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林國家公園(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位於亞利桑那東部, 從旗杆市(Flagstaff)沿40號高速公路往東大約有110英裏的路程。 這個公園是一個典型的地質公園, 獨特的樹木化石和奇特的地形地貌是它的主要的看點; 至於野生動物, 恐怕自己家後院裏的種群和數量也遠比那裏的豐富, 因此不是主要看點。 公園呈南北向的條帶, 北端的入口在40號州際公路旁, 南部入口在180 號地方公路旁, 南北之間有一條遊覽公路相接。 從40號州際公路往東開至 Holbrook 附近, 路邊的國家公園指示牌將遊人引向南部入口。 盡管我們事先設定的GPS也指示我們從北門入, 我們還是照著路標來到了南門。 在去公園入口的公路兩側有兩個遊覽中心和博物館,外邊就擺放著化石樹幹,門口和裏邊還有切麵已被拋光的化石樹段, 這些樹段是來賣的, 價錢也高得嚇人。
從旗杆市一路開車過來, 四周都是一望無際的荒原,原以為這個公園裏有山有水,到了才知道這裏和路邊沒有什麽的大區別, 除了荒蕪外還是荒蕪。公園裏沒有高山, 隻有低窪的穀地和幹涸的河穀,一個個小山丘不過是風化剝蝕的殘餘體, 與之相輝映的台地的頂部則由堅硬的岩層構成。 盡管公園裏隻有一條南北向的柏油路, 但有很多土路給遊人提供了更接近大自然的機會,沿一些小道徒步或許能夠見識常人看不見的景觀。多數人在這荒野上都是匆匆的過客, 大多數人多是驅車沿公路走馬觀花地開過, 隻在一些有趣的景點上停下來稍作觀察, 拍照後又離去。 由於我們還要接下來遊覽日落火山口國家紀念碑, 晚上還要趕去大峽穀邊上的圖三亞鎮(Tusanya)住宿, 所以就遊覽得更加馬虎。不過, 在這個公園遊覽半天就足夠了, 時間長了很容易產生視覺上的疲勞。
所謂石化林(Petrified Forest) 就是由原木形成的化石, 木化石在南門以北的彩虹森林博物館(Rianbow Forest Meseum)的背後最密集(圖三至圖六)。地質學上將這一帶的地層命名為 Chinle組, 它的形成的時代大約在 234-205 百萬年之間,屬於晚三疊世,這在整個地質曆史中屬於很短暫的一個時期。 地質研究表明, 這裏當時的地理位置在赤道偏北,屬於泛大陸, 地層的形成環境為陸地上的湖泊和河流,處於於地勢地窪的地區。 當時的氣候環境是炎熱、濕潤, 周圍有高大樹木形成的森林。 後來因為大陸分裂,再向北漂移才到了現在的位置, 再後來又整體隆起為高原才造就了今天的地理和氣候。 因為在樹幹化石周圍的地層中未發現樹葉、樹根和樹枝,所以可以斷定這些樹不是原地生長的, 而是被河流從異地衝刷搬運而來, 後來又被泥沙覆蓋。 樹幹和泥沙逐漸地被後來的衝積物深埋地下, 逐漸被滲進的溶液膠結成為岩石,其中二氧化矽溶液滲進了樹幹取代了木質形成了樹幹化石,這和其它動、植物化石的形成是一個道理。 由於處於氧化環境下的二氧化矽溶液含豐富的鐵質,最終的矽化木呈紅褐色, 而不是典型的乳白色。 可以設想, 如果當時這些樹木堆積得非常厚再加上沒有長期的矽質溶液的滲入, 今天這個地方將不是國家公園而是煤礦而是露天煤礦的采礦場。還可以設想, 如果在成岩過程中環境中的溶液以碳酸鈣為主而不是以二氧化矽為主, 我們今天看見的石化林裏的樹木化石就不是矽化木而是鈣化木了。 這種大片的矽化木在 Crystal Forest 一帶還能看見,從這裏的一座孤山上可以清楚地看見尚夾在鬆散泥岩裏的矽化木(圖七)。
過了Crystal Forest 往北,一路上就很少見到矽化木了, 而奇特的地形地貌就取而代之成為新的看點。我們未能特意去藍台(Blue Mesa)一睹那裏的風光, 而是繼續沿路北行在路邊欣賞錐形山的風貌。 沿公路往北行駛經過一個開闊的穀地的時候,它的北方出現了一係列圓錐狀的山丘,由於它們獨特的形狀, 這一道風景就被形象地成為印地安人的錐形帳篷(The Tepees, 圖九)。 那裏,紅色、灰色和暗色岩層又使這些圓錐狀山丘顯示出清晰的水平狀條帶, 使這一帶的淺山更有韻味。再往北一路上沒有什麽好看的, 越過40號州際公路後, 在拐彎的地方開始出現另一類地貌,在黑色的平台下白色的土丘點綴著紅色的土丘, 仿佛這個荒漠是由作油畫的油墨繪製而成, 所以這一帶被形象地稱之為彩繪沙漠(Painted Desert, 圖十、圖十一)。 無論是錐形帳篷或彩繪沙漠裏不同顏色的岩層,構成它們的碎屑物的成份和相鄰的岩層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隻不過紅色的岩層形成於氧化環境,其它灰色的和暗色的岩層則形成於還原的環境下。 如果從公園北端下了公路再往北就是野生動物保護區,不過在幹旱的這荒漠地區別指望看見太稀奇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