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9月11日 西番雅書一章至二章

(2010-09-11 04:15:24) 下一個

論猶大的審判

西番雅書一章一至十三節

1當猶大王亞們的兒子約西亞在位的時候,耶和華的話臨到希西家的玄孫,亞瑪利雅的曾孫,基大利的孫子,古示的兒子西番雅。

        2耶和華說,我必從地上除滅萬類。

        3我必除滅人和牲畜,與空中的鳥,海裏的魚,以及絆腳石和惡人。

        我必將人從地上剪除,這是耶和華說的。

        4我必伸手攻擊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

        也必從這地方剪除所剩下的巴力,並基瑪林的名和祭司,

        5與那些在房頂上敬拜天上萬象的,

        並那些敬拜耶和華指著他起誓,又指著瑪勒堪起誓的,

        6與那些轉去不跟從耶和華的,和不尋求耶和華,也不訪問他的。

        7你要在主耶和華麵前靜默無聲,因為邢和華的日子快到。

        耶和華已經預備祭物,將他的客,分別為聖。

        8到了我耶和華獻祭的日子,必懲罰首領和王子,並一切穿外邦衣服的。

        9到那日,我必懲罰一切跳過門檻,將強暴和詭詐得來之物充滿主人房屋的。

        10耶和華說:當那日,從魚門必發出悲哀的聲音,

        從二城發出哀號的聲音,從山間發出大破裂的響聲。

        11瑪革提施的居民哪,你們要哀號,

        因為迦南的商民都滅亡了!凡搬運銀子的都被剪除。

        12那時,我必用燈巡查耶路撒冷;我必懲罰那些如酒在渣滓上澄清的。

        他們心裏說:耶和華必不降福,也不降禍。

        13他們的財寶,必成為掠物,他們的房屋,必變為荒場。

        他們必建造房屋,卻不得住在其內;栽種葡萄園,卻不得喝所出的酒。

    有些曉諭者,在開始宣講嚴肅的主題內容之前,會先說一些取悅聽眾的講話,但是西番雅卻沒有這樣做。他立即進行宣講,傳達上帝的話,宣告自然世界將被除滅。當上帝的行動開始時,所有東西,人和獸,魚和鳥,都將被毀滅。創造世界所帶的應許將被廢棄,挪亞洪水後所出現的生存希望也蕩然無存,所有我們知道的生命,都將被除滅掃淨。先知這樣的開場白,雖然可能隻有少數人認真對待,但是必然引起注意。在西番雅的信息中,即將來臨的毀滅範圍是這樣廣泛,他的聽眾多數必然會辱罵他是宗教狂人。

    正像在他之前的以賽亞和阿摩司,先知借用一種普遍的和當時盛行的觀念,然後把它愉快的調子轉化成厄運的預兆。如果假定先知在聖殿中宣講這說法是正確的話(特別根據7—8節所說的),我們更清楚地覺察到先知的技巧。他對那些忙於慶祝創造的聽眾宣講,暗指一切會回到混沌中。他向那些快樂地從事獻祭和敬拜活動的群眾宣講,而且斥責這些居動所包藏的腐敗和邪惡。他向城市內擠在大街和近郊地方預備過節的群眾呼喊著,並且指出不久絕望的哭叫將從魚門、第二城域(Second Quarter,中文和合本譯作二城,譯者注)瑪革提施的郊野,和聖城的其他地方發出(10—11節)。所有喜樂的聲音和信號,不管是在自然界,在聖殿中,或者在城市,都是一種與歡樂正好相反的虛空信號,悲慘的景況和來自上帝的審判,是無法抵擋的。

    先知的宣講迄今,隻是宣布來臨的審判,並沒有呼召悔改,也沒有改革的程序。但是西番雅的可怕異象的成因是清楚不過:雖然它將打擊自然界,就像打擊人類社會一樣,但是審判歸根結柢是由於人們的態度行為引起的。

