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華灜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貝多芬最著名的五首鋼琴奏鳴曲

(2021-09-25 17:19:30) 下一個

貝多芬最著名的五首鋼琴奏鳴曲

by 鋼琴大師 Daniel Barenboim


路德維希·範·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的德意誌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鋼琴演奏家。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等等。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在華文世界,貝多芬被尊稱為樂聖。

貝多芬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偉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創作集中體現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進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義形象可以用"通過苦難--走向歡樂;通過鬥爭--獲得勝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壯麗宏偉又極樸實鮮明,它的音樂內容豐富,同時又易於為聽眾所理解和接受。貝多芬的音樂集中體現了他那個時代人民的痛苦和歡樂,鬥爭和勝利,因此它過去總是那樣激勵著人們,鼓舞著人們的鬥誌,即使在現在也使人們感到親切和鼓舞。

自1795年到1822年的27年間,貝多芬一共寫了32首鋼琴奏鳴曲,幾乎伴隨了他整個的創作生涯。這些奏鳴曲,沿著海頓、莫紮特開辟的道路,將這種曲體的潛在表現力,發揮得淋漓盡至,容納了貝多芬心中那激奮奔騰的情感和他對社會、曆史、大自然的百般思索、千般感受。鋼琴這件樂器,也施展出前所未有的威力,真正成為樂器之國的“帝王”。於是,與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被稱為“舊約全書”相呼應,貝多芬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則被喻為“新約全書”,成為鋼琴藝術中的又一部經典。

當我們要選擇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時,首先想起的一定是第8號“悲愴”、第14號“月光”、第17號“暴風雨”、第21號 “黎明”和第23號“熱情”一起被稱為《貝多芬最著名的五首鋼琴奏鳴曲》。


第一首 華爾斯坦(黎明)

作品 53 (1803) 鋼琴奏鳴曲 No. 21 C 大調 華爾斯坦(Waldstein)

這首鋼琴奏鳴曲是1803年開始作曲,於1804年夏季定稿完成,題獻給波恩時代的朋友馮瓦爾德施泰因伯爵。它被稱為《(瓦爾德施泰因)奏鳴曲》。但也有人稱它為“黎明”,大概是覺得在引子般的第二樂章的朦朧晨意之後,緊接而來的末樂章的起首,有太陽噴薄而出的壯麗和暢美。

1803年貝多芬的朋友塞巴斯蒂安·埃拉爾(Sébastien Erard)從巴黎送來一台大鋼琴。貝多芬用它來演奏了《華倫斯坦奏鳴曲》,幾乎用上了所有琴鍵(這台鋼琴現擺放在維也納藝術曆史博物館中)。這首奏鳴曲於1805年出版,標題為《大型奏鳴曲》。這一時期正是貝多芬最為活躍的時期,他接二連三地創作了許多大作品,如《英雄交響曲》、《克羅采小提琴奏鳴曲》、《熱情奏鳴曲》、歌劇《費德裏奧》等等。貝多芬在竭力完成這些偉大作品的同時又積極脫離過去的格調,放進了在以往作品所沒有過的壯麗演奏技巧,造成了演奏會形式的效果,給人有如仰望天空一樣的闊達大度之感。貝多芬開始展露自己的全貌,另創一種獨特的風格,滿懷自信地以巨大的力量向前邁進。

這首充滿大自然詩情畫意的奏鳴曲是與《英雄》交響曲同時創作的。這兩首傑出的作品,從不同角度深刻地體現了貝多芬對人生、社會和自然的認識。《英雄》交響曲集中地揭示了貝多芬的英雄觀,而《黎明》奏鳴曲則鮮明地反映了貝多芬的自然觀。他對大自然的熱愛,他從大自然中獲得的精神力量及哲學啟示,都在這首奏鳴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黎明》奏鳴曲是雄偉的鋼琴田園交響樂。它處處洋溢著朝氣蓬勃的活力、清新的氣息和抒情的詩趣。全曲共分三樂章。

