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什麽中國經濟不會重蹈日本覆轍(zt)

(2009-12-21 07:05:29) 下一個
為什麽中國經濟不會重蹈日本覆轍
臨近歲末,各種風險研判紛紛出籠。有的說,四萬億投資計劃要縮水。有的說,明年將步入高通脹。還有的說,從樓市泡沫、人民幣升值、信貸風險等綜合性因素看,中國經濟將重蹈當年日本零增長覆轍。
與股市一樣,經濟預測要充分估計各種風險因素,但是,也不能盲目誇大風險,否則會錯失發展機遇,結果與忽視風險同樣糟糕。
日本經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後陷入零利率、零增長。其中,確實有樓市泡沫、本幣升值以及信貸風險的問題。實際上,在這之前,由於日本銀行業普遍大量持有股票,1989年末的股市泡沫破滅,已經導致金融業遭遇重大損失。從1992年開始征收的地價稅,其核心是凡持有土地者,不論低價漲跌,每年都要向政府繳納一定比例的土地從價稅。由於此前日本大企業大量持有土地,並以地權為擔保品大量向日本銀行借貸,因此,隨著地價暴跌,大量銀行貸款出現壞賬。在很大程度上,此後的十幾年日本之所以出現銀行貸款持續負增長,正是迫於消化銀行不良貸款與修複資本充足率指標的結果。
不過,從這一點來說,由於中國企業很少持有營業外用途的土地,包括房地產企業在內,所持有的土地絕大多數隻能滿足正常的開發項目需要,加上銀行貸款以土地使用權做擔保品的情形較少,即使有此情形,隨著近年來地價上漲,其擔保品價值不是在縮水,而是在增殖,因此,基本上可以排除遭遇上述日本風險的可能性。
進一步說,由於日本的樓市泡沫是發生在人口增長停滯與居民住宅擁有量達到一定飽和度之後,雖然現階段中國總人口增長速度已大為減緩,但是,由於曆史原因而導致人口結構成人化(即15~65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快速提升,1982年末為61.5%,2008年末升至72.7%,預計未來10年內會繼續提升),加上到目前為止在城市購買住宅的家庭僅占全部家庭數量的不到15%,因此,至少在15年內,中國發生樓市泡沫的可能性都很小。
有人說,國內一線城市房價泡沫大得驚人。其實,如果注意到國內一線城市家庭收入與三線城市家庭收入之間的差距,房價上的差距便不難理解。換一個角度看,國內一線城市的國際化定位日漸明顯,但與周邊國家及地區同質城市房價相比,目前國內的房價還有很大差距,以至於說泡沫化程度“大得驚人”經不起推敲。
關於人民幣升值會不會導致中國步日本經濟泡沫化的後塵,答案更加否定。前麵說到日本樓市泡沫破滅發生在人口增長停滯之後,另一方麵,日元大幅升值的背景,是日本非農人口比重達到90%以上。這使得日本因日元升值以及出口滑坡而出現的總需求減少無法從內需增長當中獲得彌補。然而,目前中國的人口城鎮化比例僅為46%,非農人口比例尚不足35%(二者之間的差距是由於城鎮郊區有大量農業人口)。出於政治穩定需要而必須縮小的城鄉收入差距,以及與此相關的加快城市化進程,決定了中國因人民幣升值而減少的外部需求足以被內需增長所取代。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中國經濟將重蹈日本覆轍的說法主要來自海外。顯然,這其中有境外人士對國內情況不甚了解的因素。至於國內人士對此判斷的認同,不客氣地說,是缺乏獨立思考的結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