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9月9日 那鴻書二章

(2010-09-09 03:19:10) 下一個

尼尼微遭圍困

那鴻書二章一至十三節

1尼尼微阿,那打碎邦國的上來攻擊你,你要看守保障,謹防道路,使腰強壯,大大勉力。

        2耶和華複興雅各的榮華,好像以色列的榮華一樣。

        因為使地空虛的,已經使雅各和以色列空虛,將他們的葡萄枝毀壞了。

        3他勇士的盾牌是紅的,精兵都穿朱紅衣服。

        在他預備爭戰的日子,戰車上的鋼鐵閃爍如火,柏木把的槍,也掄起來了。

        4車輛在街上急行,在寬闊處奔來奔去,形狀如火把,飛跑如閃電。

        5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貴胄;他們步行絆跌。速上城牆,預備擋牌。

        6河閘開放,宮殿衝沒。

        7王後蒙羞,被人擄去,宮女捶胸,哀鳴如鴿。此乃命定之事。

        8尼尼微自古以來充滿人民,如同聚水的池子。現在居民卻都逃跑。

        雖有人呼喊說,站住站住,卻無人回顧。

        9你們搶掠金銀罷!因為所積蓄的無窮,華美的寶器無數。

        10尼尼微現在空虛荒涼,人心消化,雙膝相碰,腰都疼痛,臉都變色。

11獅子的洞和少壯獅子喂養之處在那裏呢?公獅母獅小獅遊行,無人驚嚇之地在那裏呢?

        12公獅為小獅撕碎許多食物,為母獅掐死活物,把撕碎的、掐死的充滿他的洞穴。

        13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與你為敵,必將你的車輛焚燒成煙,

刀劍也必吞滅你的少壯獅子。我必從地上除滅你所撕碎的,你使者的聲音,必不再聽見。

    那鴻作詩載述尼尼微遭圍困,行文如此生動,使人讀起來如同這種圍困已經發生,好像這座大城市已經就要遭受毀滅。但是盡管詩句是在描寫現況,那鴻這篇詩還是帶有期望的;雖然尼尼微遭圍困還是要在真實的曆史舞台上發生,他的心眼能夠清楚看見,好像戰鬥正在他麵前進行。這首詩的其中一個悲慘之處就是,雖然戰鬥尚未開始,這位詩人卻已經經曆他所寫的所有恐怖。他描述一直不斷的圍攻;他細說發生在尼尼微街道上的戰鬥,這種戰鬥是他早已見過的,正如亞述人過去在猶大鄉村的街道上進行的戰鬥。但也可能那鴻知道某些尼尼微的情形;或者他到過這座偉大的城市,或者他僅僅是從某些曾住在那裏的人得知,總之他的話顯示他對這座城市有所了解,如她的防禦係統,她易於受進攻的某些弱點。

    公元前第七世紀的尼尼微城是古代最不尋常的城市之一。她的某些遺跡現在還能夠看到,位於現代的摩蘇爾(Mosul)的東麵,橫過底格裏斯(Tigris譯者注:聖經譯作提格立)河,南距巴格達二百五十裏。她的內城建築在底格裏斯河東岸上,被一幅巨大的保衛城牆圍繞著,周長約八裏。城牆的高度在廿五至六十尺之間,城牆前一段距離有一條護城壕,進一步保護這城。巨型城牆下有若幹城門可通往城內,這些城門都備有重型防禦事工。從西牆那邊有底格裏斯河保護;在東麵,正牆之外有一係列的防禦壘和壕溝,防禦敵人進攻。

    在城牆裏麵,在城西線的一座小山上,那裏有座著名的皇宮;它的一些殘餘尚保留著,而在這個廢墟之中,仍然可以看見描述著亞述軍事勝利的巨大石頭雕像。在靠近皇宮的地方,有一座伊斯他(Ishtar)古廟,伊斯他是這城的保護神之一。再向南走,仍然可以看見曾一度建在這裏的龐大軍庫一些遺跡。就是現在,尼尼微的遺跡,還令來此參觀者感到該城是堅不可摧的;在它光榮的年代中,必然被看為一座永存的城市,在它巨大的防禦工事之中固若金湯。

