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31)
2017 (67)
【《黃河》簡介】
原創背景
原作《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響力最大的一部交響樂代表作,作於1939年3月,並於1941年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曆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並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鬥警號,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旋律改編
鋼琴協奏曲《黃河》是采用冼星海《黃河大合唱》的主旋律改編,由殷承宗和中央音樂學院的作曲家盛禮洪,儲望華、劉莊一起執筆,在指揮家李德倫、青年鋼琴家石叔誠的協助下於1969年完成了這部《黃河鋼琴協奏曲》。
作品結構
1.《黃河船夫曲》:描述黃河驚濤駭浪的險峻與氣勢,當中運用大量快速半音音階漸強音型,定音鼓及大鈸的長擂等手法,皆為文化大革命時期樣板戲所慣用。
2.《黃河頌》:原為男聲獨唱以雄壯豪邁的旋律,讚歎黃河的曆史與氣勢。冼星海透過此段廣闊的中國式宣敘調,配合大提琴合奏的音色,帶出該曲的民族風格。
3.《黃河憤》:以笛子伴以豎琴吹奏陝北風格的引子,旋律是溫婉的《黃水謠》,緊接悲憤深沉的《黃河憤》。
4.《保衛黃河》:沿用大合唱的複調卡農(canon)手法,各聲部互相模仿追逐,以擴展氣氛及情緒,表達“保家衛國”之主題;而《東方紅》的音調貫穿整樂章。包括殷承宗的電影版本及其他流通的版本,於此樂章高潮樂隊齊奏《東方紅》後,運用中國傳統音樂的“換尾”手法,使鋼琴再次奏出《保衛黃河》主題,與弦樂卡農競奏後由小號奏出“東方紅”第一句後,接上《國際歌》的尾句為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