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大學詩詞教程(2)/胡馬著(ZT)

(2012-01-03 17:45:54) 下一個
大學詩詞教程(2)/胡馬著

第二章 器識與胸襟

 

詩源既明,複論詩基。我們來看下麵四則材料:

晦廬居士文席:惠書誦悉。諸荷護念,感謝無已。朽人

剃染已來二十餘年,於文藝不複措意。世典亦雲:“士先

器識而後文藝”,況乎出家離俗之侶!朽人昔嚐誡人雲:

“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即此義也。 

大約才、膽、識、力,四者交相為濟。苟一有所歉,則不

可登作者之壇。四者無緩急,而要在先之以識;使無識,

則三者俱無所托。無識而有膽,則為妄,為鹵莽,為無知,

其言背理,叛道,蔑如也。無識而有才,雖議論縱橫,思

致揮霍,而是非淆亂,黑白顛倒,才反為累矣。無識而有

力,則堅僻、妄誕之辭,足以誤人而惑世,為害甚烈。若

在騷壇,均為風雅之罪人。惟有識,則能知所從、知所奮

、知所決,而後才與膽、力,皆確然有以自信;舉世非之

,舉世譽之,而不為其所搖。安有隨人之是非以為是非者

哉!其胸中之愉快自足,寧獨在詩文一道已也!然人安能

盡生而具絕人之姿,何得易言有識!其道宜如《大學》之

始於“格物”。誦讀古人詩書,一一以理事情格之,則前後、

中邊、左右、向背,形形色色、殊類萬態,無不可得;不

使有毫發之罅,而物得以乘我焉。如以文為戰,而進無堅

城,退無橫陣矣。若舍其在我者,而徒日勞於章句誦讀,

不過剿襲、依傍、摹擬、窺伺之術,以自躋於作者之林,

則吾不得而知之矣。(《原詩•內篇下》,《原詩一瓢詩

話說詩晬語》P29,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91版)

詩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後能載其性情、智

慧、聰明、才辨以出,隨遇發生,隨生即盛。千古詩人推

杜甫。其詩隨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無處不發其思君王

、憂禍亂、悲時日、念友朋、吊古人、懷遠道,凡歡愉、

幽愁、離合、今昔之感,一一觸類而起,因遇得題,因題

達情,因情敷句,皆因甫有其胸襟以為基。如星宿之海,

萬源從出;如鑽燧之火,無外不發;如肥土沃壤,時雨一

過,夭矯百物,隨類而興,生意各別,而無不具足。即如

甫集中《樂遊園》七古一篇:時甫年才三十餘,當開寶盛

時;使今人為此,必鋪陳颺頌,藻麗雕繢,無所不極;身

在少年場中,功名事業,來日未苦短也,何有乎身世之感

?乃甫此詩,前半即景事無多排場,忽轉“年年人醉”一段

,悲白發、荷皇天,而終之以“獨立蒼茫”,此其胸襟之所

寄托何如也!餘又嚐謂晉王義之獨以法書立極,非文辭作

手也。蘭亭之集,時貴名流畢會,使時手為序,必極力鋪

寫,諛美萬端,決無一語稍涉荒涼者。而義之此序,寥寥

數語,托意於仰觀俯察,宇宙萬匯,係之感憶,而極於死

生之痛。則義之之胸襟又何如也!由是言之,有是胸襟以

為基,而後可以為詩文。不然,雖日誦萬言,吟千首,浮

響膚辭,不從中出,如剪彩之花,根蒂既無,生意自絕,

何異乎憑虛而作室也!(《原詩•內篇下》,《原詩一瓢詩

話說詩晬語》P17,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91版)

然以上所舉諸家,皆片鱗隻甲,未能確然成一家言。且其

所謂歐洲意境、語句,多物質上瑣碎粗疏者,於精神思想

上未有之也。雖然,即以學界論之,歐洲之真精神、真思

想,尚且未輸入中國,況於詩界乎?此固不足怪也。吾雖

不能詩,惟將竭力輸入歐洲之精神思想,以供來者之詩料

可乎?

