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顏色特別鮮亮、鮮豔的壺不看!(基本化料的,天然界色彩斑斕鮮豔的色是警示色)
2、拿在手裏沒有分量感的不看!真正紫砂壺體重。 (假料,當然一些薄胎壺比較輕的,但我一般寧願錯殺!主要是覺得薄胎壺使用要非常小心,易碰壞)
3、綠色的、顏色怪異的壺不看! (綠色、銅綠、非常紅的都是加化工料)
4、壺表麵水色好的要小心!假如是未泡養過的壺,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這種壺盡量不要!
一種情況是泥細,漿泥。壺表麵漿厚,看壺的顆粒都被表麵一層漿裹著,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顆粒,這樣的“泥壺”不要,由於透氣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壺應注重“砂”感。
二種情況是泥料裏含有化料,煉泥的時候加入了“芒粉”,做成的壺水色好看,壺顏色平均。
5、看壺的原礦顆粒要清楚。有些加化料的壺,化料將顆粒包裹著的,顆粒看著不清析(需要用20-30倍放大鏡看)。
6、原礦壺是有雜質的,而且雜質還不少呢,這些雜質不光是鐵質。這些雜質通常表現為玄色顆粒,在壺表分布不平均,所以良多真正原礦壺出窯時是比較丟臉的,看上去過分幹淨和平均的壺需要小心。
7、紫砂壺就要有顆粒感,原礦壺顆粒是比較清楚、幹淨的。原礦顆粒看上去分布是不平均的,比較天然,和調砂不同的。調砂顆粒一般是 “浮”在壺表麵的,或者這些砂內外滲透滲出,但顆粒特點是分布比較平均,有人為操作的感覺。原礦顆粒在泥料裏比較“和諧”,調砂顆粒就顯得比較“生硬“一些。
8、敲擊壺聽聲音,紫砂壺的聲音應該是比較“悶”的那種陶罐聲,假如敲擊聽到的是“叮叮”的瓷器聲,這樣的壺不碰。聽聲是為了辨別一下壺的燒製溫度,“叮叮”的聲音是壺瓷化的聲音,一般是漿壺或者是假壺(化料)。
9、透氣性不能做為檢修原礦紫砂壺的充分前提,一些化料壺也是有透氣性的。
市場上一把真正的紫砂壺價格在二三百到幾十萬都有的。
當代的紫砂壺泰鬥級的顧景舟壺價最貴,朱可心、何道洪、蔣蓉、譚泉海、 蔣蓉、汪寅仙、徐秀棠、 鮑誌強、周桂珍、李昌鴻 、顧紹培等等的壺也都是很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