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華灜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李雲迪炫技神曲】《樂動柏林專輯》鋼鐵般的雷暴 豎琴般溫柔的天籟 まだ

(2016-04-22 11:34:01) 下一個
 
 

【李雲迪 樂動柏林 專輯】

 

2007年,國際著名鋼琴家李雲迪攜手指揮大師小澤征爾和世界頂尖的柏林愛樂樂團,挑戰最高難度協奏曲: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協奏曲和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2·Ravel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李雲迪電光火石的超技和小澤棒下的柏林愛樂無堅不摧的爆發力帶領聽眾重新認識了這兩部20世紀的鋼琴傑作,這是李雲迪琴藝跨入更高境界的絕佳見證,鋼琴藝術的愛好者不可錯過的精彩唱片。李雲迪也藉此創下兩個紀錄:李雲迪成為第一位與世界最頂尖的柏林愛樂樂團合作錄製唱片的中國鋼琴家;《樂動柏林》成為DG唱片公司百餘年曆史上首部收錄普羅科耶夫第二鋼琴協奏曲錄音的專輯。。

專輯簡介

“李雲迪選擇普羅科耶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這部作品是相當有勇氣的,這是一部貨真價實的炫技作品,就技術而言,也是所有鋼琴曲目中最難的之一。”擔任《樂動柏林》指揮的小澤征爾如是說,他是被公認的當代普羅科耶夫作品最權威的詮釋者之一。

剛剛與李雲迪有過合作的小澤征爾對他評價很高,“他的音樂充滿了幻想,他是一位真正的音樂詩人。現在已經很少能碰到這樣的人了。他的手指無所不能,詩意和技巧通常難以兼備,但他兩者都有。”這是我的第一印象,這就是我為什麽對李雲迪的演奏著迷並希望同他合作。”

《柏林每日鏡報》則在評論中驚歎:“神奇的中國鋼琴家李雲迪令巨大的、有衝擊力的音樂機器運轉,令驚訝的柏林愛樂和柏林的愛樂大眾體驗到了審視鋼鐵般的雷暴,以及從斯坦威鋼琴深處如何能發出的如豎琴般溫柔的天籟。”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樂動柏林》便達到了金唱片銷量。

專輯曲目

Maurice Ravel 莫裏斯·拉威爾(1875-1937)
01-03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G大調鋼琴協奏曲)
Ⅰ Allegramente
Ⅱ Adagio assai
Ⅲ Presto

Serge Prokofive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1891-1953)
04-07 Piano Concerto No.2 in G minor,op.16 G(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品16號)
Live recording現場錄音
Ⅰ Andantino
Ⅱ Scherzo (Vivace)
Ⅲ Intermezzo (Allegro moderato)
Ⅳ Finale (Allegro tempestoso)

 

 
 
 
 

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

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出生地雪布爾(Ciboure),為位在法國與西班牙交界處的一座山城,因為地理位置的趨近,使拉威爾對於西班牙音樂熱情而奔放的感官之美甚為傾心,成為其諸多創作的動因,並使拉威爾的許多作品皆深具一種南國的熱帶風情。

晚年的拉威爾在一次的美國巡迴演奏受到極大的歡迎,此刻內心欣喜的他,亦正逢構思創作該首鋼琴協奏曲,創作期間,他兩次進出美國巡迴登台。及至全曲初稿完成,拉威爾塬本要親自首演,未料身體狀況不佳,遂請當時著名的法國鋼琴家瑪格莉特夫人(Marguerite Long)於西元1932年在巴黎舉行首演,在樂譜正式出版後,也將此題獻給瑪格莉特本人。

因而,這首《G大調鋼琴協奏曲》與另一首《左手鋼琴協奏曲》皆可說是拉威爾晚期作品中的珠玉。擅長凝造管弦樂華麗色彩的拉威爾(目前所聽之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即為他的編曲),也同時將管弦樂的色彩想像轉移至鋼琴的作品中,因而鋼琴於此不僅是主奏樂器的獨白,亦有繽紛亮麗的光澤、以及閃爍動人的樂想。然而,包括作曲家本身也不諱言,樂曲中也確實如同美麗的雞尾酒,夾雜了諸多前輩的音樂典型。

全曲分成叁個樂章,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式。明朗而華麗的樂風背後,據拉威爾表示,是採莫劄特與聖賞的作品為塬型所發展而出;此外,拉威爾於此也大量引用爵士樂的元素,蓋西文的爵士藍調風格時而可嗅出。第二樂章則為很慢的慢板,開頭中幽雅的鋼琴主題,是依據莫劄特豎笛五重奏的慢板樂章仿效而成。終樂章則為一充滿活力的急板,聖賞音樂之中獨特的十六分音符音型在本樂章中亦隱約可見。

