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場三十分鍾的時候,我說,巴西要是能夠堅持到中場休息不失球,一定要把卡福換下場,而下半場的前幾分鍾,將是雙方最關鍵的時刻,如果有進球,也是這個時候。
連我這樣看熱鬧的外行都看出來了,法國的進攻全都是由卡福鎮守的右路突進來的。毫不奇怪,卡福已經三十六歲了,對於一個助攻型後衛而言,是一個很尷尬的事情,因為他已經攻不上去守不回來了。巴西後防的手忙腳亂,百分之九十源自於右路防守得漏洞。
事實證明,即使佩雷拉的保守陣容沒有問題,卡福被換下場的時間也太遲了。
下半場第五分鍾,卡福助攻到前場,小羅拿球,在向前趟即將甩掉對方兩名後衛進入禁區造成威脅的一刻,發現去路竟然被傳球後前插的卡福擋住了,絕好的機會稍縱即逝。助攻的成了助守,而且還是大老遠跑到了左側前場,看得人那叫一個鬱悶。
5分鍾後,又是法國隊從巴西的右路進攻,卡福犯規造成的任意球。齊達內的傳球吊向巴西隊禁區的時候,至少有五名法國隊員在搶點,而最後一點的亨利在無人盯防的情況下墊射入網。這個點,本來是左後衛卡洛斯的位置,然而卡洛斯此時既沒有盯防亨利也沒有守在遠門柱。
這四屆的巴西,可謂成也邊後衛敗也邊後衛。
佩雷拉排出一個怪異的4-3-2-1,撤下阿得裏亞諾隻留大羅打前鋒,小羅更象前鋒而不是前衛,看著新鮮,其實不過是佩雷拉心愛的4-4-2的變種。問題是,2006年的卡福不是1994年的卡福,巴西的中場也不是鄧加時代的中場,獨自在前場散步的肥羅更非獨狼一樣的羅馬裏奧。看似攻守兼備實則無攻無守的陣容,隻剩下卡洛斯和卡福的一招邊路助攻,留下身後巨大的漏洞讓法國隊頻頻反擊。
該在前鋒位置的在場下,該在中場的在前場,該在後衛位置的也在前場,而前場竟然象是沒有人,巴西最後留給我的印象,就是滿場的錯位。
更好的球隊進入四強,巴西輸的應當心服口服。
雖然我不喜歡法國也不喜歡齊達內,但是我一向認為,對場上局勢的掌握,能夠接近馬拉多納的,隻有齊達內。他不但知道自己的位置,還知道隊友的位置,並且知道該讓隊友出現在什麽位置,即將離去的齊達內給如日中天的小羅上了一堂課。齊達內很少丟球,不是它的技術比小羅更好,而是他知道什麽時候該把球傳出去,這一點,是他成為“齊祖”的原因,也使得他和馬拉多納一起,把所有的其它球員甩的很遠。
兩代豪華陣容的巴西隊倒在了齊達內眼前,巴西球迷仿佛回到了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
2006年7月的第一天,回光返照的齊達內成就了歐洲豪門的足球盛宴,德法葡意,八國聯軍的一半進入四強。
黑馬,從來就沒有出現。
至少這一屆的世界杯,盛宴,真的隻屬於豪門。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前場,而是中前場的人的位置很別扭。
羅納爾多基本沒有衝擊力也吸引不了防守,小羅的位置太靠前,前鋒線總是更受限製,因為需要等別人喂球,卡福的邊路助攻已經打了四屆世界杯,卡洛斯也有三屆了,太眼熟。
所以,邊路助攻製造不了機會,而能製造機會的小羅在鋒線上等著。中路要防邊路的漏洞不敢壓上,前場人再多也沒有對方的人多,和中場沒有銜接的前鋒們是很容易防的。
即使就以這個陣容,其實也可以有一拚的,後半場調整為4-5-1,換掉卡福,阿得替大羅,小羅回撤組織,打陣地戰,和法國拚中場。熬到點球,我的預測就成功了。哈哈。
不知道米粥能否更詳細解答一下我的一個疑問: 究竟是怎樣的戰術導致巴西隊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漏洞:前場永遠被一排後衛堵著, 後場總是被人家輕易突破... 正像你說的, 所有人都在前場, 前場還是顯得沒有人...這是怎麽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