    (一)宗教信仰的腐敗。雖然當前是在歡樂地慶祝以色列的一個重大節期,但是參加者的本性否定了這個節期最基本的意義。祭司從事可厭惡的巴力崇拜;而在房頂上,在黃昏的朦朧中,可以看見選民從事虛幻的星相敬拜(4—5節)。他們嘴裏指著耶和華的名起莊嚴的誓言,但又向外都神隻瑪勒堪嚴肅地起誓(5節),以求保險。他們口頭上是敬拜上帝,但很明顯可以看到他們生活的每一方麵,都在實際地否認他們所敬拜的。

    日子久了,令人的觸覺遲鈍了,理解力也減弱了。對某些人來說,這可能是一件美妙的事。瑪拿西統治數十年,已經造成了傷害,使得國家不再區別真假信仰,不再覺察宗教已經變成虛飾,是一種恥辱和背叛。這個國家表麵上沒有放棄宗教信仰!如果它放棄的話,可能會好些;在西番雅的時代,以色列古時候的信心已經變得麵目全非。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有時會出現改革者,但也可能產生一些有異象的人,他們發覺那世代已到了一個無可救藥的地步。在西番雅的宣教不久之後,改革立即開始了,但無論改革帶來多少即時的好處,它僅僅是推遲先知所清楚看見的結局而已。

    (二)政府已經失敗8節)。政府官員和王室成員,就是肩負領導重擔的人,並沒有完成他們的職責。他們自己穿著“外邦的衣服”,無疑暗示他們參加在亞述人統治時引到耶路撒冷的儀式。就像現代西方的青年,他們以哈西·克立什拿(Hare Krishna印度教香火最盛之神——譯者注)作打扮,他們的行徑已經異於他們的傳統。一旦政府的官員追求異教的信仰,百姓可能也要學樣跟從。

    (三)社會裏盡是冷漠和不關心12節)。先知描述上主辛勤地尋找城市中的黑暗角落,對那些“如酒在渣滓上澄清”——一般暗指那些懶惰的人(參見耶四十八11),是從釀酒的手藝中引申出來的比喻。葡萄酒被放置在陽光下,以便加深它的顏色和甜味;但如果放置太久,它便發脹起來,不能飲用。這樣,引致審判來臨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大部分的沉默群眾,不是由於異端和恐怖手段,故該受責備;也因為他們在國家日常的生活中,對於發生在他們周圍已陷入混亂的事情沒有采取行動。

    有時候,冷漠和不關心對於國家的道德腐敗所負的責任,比那些從事邪惡活動,或者那些失敗的領袖的責任更重。喬治·亞當·史密斯爵士(Sir George Adam Smith)曾極具說服力地說明這種情況:

    壓倒上帝和人類的偉大事業的,不是魔鬼激烈的進攻,而是那數以千計遲緩的、壓擠著的、冰冷的無名群眾的冷漠忽視。上帝的事業遭受破壞,永遠不會是由於被炸掉,而是因為被擱置起來。

                                      (見氏著十二先知書下冊頁54,一八九九年版)

    西番雅論漠不關心的話,擊中了那些群眾的良心,他們並非因不信而被定罪的一群,但是他們也永遠不會對信仰熱心。他們說:“耶和華必不降福,也不降禍。”(12節下半)他們以為上帝是不會有所作為的,因此覺得很安樂,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盡量不花氣力,追隨同樣的怠惰。他們相信世界不會改變,所以他們不理會它,置若罔聞,允許它進一步滑進災難裏。西番雅用他的話,敲擊著我們的心弦。事情所以會這個樣子,部分原因是我們允許它們變成那樣。在一個絕望世界裏,我們大可以滿足地坐在一旁,好像永遠沉睡不醒,但同時,我們卻不能卸下所有的責任,我們至終必給這種我們所縱容的混亂所拖垮。

忿怒的日子

西番雅書一章十四節至二章三節

        14耶和華的大日臨近,臨近而且甚快,

        乃是耶和華日子的風聲;勇士必痛痛的哭號。

        15那日是忿怒的日子,是急難困苦的日子,

        是荒廢淒涼的日子,是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

        16是吹角呐喊的日子,要攻擊堅固城和高大的城樓。

        17我必使災禍臨到人身上,使他們行走如同瞎眼的,

        因為得罪了我。他們的血,必倒出如灰塵;他們的肉,必拋棄如糞土。

        18當耶和華發怒的日子,他們的金銀不能救他們。

        他的忿怒如火,必燒滅全地,毀滅這地的一切居民,而且大大毀滅。

        二1、2不知羞恥的國民哪,你們應當聚集!