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協奏曲

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協奏曲,G小調,OP.16,作於1913年,因當時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殺,故此曲呈獻給斯密特霍夫·因原譜丟失,普羅科菲耶夫1923年憑記憶再整理而成。新穎的和弦和配器、具有濃重普氏風格的樂思,是此曲的一大特征。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羅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時,因為一直是節奏的激烈敲擊與不協和弦的連續,曾遭許多人退席謾罵。多數報道稱:“這種未來的音樂,送給魔鬼去吧。我們是來享樂的,我家的貓也會彈這種音樂。”而當時賈吉列夫正是聽完此曲而邀請普羅科菲耶夫為他創作舞劇音樂,批評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則稱:“我確信10年後,聽眾會給這位年輕作曲家的天賦,報以相當的掌聲來為昨日冒失的嘲笑贖罪。”

自我評價

普羅科菲耶夫自己曾說,No.3是音樂的,華貴浪漫;而No.2是物理的,抽象而艱深。並且他也親口承認在這首曲子裏把音符寫得太過於多,幾乎不能演奏而且不適宜演奏。

創作背景

創作此曲是因為其摯友的英年早逝對他造成了極其深重的打擊,普氏在一種神經質般的沮喪與壓抑中完成了創作,寫得難度如此恐怖是一種憤懣和抑鬱的發泄。

業界評價

此曲發表並首演之後惡評如潮,更被古典樂界譏諷為“比一隻發情的雄貓在鍵盤上亂蹦所發出的聲音還要難聽”,原稿同時也被普氏不慎遺失。

改編曆程

十年之後普氏憑借記憶與錄音複原了此曲的樂譜,並且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再一次的對此曲進行修訂(在原著的基礎上傾其所有盡其可能的加上了大量的音符和旋律,更瘋狂地強化對於技術對的超高要求),使此曲在難度和技巧上變得幾乎達到人類的極限,最誇張的時候甚至要求奏者在一秒之內彈奏十多個音且要求絕對的清晰度和獨立性,普氏自己將其形象地形容為“顆粒性”。

如果說最初的No.2是一部發泄憤懣與驚恐抑鬱之作,那麽最終的No.2則完完全全升格為一首登峰造極、輝煌而瘋狂的炫技神曲。這是一位鋼琴大師在他生命中低穀的時候所完成的最凝聚其智慧與技術的偉大傑作。

作品正式發表之後半個世紀以來幾乎無人肯高攀。

作品共4個樂章:

第一樂章:

小行板,G小調,奏鳴曲型的自由形式。呈示部以弦樂撥奏和單簧管2小節序奏作引導,鋼琴左手彈分散和弦,右手出現充滿憂愁的第一主題。主題在木管與鋼琴間一來一往後,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題為小快板,鋼琴彈出第二主題後,不斷展開華麗的音型。移至長笛與雙簧管、長笛與單簧管後,稍慢一點,以樂隊合奏結束呈示部。發展部以鋼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開第一主題華麗發展始,以快速達到高潮,平靜之後再現部鋼琴一出現第一主題立即結束。

第二樂章:

諧謔曲,活潑地,D小調,三段體,為快速進行的托卡它型樂章。第一段一開始就以強烈的鋼琴主題為中心,弦樂撥奏,管樂作滑稽音型夾在中間。中段是伴奏的樂隊不斷奏躍動性樂念,鋼琴不斷繼續托卡它音型。

第三樂章:

間奏曲,溫和的快板,三段體。第一段以樂隊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鋼琴進入作華麗發展。中段小提琴撥奏出明確主題並加以發展,鋼琴一再奏滑奏音型,樂隊與之互為糾纏,構成優美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種不同變化。

第四樂章:

暴風雨般的快板,G小調,自由的奏鳴曲式,ABCBA結構。A以鋼琴與長笛呈示自由奔放的旋律始,鋼琴以敲擊手法進入,與弦樂撥奏形成對比。B速度轉慢,鋼琴敲出一半和弦後,單簧管、低音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羅斯風格的D小調旋律,鋼琴繼承後再交給低音管、雙簧管,圓號又以逆行。C速度轉快而進入快板,長笛與弦樂撥奏造成音型交疊,樂隊咆哮和鋼琴和弦構成高潮。平靜後,在沉重的和弦後,鋼琴獨奏華彩,B段要素再現,到行板趨於平靜,又變成快速音群,鋼琴冥想性獨奏。然後樂隊形成尖銳的音響,回到熱情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後進入C段要素構成的短小終結部而結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