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從東北撫順掠走了多少煤炭? 近2億噸的優質煤炭

(2010-05-15 16:05:28) 下一個
日本侵略者從東北撫順掠走了多少煤炭?

曆史話題 2009-04-11


2009 年3月,國務院確定了全國第二批32個資源枯竭城市名單,其中就有曾被人們稱之為“煤都”的遼寧省撫順市。其實,在此之前的好多年,撫順這個中國最早的以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為主發展起來的工業基地就已經資源枯竭了。盡管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多的還是曆史的原因,——日本侵略者持續四十年在撫順地區瘋狂掠奪煤炭資源,大大加速了撫順煤炭資源的枯竭,這是一個無法否認的曆史事實。

撫順煤田開采於上世紀初,撫順煤田以煤質優良和儲藏量大在東北著稱。早在1905年,撫順煤就被日本海軍作為特別規定來專門使用,日本最大的海軍工廠,幾乎全部使用撫順煤。據說,日本製造大炮和軍艦甲板的用鋼,要求必須用撫順煤來冶煉,其他的煤都不合格。當年,日本的八幡製鐵所,有煉鋼用的煤氣發生爐20多座,如果使用撫順的中塊煤,開動12座就足以夠用,而且撫順煤生產的煤氣使用標準穩定。撫順煤被認為是最好的工業用煤,也被日本稱之為“東洋的標準煤”,並且還以撫順煤作標準,來判定其他煤炭的質量優劣。

日本是一個煤炭資源極其稀少的國家,而煤炭又是其工業、軍事和生活上的急需重要能源物資。為盡快緩解國內能源緊張局麵,日本侵略者占領撫順後,迫不及待地對原沙俄侵占的楊柏河以東的各礦井進行了修複,以便更多地掠奪煤炭。同時,把目光瞄準在楊柏河以西由中國人王承堯開辦的華興利公司。

1905年4月初,日本侵略者無理要求華興利公司必須在日軍監督下開采。4月11日,日方正式通知停止華興利公司一切業務,由日本人小山田淑助、加藤喜助乙門、大八木喬朵強行接管華興利各礦、坑。日本侵略者憑借武力僅用一個月就強占了整個撫順煤礦,並將華興利公司存儲的4000多噸煤炭強行運回日本國內。

撫順華興利公司被日本侵略者強占後,作為礦主的王承堯來到奉天日本駐奉天官衙申訴、交涉,要求收回煤礦。但由於清政府軟弱無能,日本人不但不理此事,相反加劇了掠奪撫順煤炭的步伐。無奈之下,王承堯於1905年12月27日上書清政府,請求清政府通過外交途徑與日本政府交涉收回礦權。1906年2月26日,清政府將此案交奉天交涉總局辦理。從此,該案由清政府出麵過問,開始了兩國政府間的交涉。1909年9月4日,清政府終於與日本簽訂了《東三省交涉條款》,以納稅為條件將撫順煤礦開采權讓給了日本。直到1911年5月,日本侵略者才以“滿鐵”用補償金的名義賠償王承堯15.5萬兩庫平銀了結此事。王承堯在長達6年之久的礦權之爭中,耗盡了財力和精力,王承堯依然沒有奪回撫順煤礦的礦權,氣憤、鬱悶終使王承堯積勞成疾,於1930年病逝。

1905年5月1日,日本侵略者在撫順成立采炭社,隸屬於日本軍部大本營,對撫順煤炭進行掠奪式的開采。他們一方麵著手策劃開采作業點和作業麵的新建、擴建加大撫順煤炭開采量,加速掠奪撫順煤炭資源。另一方麵利用原有的舊坑、舊礦開采煤炭以供軍需。為了從撫順更多地掠奪煤炭,日本侵略者到處釘樁占地,用武力強占土地,把在新建作業麵規劃內居住的中國公民趕走,扒掉民房,擴大開采區域,加大撫順煤炭開采量,加速掠奪撫順煤炭資源。

1906年,日本“滿鐵”株式會社成立。“滿鐵”是日俄戰爭日本勝利的果實,它是隨著東北的租借權一起從沙俄手中接收過來的兩大戰果之一。經營範圍包括中東鐵路南部線的長春以南到大連的幹線和已經改軌作為軍用線的安奉線鐵路為骨幹鐵路以及未完成的大連滿洲、撫順、煙台的煤礦開發等。此外,還享有對鐵道附屬地當地居民絕對和排外的行政權。“滿鐵”在成立之後,又與中國簽訂了禁止鋪設複越鐵路的協定,這就形成了它完整的壟斷地位。