        趁命令沒有發出,日子過去如風前的糠,耶和華的烈怒未臨到你們,

        他發怒的日子未到以先,你們應當聚集前來。

        3世上遵守耶和華典章的謙卑人哪,你們都當尋求耶和華!

        當尋求公義謙卑,或者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可以隱藏起來。

    當先知繼續闡述“耶和華的日子”的主題時,他並不那麽被它的原因和後果所吸引,卻愈來愈注重這個主題的可畏性。那個日子帶有啟示文學的成分,所以當先知用語言去表達那種他已看到但難以說出的恐怖情景時,一連串沒有與動詞相連接的名詞,從他口中滾滾而出(15—16節)阿摩司先知曾對北國以色列參加節日的群眾宣告“耶和華的日子”(摩五18—20),以一種喪禮哀歌的形式來講那個日子;西番雅的話則采取一種戰詩的形式,結結巴巴地發出斷音的詩句表達即將來到的混亂,顯示它的緊迫。那個日子暫不在可見的將來之內,但亦距離不遠,即將很快地臨近(14節)。

    十四至十六節是有力的詩句,描繪一出可伯的露天史劇(son et lumie’re pageant),詩詞喚起悲劇的痛苦聲調和末日世界的黑暗陰影。勇士流淚,他的能力無用武之地,他的哭喊令淒涼的情景更覺悲哀(14節)。煩惱和痛苦,荒蕪和毀壞,幽暗和烏黑,這是那日子的光景,而所有的都受一個詞忿怒(15節)所支配,因為上帝的怒氣要降下這些災禍。藉著六方麵形容那個日子(15—16節),先知的詩預期上帝的創造受唾棄;創造的日子曾經被上帝誇獎為“好的”,但在這次冷酷的全副武裝的審判日子中,創造的原意都被黑暗所覆蓋。

    恐怖日子的後果是人類陷入沮喪之中(17節)。如同新近才瞎眼的,他們將不知方向,跌跌撞撞的行走在邪惡中,放棄了上帝所賜的視力恩賜。受傷者的血不斷地流著,凝結在塵土,而人類生命這奧妙的恩賜,正是從塵土而來的。死者的肉丟在地上發惡臭,好像流浪的牛留下糞便的氣味。對於人類來說,在這樣恐怖的時刻,任何傳統的人為保衛都是無用的。金銀(18節)在正常的情況下能夠用來換取保障,現在卻毫無用處。這個世界在被創造時曾得著受保護的應許,如今卻已經敗壞得太過分了。上帝將使這一切都結束。這就是西番雅異象的中心。

    “你們應當聚集,”(二1)先知很可能是向這樣一個集會講話,但是這集會的人群是歡樂而不是悲傷的。西番雅可能會要求他們改變這種慶祝的集會為悔改的集會,雖然他並不認為這能改變將來。不久以後,百姓將變成好像糠被風吹散。然而他把握住一點點希望,不是可以避開耶和華的日子,而是隻有少數人可以從它的恐怖中得著保護。“尋求耶和華”,他呼喚著,其回音無疑將在傳統節期的宴會中反響著(參見摩五6);也許,藉著尋求公義和謙卑,他們可以在啟示的日子來臨之際,找到可藏身的地方。

    詩人也許比古代文學學者或解釋家更能體驗西番雅可怕的異象。用學者的方式,我們能夠發覺古老經文的形式和風格的要素,但是如果我們不分擔這個異象,就誤失了先知的要點。或者,如果我們仔細研究這一段經文,找出文學上的線索,以求鑒定末世結局的時間和特征,我們也同樣誤會了先知異象的要點。因為先知所看到的,包括了上帝和人類的世界兩方麵,他所看見的,那些有遠見的人現在仍能看見。

