過旅行社。對於自由行的散客,旅行社的任務就是從用大巴從每個遊客住宿的旅館附近接人,然後送往碼頭。 到碼頭後, 導遊去他們的上家領船票,發給大家後就結束了使命。我們上大巴後,車還要接其他的人,一路上雨下得很大,快到碼頭的時候, 雨點漸漸地變小了,到碼頭後就停下來了,後來居然有了陽光。到了碼頭看見到處是人,導遊們手裏揮舞著小旗子,喇叭的音量一個蓋過一個, 領著一隊一隊的人馬川流不息地前行。其實這是一個無假無節的普通周六,如此龐大的人流出乎我的意外,深深後悔應該去外事碼頭乘坐豪華遊船。 我看見我們車上的導遊從一個老太太那裏領票,花了足足半個多小時的時間,我拿到的船票是是最後的一波,11點才能出發.
遊船駛出碼頭後不久,那種典型的桂林山水就展現在眼前,漓江的兩岸是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山峰,他們的外形像園錐,峰頂不銳而是弧形的, 山峰並不孤立,它們下麵又是相連的。由於我們乘坐的是最後一批遊船,江麵上的大船不多了,但到處是小型機動船,下行的滿載著遊客, 上行的多是返回的空船。到了興坪附近,孩子他娘掏出了早已備好的有著漓江風光的20園人民幣紙幣,和周圍的山比對, 直到船離開了興坪也沒有對上號。過了興坪,水還是漓江的水,山卻是普普通通的山,遊客們紛紛回到了船艙等待著從陽朔碼頭上岸。
陽朔是整個桂林的精華,縣城周圍盡是“桂林”式的山。 到了遇龍河才知道前麵遊覽漓江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裏的山更秀,水更美, 整個環境也比漓江祥和、優雅。 遇龍河景區從上遊的金龍橋到下遊的工農橋全長約16公裏,沿途有可以步行和騎車的道路, 可以坐竹筏全程漂流,也可以分上下兩段漂流, 上段從金龍橋到夏棠碼頭, 下段從朝陽碼頭到工農橋碼頭。我們到達陽朔後, 立即打車到了遇龍河最上遊的漂流碼頭,打算漂流上段。 到了碼頭後才知道上半程的停靠碼頭正在整修,隻能從那裏漂全程。 我們從早上7點離開桂林後,一路上還沒來得及吃飯,不願在竹筏上漂4個小時,隻好讓司機送我們到朝陽碼頭(又叫冀馬碼頭)漂流下半程。 在遇龍河漂流比在乘船漓江愜意,這裏少了嘈雜的機動船,更加近距離地感受周圍的山和腳下的水。 遇龍河水麵寬度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到百米,河穀比較平緩,加上沿途一道道的堤壩,水就流得更加緩慢。 由於這裏前幾天剛下過大雨,遇龍河的河水比較渾濁,水位也很高。工農橋碼頭是整個遇龍河的終點站,這裏也是大榕樹景區, 在橋頭北端一條道路直通遇龍河上遊的碼頭。 321國道經過大橋往北通向陽朔縣城,其中一段叫十裏畫廊,工農橋基本上處在十裏畫廊的的中間。 竹筏到了碼頭後,我們先找到了事先訂好的旅館,辦完入住手續後到大榕樹的一家農家餐館裏品嚐了當地的特色菜。餐後天色漸漸變暗, 當我們徒步再次來到停靠竹筏的碼頭時,那裏已空無一人,幾個小時前看見的那種繁忙景象仿佛已經成了往事。 我們來到了橋頭,商販們也收攤了,隻有南來北往的車輛匆忙地從橋上駛過。在夜色裏立在橋上, 眼前河流在靜靜地流淌,山的倒映在河水裏若隱若現,它的兩邊有零星的燈光相伴;遠處,河流則消失在群山之中。
第二天一大早來到橋頭,這裏依然是隻有我們全家的天地。 不過,厚厚的雲層籠罩著天空,早晨的陽光被阻擋在雲層之內, 始終沒有露出頭來。我們在橋上停留了許久,等天大亮後沿十裏畫廊往北走,在這寧靜的時光裏觀賞者沿路色山峰。 一開始的時候一路很少有車輛,後來路上的車越來越多,非機動車道上也不時地有摩托車鳴笛。我們徒步走了很久,大約在圖騰古道附近, 家人開始有人抱怨肚子餓了,我們才往回返。橋頭北邊的餐館和店鋪都已經開業了,我們選了一家進去吃早餐。 回到橋南,找到了第一天和我們搭仙的人,從她那裏租了兩輛自行車,沿十裏畫廊朝南直奔月亮山。月亮山在十裏畫廊最南端, 但在南行的方向上很不容易看見,直到我們出了十裏畫廊,看見前往高速公路的岔口時,才感覺到已經過了。詢問周圍的老鄉後, 再折返回去,終於看見了要找的月亮山。月亮山找到不容易,找個好的角度看就更不容易。十裏畫廊上沒有專門看月亮山的觀景台, 公路邊的樹擋著風景,遠處的竹林又擋在洞口。買門票進入月亮山公園更是很難看見那個像半個月亮的山洞, 這和在桂林看象鼻山的境遇很類似。十裏畫廊沿途風景不錯,路邊有很多水果攤和餐飲店。 遊十裏畫廊不需要門票, 但沿路好的景點都要單獨買門票才能進去。 但是,這是在一條繁忙的國道上,來往的大型車輛呼嘯而過, 專門開辟出來的一小邊上又有很多摩托車,無論在這裏步行或者騎車,一路都是提心吊膽。