第一樂章是采用奏鳴曲式。呈示部的c大調主部主題以短促跳躍的節奏型、同音反複的進行、明亮的倚音和靈巧的快速音階描繪了曙光熹微、萬物蘇生的晨景。金色的陽光透過薄霧,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小鳥在歡躍,牧笛在回響。接著,高音區清脆的旋轉音型的出現,使人如臨山穀泉邊,傾聽著流水潺潺。接著音型的密集、調性的轉換、力度的變化,色彩斑駁的田野、生機勃勃的大地逐一展現。在E大調上出現的副部主題,具有明朗的曲調、清澈的音色、新穎的調性、和弦式的織體,如同一首頌歌,表現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對光明和幸福的向往。動人的讚歌先在右手高音區出現,接著又在左手中音區不完全再現,當它第二次出現時,右手靈活運動的音型,使這一主題溶匯到積極的運動中去,似乎是人們受到大自然的感應,整個心靈亦化入生命運動的節奏之中。在呈示部的結尾,隨著節奏的發展和力度的增長,動力逐步加強、情緒越來越熱烈,展現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雄偉畫麵。接著,輝煌的顫音,如閃爍不定的陽光,似波光粼粼的漣漪。柔和的旋轉式音階從高音區到中音區逐步下降,好似微風吹來了淡淡的花香。生機勃勃的運動亦逐漸緩和,但是,這並不是意味著運動的停止,而是向掀起更大浪潮的展開部過渡。

展開部將呈示部的材料從旋律進行、節奏、力度和色彩等方麵進行各種變化。開始時以凝聚而成的主部材料在不同調上樓進,斑斕多彩的快速音型在高低音區不停地飛躍,如鶯歌燕舞、蟬鳴蝶飛。接著,副部積極的三連音型亦以不同的調性變化發展,好象是大浪淘沙、波濤翻滾。繼而,密集的上行音型從低音區湧向高音區形成白浪滔天的氣勢。就在情緒高昂的戲劇性高潮中,再現部出現。新素材的運用、調性的變化使再現部麵貌一新。副部主題在A大調出現,曲調更高亢、音色更明亮,更富於激情。但在第二句,主題就進行到同名小調,使熱情、摯誠的讚歌帶有幾縷愁思。再現部的尾聲較呈示部擴大了幾倍,在發展手法及情緒上仿佛是第二個展開部。上下行音階大幅度起伏,左右手快速音型的連續交替,從低到高的音浪衝擊,充分展現出大自然的澎湃力量,形成了全曲的高潮。在副部主題再次唱出深情的讚歌後,急待解決的屬七和弦延長音三次出現,仿佛作者在沉思中反複提出疑問,最後,充滿活力的音型滾滾向前,大自然的偉大力量得到充分的肯定。

可以說,貝多芬已經完全脫離了初期的風格。

羅曼·羅蘭曾寫道:“這首作品是那麽著名,但不夠明確易懂。鋼琴技法負擔過重,炫技的華麗網絡把它遮蓋,經常妨礙人們捕捉它內在的親切。我們習慣於貝多芬悲劇性的麵目、威風凜凜的姿態、寬闊的音型,他的富有激情動機的暴露性特征。當貝多芬似乎無憂無慮地用他靈活、粗壯的手指依次彈奏琴鍵時(就象以他短小的雙腳在郊外散步一樣),無法想象在音階和經過句的輕巧雨點下唱出的幻想所具有的緊張度和在這個夢境中清醒的意誌所具有的堅定性。這是C大調潔白的奏鳴曲,猶如純淨的水在流動,對大自然醉人的讚美又服從於理智。”


第二首 悲愴

作品 13 (1799) 鋼琴奏鳴曲 No. 8 C 小調 悲愴(Pathétique)