    上帝是神聖的,他創造了世界,並賜生命給人類,表現了他的慈愛和公義。但是現實的人類社會,無論西番雅的時代或者我們的時代,都一樣完全否定了創造的真正目的。整個人類,好像在先知時代的選民和他們的鄰國,已經暗中敗壞和汙辱了它們存在的根本目的。西番雅很清楚地看見,這樣的事態絕不能再長期存在下去而不被檢察。他這末日忿怒的異象,在某種意義上必須經常縈繞在這世界之上,它一天仍未來臨,隻不過表示世界的壽命可以多延長一天。這些言論暗示宇宙失去控製,而地球正倉皇地陷入末日之中,聽起來可能過於誇張。但是正像其他的先知,西番雅並不覺得耶和華的日子僅僅是一種超過人類所能控製的宇宙性事件。它乃是植根於人類的生活和活動的。歸根結柢,是由於人類自己腐敗,並且全世界也腐敗,這才引來耶和華可怕的日子。

外邦的荒涼

西番雅書二章四至十五節

        1迦薩必致見棄,亞實基倫必然荒涼。

        人在正午必趕出亞實突的民;以革倫也被拔出根來。

        5住沿海之地的基利提族有禍了!迦南、非利士人之地阿,

        耶和華的話與你反對,說:我必毀滅你,以致無人居住。

        6沿海之地要變為草場,其上有牧人的住處和羊群的圈。

        7這地必為猶大家剩下的人所得;他們必在那裏牧放群羊。

        晚上必躺臥在亞實基倫的房屋中。

        因為耶和華他們的上帝必眷顧他們,使他們被擄的人歸回。

        8我聽見摩押人的毀謗,和亞捫人的辱罵,

        就是毀謗我的百姓,自誇自大,侵犯他們的境界。

        9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

        摩押必像所多瑪,亞捫人必像蛾摩拉,都變為刺草,鹽坑,永遠荒廢之地。

        我百姓所剩下的,必擄掠他們,我國中所餘剩的必得著他們的地。

        10這事臨到他們,是因他們驕傲,自誇自大,毀謗萬軍之耶和華的百姓。

        11耶和華必向他們顯可畏之威,因他必叫世上的諸神瘦弱,

        列國海島的居民,各在自己的地方敬拜他。

        12古實人哪,你們必被我的刀所殺。

        13耶和華必伸手攻擊北方,毀滅亞述,使尼尼微荒涼,又幹旱如曠野。

        14群畜,就是各國的走獸,必臥在其中;鵜鶘和箭豬要宿在柱頂上。

        在窗戶內有鳴叫的聲音;門檻都必毀壞,香柏木已經露出。

        15這是素來歡樂安然居住的城,心裏說: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沒有別的。

        現在何竟荒涼,成為野獸躺臥之處!凡經過的人都必搖手,嗤笑他。

    當西番雅向他同時代的個別國家和人民說話時,原本是籠統和缺乏焦點的異象,現在變得清楚和明確了。這種從宇宙到個別國家的轉移,無疑是部分藉著先知所宣講神諭的背景顯示出來;按照傳統,先知會在重大的節期中向外都人和他們的統治者宣講(參見詩二1—3的例子)。這篇信息分成三個部分,包括了猶大的四周鄰國:(甲)先對非利士宣講(4—7節),它處於猶大的西邊。(乙)亞捫和摩押(8—11節),位於猶大的東麵,在約但的旁邊。(丙)古實和亞述(12—15節),分別在應許之地的南邊和北邊。

    (一)非利士4—7節)。非利士人(也稱為基利提人,即來自革哩底:5節)在地中海東南沿岸定居,西邊和南邊與猶大接壤。它的城市(迦薩、亞實基倫、亞實突、和以革倫)差不多都是一些獨立的城邦,雖然它們也組成了鬆散的聯邦。從希伯來人首次在應許之地定居時起,非利士人就一直是插進他們肉中的一根剌,經常是在猶大西南邊界造成緊張。

    在耶和華的日子來到時,非利士國也要和其他的國家一起受苦。它們沿海的城市,將要變為荒涼,因為“耶和華的話與你反對”(5節)。這些好戰民族曾經密居的沿海之地,將要變成牧羊人和他們的羊群牧放之地。“牧放”的景致在這裏沒有一種安慰的意義,而是使人聯想到人要被羊取代,實在令人心寒。