從月亮山回到橋上,過了橋頭左拐就是沿遇龍河的道路。這條路不寬,往來的自行車很多,很多遊客就是用租來的自行車沿這條路遊覽遇龍河。 不時也有汽車一路鳴迪,漂流下來的竹筏也是集中起來後由卡車沿這條路拉回到上遊的碼頭。大約在11點半的時候, 我們在這條路上已經往上騎了很長的一段路程,突然間天色昏暗,狂風大作,大家紛紛往回趕,到了橋頭,一個個的攤販正在忙著收攤。 回到旅館後,一切又平靜了,躲避的暴風雨始終沒有來。因為我們需要在下午3點半之前離開這裏前往機場搭乘飛往張家界的航班, 不願呆在旅館浪費時間,看著天色漸漸恢複了平靜,我們又騎車上了路,來到了冀馬碼頭。到了碼頭,發現這裏空空蕩蕩的, 河裏連一個竹筏也看不見,河邊隻有一個當地的婦女在洗衣服。河水比起前一天清澈多了,但比起想象中的那種碧藍還存在著距離。 原來有天氣預報說當天有大暴雨,所有的漂流活動都停止了,不禁慶幸前一天的連續作戰太及時了。雖然天空陰沉沉的, 但整個遇龍河及其沿岸卻有著難得的安寧,岸上的道路上自行車和遊人都很稀少。遇龍河的北沿有一條道路供遊人行走, 也可以在上麵騎自行車。 為了防止自行車橫衝直闖,沿路有很多的台階,這樣騎自行車的人就不得不頻繁地下來扛著自行車走。 我們沿著遊人道一路往回返,不時停下來一邊欣賞這裏的山水,一邊用相機將美景記錄下來。過了大半路程後,天上開始飄起了零星的雨點, 我們也就加速了觀光的步伐,到工農橋還車後回到旅館門口,正好接我們去機場的出租車也到了。出租車剛離開旅館, 大雨就傾盆而下,一路伴隨著我們到了兩江機場。坐在前往機場的車裏,從車窗往外看65號高速沿途的風景,前方和左右兩邊的都非常不錯。 在這樣的暴雨天,一座座山頭在一團團的烏雲中若隱若現。這裏雖然有山無水,前方車輛在路麵山激起水霧恰似一條彌漫著霧氣的河流。 寫這篇遊記的時候,我查對地圖才發現,原來這條高速公路就沿著遇龍河的西南側,難怪在高速公路上也能看見美景。
《遊後感言》
桂林,尤其是陽朔,它的標簽就是那一個個布滿了綠樹的圓錐狀的山,和那帶有圓弧的山頂。 好山加上好水,才使整個地方馳名海內外, 吸引著八方的遊客。 然而,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正麵臨著被過度開發和人為破壞的危機。 站在漓江邊上,這條河已經不堪再看, 它已經成了一條髒河,水質渾濁,水麵上漂浮著各種垃圾。無論是漓江,還是遇龍河,大雨過後, 河的兩邊和中間的河灘裏的樹枝上掛滿了各種異物,它們的大多數為塑料口袋。坐在漓江的遊船上,看著一艘艘過往的船隻從河裏抽水, 用它洗菜做飯,衝刷地板,再把用完的髒水排回河裏,想著船上的飯菜就感到惡心。沿路看到了河裏漂著的一個個園滾滾的東西, 一開始還好奇是什麽寶貝,後來看見岸上的老百姓正在往河裏扔壞掉的臍橙才知道了原委。中國的老百姓祖祖輩輩都將河流當成銷毀垃圾的場所, 千百年來都是如此。但在古代,人口少,垃圾都是有機物,破環性顯現的不突出。然而現在河流沿岸人口眾多,垃圾大多數又是化工產品, 這種做法就該有人製止了。漓江上的遊船太多,大船與小船往來在江麵上,不但江麵擁擠,而且沿江充斥著各種噪音。 遇龍河的美在於它的原生態,然而整個穀地裏的前景也令人擔憂。山穀裏已經有一座座的小樓,還有一座座的小樓正在建設中, 這些建築無論在外形和色彩上都與周圍的環境極不和諧。我在坐在竹筏上在河裏漂流的時候沒有感受到這種不和諧, 當我走在岸上的時候這種不和諧就顯得格外的突出。這樣下去,恐怕沒有多數人以後對遇龍河感興趣。
破壞性開發實在可惜。 移風易俗應有政府主導。
付諸行動啊!發揮影響力嗎!
我在杭州西湖靈隱寺的山上,就帶頭叫一群年輕人 和我一起沿途撿垃圾。很有效果。
就地勸導他人不亂丟東西、清理垃圾。告訴當地政府一起處理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