這是達到了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因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無論在內容、旋律和結構等諸多方麵,都滲透著一種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這也是貝多芬等德國音樂家共有的特質。本曲的演奏技巧並不太難,因此被演奏的機會也非常之多,更是許多鋼琴初學者愛不釋手的曲目。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是第一首由他本人親自寫上標題的作品。關於"悲愴"這個詞匯,與貝多芬後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淒愴深刻的悲劇性生活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因為這畢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第一樂章是宏偉的奏鳴曲式。極緩板,轉輝煌的快板,c小調。開頭是一段相當長的充滿悲愴情緒的極緩板,後轉為快板,依舊悲愴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絲堅定。重板的引子充滿古希臘式的悲劇氣氛,雄辯的語調具有巨人的氣概,絕無兒女情長似的纏綿悱惻,對命運的激憤之情和身處絕境卻剛毅不屈的氣度使聽者熱血沸騰。

第二樂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調,2/4拍子。溫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無詞歌。本樂章的《悲愴》琴譜主題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 它曾被現代輕音樂隊改編為輕音樂曲,成為通俗音樂中的精品。貝多芬對生命、對人類的愛就像阿波羅的陽光一樣,明澈地閃耀在每一個音符上。

第三樂章是回旋奏鳴曲式,快板,c小調,2/2拍子。樂章主題與第一樂章主題動機有相通之處,優美的旋律中帶有欠穩定的遊移情緒,似乎處於一種徘徊不定的心態之中。一開頭便是如雨珠傾瀉而下的連奏,主部主題洋溢著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製的生命活力,而在歡笑的背後,是微微的不安和騷動。大調的副部主題雖然明朗,卻也以急速的運動暗示著心態的不穩定。插部以一種宣言式的堅定語調表達了真正堅強穩定的意誌。這個樂章的好幾個段落都有貝多芬慣用的“簽名式”結尾,讓人領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瀟灑。


第三首 暴風雨

作品 31 (1802) 鋼琴奏鳴曲 No. 17 D 小調 暴風雨(Tempest)

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D小調,OP.31之2。其《暴風雨》的標題來自辛德勒當年請教貝多芬闡釋此曲,貝多芬回答可以閱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這首作品充滿奇異、灰暗的緊迫感,樂曲分三個樂章。總的速度布局是快板、慢板、小快板。三個樂章都按奏鳴曲式原則寫成。

《暴風雨》是莎士比亞晚年(1611年)創作的最後一部作品,被稱為是莎士比亞用詩寫成的遺囑,他在《暴風雨》中表達了熱愛生活、崇尚理想的良好意願。同時,貝多芬在創作《暴風雨奏鳴曲》時,正是他聽覺衰退、精神危機的時刻,他在幾個月後寫的 “海裏根士脫遺囑”中說自己“六年以來我的身體何等惡劣……可是我不能對人說:‘大聲些,我是聾子’……這感官在我是應該特別比別人優越……我不致自殺是因為藝術留住了我。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覺得不能離開這個世界。”

第一樂章前麵有引奏,這裏有徐緩、莊重、帶著召喚性的音調與焦急、不安、好像急忙訴說一樣的音調對比,戲劇性的氣氛隨之而生:這段音樂經過模進、過渡,直接進入第一主題,快板:低音威嚴,與其相應答的是高音,哀傷,柔弱,中間的三連音提供了不平靜的背景。這些音調,在引奏中都有暗示。戲劇性的氣氛愈演愈濃,引出第二主題,音調焦灼急切:在上麵這些主題音調的基礎上,經過精心的展開後,進入再現開始的部分。這時,在再現的引奏裏的莊重音調與焦急音調之間,插入一句單音線條的宣敘調,這是非常富於創造性的,取得了異常魅人的藝術效果:這是在經過激烈的戲劇性經曆後,突然靜下場來,一切其他布景、人物都消失了,仿佛整個宇宙隻剩下一顆吟唱的心,而這歌聲又是多麽悲哀、孤獨!

