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記憶-追尋當年諸葛亮的茅廬
甲城老武 諸葛亮當年住在鄉下,但非地道的農夫,在耕種之餘還有閑情雅致。劉備在屯兵新野期間,諸葛亮的好友徐庶投奔劉備,深受劉備的器重。徐庶乘機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劉備親自上門請諸葛,終於在第三次見到了他,於是就有了一段著名的關於時局和對策的談話。劉備很欣賞諸葛亮的才華,就聘請他當自己的軍師,諸葛亮從此橫空出世,一發不可收拾,死後成了後人們朝拜的對象。
關於諸葛亮在劉備三顧時居住的地方,史書裏並沒有明確的說明,《三國誌》卷三十二,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裏有這樣的文字: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 先主曰:“君與俱來。” 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接下來的那段對話被後人稱作《隆中對策》, 但《三國誌》裏隻字沒有提到隆中。這筆糊塗賬就成了曆史上河南南陽和湖北襄樊爭搶諸葛故裏的根源,南陽有個臥龍崗,在那裏建有武侯祠,稱那裏是當年諸葛躬耕和劉備三請的地方。湖北的襄樊也不甘落後,在樊城西命名了個古隆中,設立了武侯祠,也稱那裏是的茅廬和劉備三請的地方。曆史上曆朝的官僚和文人雅士在遊覽不同地方的武侯祠時又揮毫潑墨,使當地的武侯祠倍覺得自己更加正統。本人不想偏聽偏信,厚此薄彼,在1986年11月中旬,先參觀了南陽武侯祠,接著南下襄樊參觀古隆中, 一鼓作氣把兩個地方都遊覽了。當時兩處還都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此兩地又同時晉升為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陽的武侯祠就在市區的近郊的臥龍崗。文獻上沒有記載這個武侯祠建於何時,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中“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的句子說明在此之前武侯祠就有了。我當年參觀的時候隻是在門口留了影,限於當時的經濟條件沒有對建築物拍照,當時所見現在已印象模糊,隻記得武侯祠規模不小。
古隆中位於襄樊市樊城西郊13公裏外的山林裏,給人一種山裏出了神仙的感覺。進入古隆中有點像進了道家修行的寺院一般,裏麵寬廣幽深,道路旁樹木參天。古隆中又有點像大富豪們的度假別墅,曲徑通幽,亭台樓閣,水光粼粼。與南陽武侯祠相比,這裏更像世外桃源,旅遊勝地,更氣派。我參觀古隆中的時候用的是黑白膠卷,就亂七八糟地拍攝了一些風景照。 未曾想歪打正著, 今天派上了用場。
關於哪一個更正統,我個人覺得, 兩地都有嘩眾取寵,故意誤導後人的味道。南陽臥龍崗地名明顯是後人用諸葛亮自己的稱號命名的,不知曆史的人往往會誤認為諸葛亮當年就住在臥龍崗。至於古隆中,更是捕風捉影,基於所謂的《隆中對策》。再加上它處於漢江南岸,此處為諸葛亮居住地的可能性就更低了。按史書,當時劉表就鎮守在襄樊城, 而劉備屯兵新野,不但距這裏遙遠,還需要度過漢水。劉表對本來劉備有疑心,他這樣大搖大擺地頻繁出入實在不大方便。如果讓我投票在兩者之中選一個作為當年諸葛亮農耕,劉備三請的地方, 我會投給南陽的武侯祠。不過兩者並存也沒有什麽不好, 都是打著紀念古人的旗子來搞活當地的旅遊業; 同時大家也多了一個遊覽的地方。
圖一 老武在南陽武侯祠門口(1986 年拍) 圖二 古隆中大門(1986年11月 拍) 圖三 古隆中大門另一麵(1986年11月 拍) 圖四 古隆中內幽靜的路徑和高大的樹木(1986年11月 拍) 圖五 古隆中內水池和亭台(1986年11月 拍) 圖六 古隆中內的長吟亭(1986年11月 拍) 圖七 抱膝亭,是後人憑吊諸葛亮抱膝長吟之處。(1986年11月 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