在撫順,日本侵略者於1907年至1918年製定實施了兩期煤炭開采計劃,把改造礦源、加速掠奪撫順煤炭資源列入“滿鐵”計劃中。1907年4月,撫順采炭所歸日本南滿鐵路株式會社經營,更名為撫順炭坑,日本人鬆田武一郎任炭坑長;1911年6月,撫順炭坑更名為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撫順炭礦,由日本人鬆田武一郎任礦長。

  日本侵略者還製定了將楊柏堡、古城子兩露天礦合並變成現在的露天大坑的計劃。1923年他們著手東露天礦新市街的土地收買,並將舊市街向新市街遷移。1932年4月,把新市區交給地方部管理,把舊市區置於煤礦管理之下。1936年4月,楊柏河的改道工程開始,1938年,楊柏河堡的改道工程竣工,第二年楊柏、古城子兩露天合並實現了綜合露天礦。

隨著撫順千金寨煤礦的開采,撫順工商業日漸繁榮,商業中心也由撫順城移至千金寨,有239家較大商戶集中於千金寨的中國街,占撫順商戶的51%。其中,邵讓之靠租金發家致富,憑借雄厚的資本成為撫順地區商界首富。他除了擁有第一商場,在千金寨還經營糧棧、油坊和其他商品,效益頗豐,成為日本商人競爭的對手。

1936年,為更多掠奪撫順煤炭資源,日本侵略者決定破土開采西露天礦,強行千金寨商戶、居民搬遷。他們公然廢除《充填采煤法》任市街沉陷,陸續在井下放炮取煤使房屋龜裂,迫使中國居民搬遷。邵讓之反對日本侵略者的霸占行徑,多次與日方抗爭,最後日方以填平楊柏河(今撫順發電廠東側南北馬路至二道街一帶)作為補償,給商戶(包括邵讓之)選了搬遷的新址。楊柏河填平之後,1937年,在新市街千金寨經營皮莊、布莊、染房、糧鋪、茶莊、酒局、鮮貨、梨窯、肉鋪、三鮮莊、金店、藥店、洋行和鍾表店等44類商品的商戶,和千金寨8萬餘人,被日本侵略者強迫遷到新撫順,千金寨破土開礦,被今日的西露天大坑所取代,繁榮的千金寨從此消失了。

據有關檔案材料記載:自1907年掠奪撫順煤炭23.3萬噸始,到“七七事變”止,每年掠奪的煤炭量都是直線上升的。1911年,煤炭產量從1907年的23.3萬噸上升至131.1萬噸;1930年撫順煤礦的煤炭產量猛增到793.6萬噸;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更是加緊了對撫順煤炭的掠奪性開采,1934年煤炭產量上升至942.1萬噸。即使在日本投降的1945年,日本侵略者還從撫順掠走325.4萬噸煤炭。由此可見,日本對撫順煤炭的掠奪瘋狂到何種程度。

從1910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者對撫順煤田進行了大規模的地質勘探,瘋狂地進行掠奪。先後建成大山坑、東鄉坑、古城子第三露天掘、古城子第二露天掘、萬達屋坑、東崗露天掘等礦井。

1936年,撫順煤礦的開采技術、采煤效率已相當於日本國內的水平,由最初日產煤300噸增長到日產煤2萬噸。但是,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礦工的剝削卻愈演愈烈。日本侵略者采取“人肉開采”政策,不顧礦工死活,強迫礦工每日要出工12至13個小時,日工資卻少得可憐。礦工日報酬為:甲級小洋3角9分;乙級小洋3角4分;丙級小洋3角;丁級小洋2角6分;戊級小洋2角3分,這僅相當於日本國內女礦工工資的40%。礦工的生活狀況困苦不堪。

據檔案資料記載,從1905至1945年,整整40年時間,日本侵略者從撫順共計掠走了近2億噸的優質煤炭,攫取了高達26.28億日元的高額利潤,日本侵略者瘋狂掠奪撫順煤炭資源的罪行已經鐵證如山。

而這恰恰就是造成撫順煤炭資源加劇枯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曆史因素。

在中國東北,除了遼寧撫順,還有本溪、遼源、通化、雞西、鶴崗、七台河、蛟河、營城等一大批工礦城市的優質而又豐富的煤炭資源,幾乎無一例外地遭遇到了日本侵略者長達40年的瘋狂掠奪。在這期間,日本侵略者究竟從東北地區掠奪運走了多少煤炭,從中牟取了多少非法利益,而由此所造成的東北地區煤炭資源加速枯竭,並直接影響後世的可持續發展,等等,一係列曆史性社會性問題,或許很值得今天的中外曆史學者、文化學者乃至文學藝術工作者和電影電視劇編導們進行深刻反思和深入探究。而這恰恰也正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所迫切需要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