    但是尼尼微並非堅不可摧,從軍事觀點來看,那裏有許多易受攻擊的弱點。城牆的東南角,有一條路從柯沙伯特(Khorsabad)通向這座城,從那裏有個高地可以遙望市中心。而且柯色(Khosr)河穿過城中心;它經城門流入城牆,從東牆進入,由西牆出,流入底格裏斯。從柯色河,可以引導水流去填滿護城的壕溝,但是從城外可以控製和改變水流的方向。傳說尼尼微失敗的部分原因是由於這些水流係統被敵軍操縱,而那鴻的敘述部分顯示,他預期尼尼微的失敗將和水利係統有關(6、8節)。

    當讀者研讀那鴻書第二章這篇戲劇化的詩時,應以尼尼微城那種強盛和設備優良的防禦體係作為背景。他的詩中有突兀的短句,在感覺上和音調上傳遞混亂和戰鬥的景況。他開始振臂高呼:“……看守保障,謹防道路,使腰強壯……”(1節),但沒有任何防禦可能保衛上帝即將來臨的審判。敵人的戰車和步兵迫近城牆;不久他們就要衝過街道,把尼尼微城施給別的城市的可怕咒藥,倒過來施給他們。河閘開放(6節),引進泛濫的洪水;一度曾經引以自豪的宮殿,在恥辱中被征服。那座從西亞細亞的城市搶掠大量財富的城市,現在它自己遭受掠奪,它的大量金銀財寶被長驅直進的入侵者搶去(9節)。一度能防禦敵人、好像獅子洞那樣安全的尼尼微城,被猛獸撕碎(11—12節);那鴻的暗喻中用獅子這個記號嘲笑尼尼微的神隻伊斯他,因它傳統上用獅子為記號。

    那鴻的這首詩喚起了讀者的許多回應。即使是譯文,它也是一首強而有力的詩歌。但是,戰爭和圍困是否無盡頭呢?那鴻預期尼尼微被掠奪的逼真情景,許多世紀以來,在人類曆史上許多城市中重演千萬次。看來戰爭將沒有結束。但是,在先知的詩還是有一些啟發人心的主題。

    (一)尼尼微被掠奪象征了邪惡被打敗;它不隻是一次戰爭,而是對那些許多世紀以來一直存在著、發臭的帝國主義殘暴的懲罰。知道尼尼微的被劫掠是該城罪惡造成的直接結果,而這種認識並沒有給人一種愉快的感覺,也沒有值得慶祝的餘地。那鴻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事件是宣告上帝的話:“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與你為敵!”(13節)實行和維持人類的殘暴,不可避免地要導致上帝的反對。而且那鴻以突出的方式宣告,暴力和邪惡的果子最終必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地回到堅持作惡的人身上。

    (二)尼尼微未墮落以前的風光,正好提醒我們:所有人類偉大的力量和自信心的標誌,都是不能長久的,都是脆弱的。其他城市有本身的弱點,但是尼尼微的國家和市民的自衛體係看來安全無比;即使這地方遭入侵,尼尼微必不會失敗吧!但它真的會失敗;任何要塞城堡,都可能在壓力下被攻破,特別是當它的內部力量已經因暴力的腐蝕而衰弱時,就更是如此。而且在它失敗前的榮耀愈大,在它崩潰後的陷落看來愈會加深。吉帕齡(Rudyard Kipling)寫道:

        看哪!所有我們昨天的榮華,

        都可能如同尼尼微和推羅。

    那鴻提醒我們人類的驕傲和力量其實是多麽脆弱;他暗示我們必須在這個世界上尋求一座比尼尼微更恒久的城市。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