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舊中國的工業:布坊、染坊、酒坊。大多數工業產量低於印度。

(2010-05-15 16:05:28) 下一個
舊中國的工業:


舊中國的工業雖然從遭受帝國主義殖民侵略開始,經過了100多年畸型發展,但規模非常之小、產量非常之低。以國民經濟經過恢複發展已經達到並超過建國前最高產量的1952年的人均量作為比較,不僅在所有品種全部低於美國同期的幾倍、幾十倍、幾百倍、甚至於 2000多倍,而且大多數主要品種的產量(如鋼材、水泥、發電量、石油、布、食糖等)也低於印度同期很多。但就在如此之低的工業生產量中,外國資本還占到約70%,國內資本僅占約30%。而在國內資本中,官僚資本又占統治地位,以1946年為例,占到80%。

舊中國不僅工業規模產量小得可憐,結構還很畸形。生產資料產值很低(約占30%以下),生活消費資料產值較高(約占70%以上)。工業技術水平十分低下,多半從事一些修理和裝配。工業布局極不合理,極少一點工業幾乎全部集中在沿海幾個大一點的城市。如1936年,關內工業產值的94%是由上海、青島、廣州、北平、南京、無錫六個城市提供的。廣大內地幾乎沒有近代工業,中等以下城市的所謂工業基本上是一些布坊、染坊、酒坊以及鐵匠鋪一類的手工業。90%的縣城沒有電力供應,火車、輪船、汽車等現代運輸工具要在沿海、沿江或大中城市才能見到,縣城以下的地方交通運輸連膠皮輪的車輛都很罕見,一般都是些幾乎千百年來一直使用的木輪的有的還帶個鐵箍的牛馬車、人力車,而最窮的地方和人家連這樣的車子也沒有,就是肩扛人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