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論 “孤獨” ZT

(2010-05-22 07:31:18) 下一個


朋友打來電話,說在網上讀到我寫的那篇《孤獨》,問我讀了上麵的讀者留言沒有?還有人留言?這倒要看看。掛了電話,馬上上網,找到《孤獨》,從文章下麵的“我要說兩句”點入,果然有一條韻竹的留言:“偉人的孤獨自有他的價值,但普通人的孤獨價值在何處?”那就容我“再說孤獨”。

這裏說的孤獨不同於孤單、孤零,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體驗,一種精神境界。高爾基談到羅曼羅蘭的孤獨感時說:“對於羅曼羅蘭這樣的人,孤獨賦予他更加深刻、更加明智地觀察生活的高度。”孤獨是超脫現實回歸自我的沉思;孤獨是一間靜修室,靈魂在孤獨中直麵自我、反思求索;孤獨是一次默默昂頭的蠶眠。索菲婭·羅蘭說:“在寂寞中,我正視自己的真實感情,正視我真實的自己。我品嚐新思想,修正舊錯誤。我在寂寞中猶如置身在裝有不失真的鏡子的房子裏”。齊克果(Kierkegaard,大陸譯作克爾凱格爾)說:“我像一棵孤獨的樅樹,兀然向上,孤身隻影,隻有鳥雀在枝杈上築巢。”他常常獨自一人靜聽內心的私語,期待孤獨的沉思帶來啟示的一刻。盧梭晚年回到巴黎,貧病交迫,他留下的最後一部作品是《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遐想》,一朵開在孤獨中的奇葩。孤獨離不開沉思,孤獨而無沉思,也就淪為空虛和無聊。上世紀50年代,大學校園裏發出過“獨立思考”的呼聲,結果被批為企圖擺脫黨的領導,成了向黨進攻的罪狀。孤獨也成了罪孽:隻有脫離黨、脫離人民的資產階級極端個人主義者才感到孤獨,於是孤獨在“集體”中窒息而死。扼殺了孤獨,也就扼殺了獨立思考精神,思想清一色,都從一個模子裏鑄出來了。即使改革開放30年,把人們的思想從腦子裏取出來,還是能辨出鑄件的輪廓。

我可以回答韻竹君“普通人的孤獨價值在何處”這一問了:價值在於孤獨中的沉思,在於獨立思考。早年我在天山腳下教書的時候,有個也被“陽謀”過的同事老劉,好看電影,但事後大家議論起來,他往往連故事梗概也講不清。後來他告訴我,他其實根本沒有看,隻是坐在周圍都是人的黑暗中,享受這份離群的孤獨,眯上眼,沉思冥想。我問他想什麽,他笑笑:上窮碧落下黃泉,什麽都想。我說,夜裏躺在床上想不一個樣?老劉說:不一樣,電影散場出來,你會有一種重新來到這世界的感覺,真好。人們在當前這放縱物欲、迷失自我的世上活著,也許更應擁有屬於自己的一份孤獨,在孤獨中思考,在孤獨中找回自我。羅曼羅蘭說:優秀人物孤獨自處,免得受製於俗人。還有一句名言,我始終沒有引,也不想引,但臨了還是忍不住要引,那就是易卜生《人民公敵》中的那句話:世界上最孤獨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人。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