第一樂章的結尾,是在d小三和弦的延長中逐漸消失的。音的延伸、減弱,趨向平靜,小三和弦的沉悶,又覺得“事情還沒完”。這時,第二樂章慢板由溫暖的bB大三和弦開始了。和弦的琶音奏法在瀟灑中帶著幸福感:這一樂章,暫時忘卻了第一樂章中那些矛盾、不安,貝多芬來到了大自然的懷抱。大自然,這是他永遠感到親切、神聖、傾心所愛的;他創作靈感無盡的源泉,他受到創傷的心靈所渴望的撫慰,都永遠可以從大自然中得到。

第三樂章好像是經過第二樂章對靈魂的“淨化”之後,產生出的某種新的心境,它從頭至尾由3/8拍的16音符織成,音樂是流動的,也有熱烈的時刻,但總的是雅致、細膩為主。轉調很多,小調為主,不免產生期待感。經過長時間曲折、婉轉的流動後,音樂消失在一個單音D上,結束了第三樂章,也結束了整個“暴風雨”。


第四首 月光

作品 27 (1801) 鋼琴奏鳴曲 No. 14 升C 小調 月光(Moonlight)

幾乎可以說是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了

關於這首奏鳴曲的名字“月光”,有著很多的說法,最著名的是一個動人的傳說:據說,貝多芬給一位盲人姑娘演奏鋼琴的時候,風吹滅了蠟燭,月光靜靜地灑落在那個貧困的小屋裏,灑在鋼琴上。這時的貝多芬即興創作了“月光”奏鳴曲。現在比較通行的說法是,這首奏鳴曲的名字,是由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什塔勃將此曲第一樂章比作”猶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閃爍的湖麵上搖蕩的小舟一般”而來的。

《月光》奏鳴曲寫於1801年,當時的貝多芬已經在信中承認了他對於耳疾的恐懼和揮之不去的憂慮。

第一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雖然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這首奏鳴曲包含著貝多芬最原始的構思。它那夢一般即興的性質,探索鋼琴音響共鳴的方式已預察到約一百年後德彪西的印象樂派。它所依據的題材很簡單:樂曲一開始,由不斷流出的三連音構造了無邊的幻想,四小節後,第一主題在中音區淡淡地出現。它細致而沉靜,略帶些憂鬱。1段1分18秒在B大調上出現了第二主題。中間部由第一主題開始。三連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區,呈現出急躁不安的情緒。隨後,進入第三段,第一主題平靜地再現,第二主題以升c小調的麵目再現,然後以低音繼續奏出基礎動機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結束。

第二樂章比較短小,李斯特形容這個樂章為“兩個深淵中之間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輕快表情將第一樂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樂章的緊張氣氛銜接地非常完美。第一段是連奏與斷奏相呼應的主題,然後再以變奏加以重複。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調。2段1分13秒再現第一段。這個樂章好像是瞬息間留下的溫存的微笑。

第三樂章雖然在調性上與前樂章有緊密的聯係,但表達的感情則完全不同。第一主題是熱情不可遏製的沸騰和煽動性,猶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連連的跳腳聲。第二主題像是從心底裏發出來的申訴。它臨近結束時連續的八分音符,斬釘截鐵般的節奏,表現了熱情的情感和堅強的意誌。經過短短的展開部後,內心的激動表現得更為強烈。在尾聲中,沸騰的熱情達到頂點時,突然沉寂下來,但洶湧澎湃的心情並沒有就此平靜。貝多芬曾說過他的作品二十七號的兩首奏鳴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的樂章之間要緊接不要有停頓,這樣才能從開始樂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漸展開,進入到錯綜複雜的終樂章,而得以提供一種凝聚高潮的感覺。


第五首 熱情

作品 57 (1805) 鋼琴奏鳴曲 No. 23 F 小調 熱情(Appassionata)