以上四段材料,都是講的思想、識見、胸襟對於詩人的重

要性。對於一個優秀的詩人來說,器識胸襟是文藝創作的

根基,正如情感是文藝創作的源泉一樣。沒有這個根基,

也就不可能寫出真正的好詩。

第一段材料,是弘一法師寫給他的朋友,金石家許霏的一

封信中說到的一段話。據《新唐書》記載,初唐四傑王楊

盧駱皆有文名,有一個叫李敬玄的人向裴行儉推薦,裴行

儉認為,“士之致遠,先器識後文藝,如勃等雖有才而浮躁

衒露,豈享爵祿者哉。炯頗沈默,可至令長,餘皆不得其

死。”在中國這個一個信奉儒家集體主義的國度,最怕的是

“露才揚己”,你隻有“夾起尾巴做人”,才能獲得升遷。裴行

儉所批評王勃等人的,恰恰是他們之所以成為詩人的東西

。我們這裏所說的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指的是一個人必須

先在人格上演進為一個現代知識分子,才可能寫出好詩。

隻有那些真正是從哲學的高度去理解這個社會的現代知識

分子,才可能是這個時代的真正詩人。

第二、三段材料都出自清代詩論家葉燮的《原詩》,第二

段開頭仍是講器識的重要,自“然人安能盡生而具絕人之姿

”以下,則談了如何養識的問題。具體到詩文一道,就是既

要廣泛閱讀前人的名作,複當覃思其義,變成自己的東西

。第三段材料提出了一個胸襟的問題。胸襟是一個什麽東

西?就是詩人的曆史感與使命感。詩人麵對曆史,要像耶

穌一樣,敢於宣稱 “我是全世界底王!”我們來看第三段材

料中提到的兩首詩:

樂遊園歌(晦日賀蘭楊長史筵醉中作)

杜甫

樂遊古園崪森爽,煙綿碧草萋萋長。公子華筵勢最高,

秦川對酒平如掌。長生木瓢示真率,更調鞍馬狂歡賞。

青春波浪芙蓉園,白日雷霆夾城仗。閶闔晴開佚蕩蕩,

曲江翠幕排銀榜。拂水低回舞袖翻,緣雲清切歌聲上。

卻憶年年人醉時,隻今未醉已先悲。數莖白發那拋得?

百罰深杯亦不辭。聖朝亦知賤士醜,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

蘭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

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

,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

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

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

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

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

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

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嚐不臨文嗟悼,不

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

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

感於斯文。

同樣的還有李白的《古風》:“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聖代複元古,垂衣貴清真。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

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我誌在刪述,垂輝映千春。

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一個年輕的士子,以成為孔

子那樣的聖人為目標,這是何等的胸襟與氣概!

第四段材料,講的是什麽是現代知識分子的人格。梁啟

超認為,歐洲之真精神、真思想就是現代知識分子的人

格。那麽什麽是歐洲之真精神、真思想?一言以蔽之,

就是崇尚自由、崇尚個性。詩的本質是自由,但是有一

類詩,它在本質上是反自由的。這類詩如黃巢的:“他年

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宋太祖的“未離海底千峰

黑,才到中天萬國明”,都曾在曆史上獲得很高評價,被

認為是有“氣”的作品。我卻認為,這所謂的氣,不是自由

,而是自由的反麵。英國保守主義思想家阿克頓勳爵說過

,自由的本義:不被他人奴役,自由的反義,奴役他人。

黃巢、趙匡胤的詩,正反映了他們要奴役他人的心聲。同

學們請想一下,菊花本有菊花的時令,桃花也有桃花的時

令,這些都是由它們的本性所決定的,你又如何能夠要求

別人順應你的意誌,去戕賊自己的天性呢?即此二句,可

見黃巢這個野心家是多麽蠻橫。

宋太祖的這兩句詩,有著一段悲涼的故事。這個故事見於

宋陳師道的《後山詩話》。當年,北方宋政權派出精兵強

將,把南方南唐政權的都城金陵給圍住了。李後主就派大

臣徐鉉去宋朝廷議和。徐鉉是一位學者,他以為可以像春

秋戰國時代,靠著雄辯來折服別人。他不知道,春秋戰國

時代,各國主事都是貴族,因此都還比較講道理,而趙匡

胤根本就是一個流氓出身,跟他哪有什麽道義可講。徐鉉

到了趙匡胤的跟前,說我主有聖人之能,所寫的《秋月》

詩天下傳頌,你單憑武力征服我們,我們南唐人不會服氣

的。哪知趙匡胤聽完後一臉不屑,說這是寒酸秀才的話,

我才不寫這樣的詩呢。徐鉉就說,你說起來倒輕巧,你自

己寫寫看!徐鉉這話說完,北宋朝廷上那些官員一個個都

嚇得不敢出聲,他們知道趙匡胤的厲害,以為徐鉉肯定沒

有好果子吃。誰知這次趙匡胤竟然沒有生氣,說詩文呢,

我是不屑於寫的,不過當年我還沒有發跡的時候,經過華

陰縣,晚上就睡在華山腳下,醒來得句雲雲。徐鉉一聽到

這樣兩句,覺得真是氣勢磅礴啊,於是拜倒在地,不敢再

爭辯。趙匡胤的這兩句,和後來同樣是流氓出身的明太祖

朱元璋的“雞叫一聲蹶一蹶,雞叫兩聲蹶兩蹶,三聲喚起扶

桑日,掃盡殘雲與淡月”真是異曲同工!殘暴的專製者連寫

出來的詩都是驚人地相似!他們的反自由就表現在,隻能

自己擁有無上權力,而其它人要麽就得沐浴在他的光芒下

——“未離海底千峰黑,才到中天萬國明”,要麽就得被徹底

消滅——“掃盡殘雲與淡月”。後世的專製暴君,往往以這兩

個人為榜樣,自比太陽的光輝,其心態如出一轍。

載自秋菱的博克,致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