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裏的詩

家居瑣事為難處, 枕上閑書得趣時
正文

承諾的搖擺

(2005-02-09 08:10:53) 下一個

光湧柴門靜,雲橫遠路平。
連山飛欲去,暮色急如爭。
(一裏:《動》)

人的一生就是一個爭。為生而爭,為死而爭。在為生而爭的一麵,營營碌碌為兒孫為錢財為榮譽忙了一世。為死而爭的一麵,吃齋打坐禱告懺悔,乃至於得道飛升,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承諾。

爭來爭去,我們爭的不過是一種叫幸福的感受而已。 幸福是一種滿足的進化過程,當你推開終點之門時候才發現門後麵其實一無所有。 滿則傾。於是下一輪的進化又開始了。欲望的螺旋是永遠在往上,不僅肉身如此,靈性也如此。  盡頭在哪裏, 沒有人能知道。與幸福相伴隨的是痛苦, 伴隨著,充實著整個過程,無窮無盡。拉磨的騾子望著前麵那根永遠也夠不到的紅蘿卜,生活卻過得得簡單而充實。對於心靈和肉體雙重的需求,於是我們想到神,於是我們需要神。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神就是那根紅蘿卜。 神以各種麵貌出現,在靈與肉之間, 在追求與承諾之際,我們搖擺不定。信不信神,信什麽神,為什麽信神,這是一個站在神的門檻邊觀望的人最容易問到的問題。

漠漠的黃沙吹不散千年的沉寂
歌聲卻徜徉於荒驛
隨風而來,隨風而逝
捉摸不到一點痕跡
 
喧鬧的塵世點綴著匆匆過客
幻象的繁華用俗媚堆積
耀眼的金身裏麵香煙繚繞
希望隻是欲望無情的掩飾
 
姍姍而來的鳩摩羅什近在咫尺
悲天憫人的情懷印證著智者的尋覓
筆下流淌的不僅是大乘的經文
曼陀蘿花淚水凝成靜謐的時刻
 
一行行訴說通向光明經曆
飛天灑下花瓣繽紛什色
拾級而上,喜怒悲歡
我終於無言以對唯有沉默
(一裏:《大乘》)

在靈和肉的結合處,神給了我們最終的承諾, 欲望進化的鏈條上永遠的解脫。簡單地說,佛家認為你將會在無窮的輪回中解脫, 上帝和真主則保證你的原罪洗滌幹淨天堂之門將為你打開。 每個人最終將要達到這個終點,這個終點就是死亡。  當我們帶著一生的修行來叩響最後那扇神秘之門的時候,這扇門後麵是什麽呢? 

神在終點的答案當然隻有承諾。對於這個承諾,東方和西方給與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承諾方式。

在1563年海德堡問答中,開宗明義的第一問就說:“在生和死兩者之中,我的身體、靈魂都不屬於我自己,卻是屬於我信實的救主”。神是如何掌控靈與肉的呢,當然就是審判和複活。 在神的麵前我們一無所有, 我們對主崇拜是永生快樂和磨難的唯一訂單。所以西方的承諾是這樣的:你按照神的意誌來完成你生命的過程,到了最後你將被神收下, 從而進入你想象不到的永遠快樂, 或者相反,你被神拋棄,進入毀滅。這過程(也就是一個人的生命曆程吧)之中的一切所做所為, 隻要是信實,都是可以被赦免的。這個承諾的效果是,出於對死亡的不可知性,我們由此而得到心靈的平安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當然前提是對神的無條件信仰。

而東方通向心靈澄靜的途徑是不同的。 神是在每個人的心中。 隻有當你不再持著,走出自己的時候才看得到自己心裏的那座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鳩摩羅什譯)中是這樣說的:“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把文度敏思,問我沉孤夕,一旦走出相的迷區,你就超脫了輪回,進入一個光明的世界。這當然也是,承諾的前提也是信仰。 你必須按照佛家的原則艱苦修行來達到心靈平靜的目的。

用信仰作為承諾的收據,人們的心靈之旅從此平安喜樂,光明澄靜。然而對於我來說,我在承諾中搖擺不定。 我在閱讀經典中得到某種愉悅,在問我之中填補某些空白。此時此刻,心靈沒有拘束,也沒有歸屬。
 
 在音節跳躍之際
 瞠目張皇
 在意像流逝間隙
 步履蹣跚
 我凝化成石子
 漸漸圓轉柔潤
 靜靜地享受著時間的洗刷
 千年不動
(一裏:《石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平沙落雁 回複 悄悄話 仁兄詩文都厲害,有空不妨到http://www.talkskyland.com/list.asp?boardid=46一坐,可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