《熱情奏鳴曲》是貝多芬的天才所獲得的最偉大的成果之一,是一首舉世聞名,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奏的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它的主觀情緒和貝多芬個性特點是如此強烈。這部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巨著兼收並蓄了高度分發的熱情,十分熱烈緊張的內容,發出了貝多芬深長而熱情的呼喊,反映了貝多芬對時代的感觸和認識,幾百年來,這部作品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真誠熱愛。

《熱情奏鳴曲》作於1804年至1806年間,是貝多芬中期奏鳴曲創作中的代表性傑作,正是貝多芬創作的成熟時期。也是整個鋼琴音樂史中占有最高峰的經典作品。它不僅是內在的感情狂瀾和選材的緊湊使人震驚,而且是那些最富於表情的音樂手法把全部洶湧狂暴的因素完全置於了一目了然的形式裏令人讚歎。《熱情》以其生動而深刻的音樂形象,概括了十九世紀初期歐洲人民反對封建,反對侵略的英雄麵貌。他的深刻、巨大的樂思和雄偉的形式在這一時期突出的表現出來,在貝多芬和其他的同類體裁作品中是非常罕見的。《熱情》通過完美的藝術形式,充分地表現了成熟時期貝多芬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貝多芬對他生活的時代和社會有著複雜的體會及不滿。十分明顯,貝多芬最終還是感覺到了人民的力量和時代的前進步伐,以無比巨大的熱情寄希望於新的未來。從作者本人到公論都認為 “熱情”是登峰造極的鋼琴奏鳴曲之一。

”羅曼.羅蘭則稱這首奏鳴曲是“火焰般的急流在花崗石的軌道上。”“孟布蘭峰高聳在阿爾卑斯山上。”蘭茲把它與“火山爆發”相比。烏遼貝舍夫稱它為“火山式的奏鳴曲”,“既狂熱又崇高的作品。”可以看出,“火”字形象地反映了這部作品的特點。

第一樂章有兩個主題。第一個主題表現壓抑的情緒和對光明的渴望,以及對所謂“命運”的強烈反抗。第二主題表現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理想的破滅,熱情的怒濤和生活的苦難搏鬥。這裏充滿了強烈的戲劇衝突。

第二樂章與第一樂章的熱情形成鮮明的對比:在苦難坎坷的生活曆程中,心靈仍充滿活力,陶醉在美妙的理想境界中。這裏用了淳樸的讚歌式主題,三個變奏之後,節奏逐漸活躍,暗示英雄的意誌通過沉思又堅強起來,繼續向苦難進行頑強的搏鬥。

第三樂章是1804年夏天寫的,貝多芬和他的學生利斯在散步的路上,口中一直哼著一個曲調。他說:“這是我想到的一首奏鳴曲的最後快板樂章的主題。”走進屋後,貝多芬連帽子也來不及脫,就奔向鋼琴彈奏這個嶄新的樂章達一小時以上。最後他對利斯說:“今天我不能給你上課了,我還需要工作。”具有超凡脫俗氣質的《熱情奏鳴曲》最後樂章就這誕生出來了。這裏顯示了沸騰的鬥爭意誌,百折不撓的氣勢,號角般的引子,暴風雨般的第一主題和頑強反抗、掙紮的第二主題。雖然以悲劇式的和弦收場,但是在終曲的尾聲卻出現了群眾舞曲性質的節奏,出現了英雄的插句,表現了不屈不撓的鬥誌,和英雄本身所具有的巨人般的力量。

在形式上,《熱情奏鳴曲》表現了貝多芬的獨創精神,創作手法自然、靈活。他將“普羅米修斯的不安的靈魂”和被剛強意誌所克服的狂瀾般的情感,理智地組織在古典式的、嚴整、純潔的音樂形式裏,音樂語匯樸素、簡潔、精確。對此,羅曼.羅蘭稱讚道:這是“在花崗石的河道裏的火焰的巨流。”

編輯完善自網上信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