    先知對非利士人所發出的信息,在兩個方麵是奇怪的:(甲)西番雅沒有指出非利士人犯了什麽罪,招致上帝這樣的審判,好像阿摩司在他對非利士人宣講神諭所作的那樣(摩一6—8)。非利士人可能已被假定有罪,但是對非利士的審判,隻是在耶和華的日子與對世界的審判一並進行。(乙)先知指出“猶大家剩下的人”(7節)必取得一度曾屬於非利士人的土地。這裏提及剩下的人,預示了本書之末所記述的一個較為樂觀的信息;然而,重要的是這話指出猶大並不比非利士更能逃避審判,因為剩下這個詞表明了能度過耶和華的日子的人不會很多。

    (二)摩押和亞捫8—11節)。至於摩押和亞捫,他們的領土位於約但河的東岸。他們該受審判的罪被清楚地指明。他們在猶大國遭災的日子辱罵她,在他們的鄰國失敗時高興。因此,他們將要變成所多瑪和蛾摩拉,“變為刺草,鹽坑,永遠荒廢之地”(9節)。這個比喻是恰當的,因為所多瑪和蛾摩拉是罪惡之城的老祖宗,它們都位於死海的東南角,離開摩押南麵的邊界不太遠。

    先知再一次指出猶大的餘民,將要擁有這些外約但的領土,從那些曾經壓迫他們的人的財產中獲利。而且像前麵那樣,摩押和亞捫衰落的根源是上主,在那可怕的日子,所有敵擋他的都必不能站住。

    (三)古實和亞述12—15節)。這些攻擊外邦鄰國的預言最後一部分,包括當時的兩個超級大國。在西番雅當時,亞述一直是世界的統治大國,它的首都在尼尼微(13節)。埃提阿伯(或稱古實)位於埃及南麵,雖然這裏的埃提阿伯有可能在詩意上表示埃及,當時第二個超級大國(主前第七世紀初葉,埃提阿伯法老就曾在埃及統治過)。這兩個大國的市民將被毀滅。尼尼微,這個象征著亞述首都(它的廢墟在現代伊拉克的摩蘇爾[Mosul]附近依然可見)的大城市,將被貶為曠野荒涼之地。飛鳥和野獸將出沒在這座在西番雅時代還一直控製著世界的大城市的廢墟上。

    這一係列可怕的對外邦的宣講,毫無掩飾地說明先知的兩個主題:

    (甲)在主前第七世紀的後半葉,中東世界正處於轉變的過程中。這種轉變以曆史的觀點來看是不難覺察的,但是對於那些生活在一個特別時代中的人,想要了解曆史整體的運作,卻是格外困難的。例如亞述在軍事和政治上的統治,成為猶大實際生活一部分已超過一百年,普通人很難想像一個沒有亞述的世界。但是,作為代表上帝的先知,西番雅看到沒有什麽是永久不變的,甚至那些長期以來統治著他們的國家也一樣。一切都會轉變,邪惡轉變人類曆史的潮流,使它變得更壞。但先知看見的比這些更多,他看到上帝的手在他世代轉變潮流的後麵,這種洞見使他對自己的信息懷有更加迫切的信念,就是在某種意義上說,他的時代已臨終結。

    (乙)在國家和大城市中有一種驕傲自大的心態,它導致其人民可怕地盲目狂傲;對於尼尼微,他們說:“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沒有別的”(15節)。這座大城市最重要之處是,它象征人類在這個短暫和不斷改變的世界中憑弱小的力量嚐試尋求永恒。尼尼微和耶路撒冷,倫敦和紐約,所有的大城市,似乎都以一種微妙的方式提供永恒保障的應許,但這保障是生命本身也不能提供的。但是這個城市的“惟有我”,是空洞的叫喊,因為就像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事物,這座城市必定要成為過去。我們不要被一度曾經耀武揚威的尼尼微城假象所包圍,它的都會現在成了一個遊覽地;反之,我們要像亞伯拉罕一樣,仰望“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經營所建造的。” (來十一10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