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9月9日 那鴻書一章

(2010-09-09 03:17:53) 下一個

對尼尼微的裁決

那鴻書一章一至十五節

        1論尼尼微的默示,就是伊勒歌斯人那鴻所得的默示。

2耶和華是忌邪施報的上帝。耶和華施報大有忿怒;向他的敵人施報,向他的仇敵懷怒。

        3耶和華不輕易發怒,大有能力,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

        他乘旋風和暴風而來,雲彩為他腳下的塵土。

4他斥責海,使海幹了,使一切江河幹涸。巴珊和迦密的樹林衰殘,利巴嫩的花草也衰殘了。

5大山因他震動,小山也都消化。大地在他麵前突起,世界和住在其間的,也都如此。

6他發忿恨,誰能立得住呢?他發烈怒,誰能當得起呢?他的忿怒如火傾倒,磐石因他崩裂。

        7耶和華本為善,在患難的日子為人的保障。並且認得那些投靠他的人。

        8但他必以漲溢的洪水俺沒尼尼微,又驅逐仇敵進入黑暗。

        9尼尼微人哪,設何謀攻擊耶和華呢?他必將你們滅絕淨盡,災難不再興起。

        10你們像叢雜的荊棘,像喝醉了的人,又如枯幹的碎秸全然燒滅。

        11有一人從你那裏出來,圖謀邪惡,設惡計攻擊耶和華。

        12耶和華如此說,尼尼微雖然勢力充足,人數繁多,也被剪除,歸於無有。

        猶大阿,我雖然使你受苦,卻不再使你受苦。

        13現在我必從你頸項上折斷他的軛,扭開他的繩索。

        14耶和華已經出令,指著尼尼微說,你名下的人必不留後。

    我必從你神的廟中,除滅雕刻的偶像,和鑄造的偶像;我必因你鄙陋使你歸於墳墓。

        15看哪,有報好信傳平安之人的腳登山,說,猶大阿,可以守你的節期,

        還你所許的願罷!因為那惡人不再從你中間經過,他已滅絕淨盡了。

    大多數人默想上帝本性的時候,都傾向於首先想到他令人得安慰和愉快的一方麵。當我們作小孩子時,我們唱著“仁慈耶穌,溫柔又良善”。當我們長大一些,我們喜歡思念上帝的慈愛和憐憫。但是,當我們隨後默想這個世界的本質看到它的暴力和無休止的邪惡,我們意識到單明白上帝的仁愛是不足夠的;因為這觀念雖然有真實的一麵,但與人類在邪惡的世界所經驗到的和生活的真實情況格格不入。那鴻所麵對的世界是很邪惡的;他的人民經曆數十年殘酷敵人的壓迫。他雖然知道上帝的愛,但也意識到人類的邪惡必將引來上帝的審判。總之,亞述殘害人民的曆史實需要上帝矯正其錯失,以行動讓人們看到他的公正。

    因此,那鴻開始他簡短的預言時,顯示了一種可畏的上帝的形像,他的話繪畫出上帝另外一種樣貌,就是反映出他痛恨人類的暴力、壓迫、和剝削的一麵。那些聽見那鴻的話和看見他所看見的上帝的人,不管所啟示的是多麽可畏,必然會深深地發出一聲釋然的歎息:“公義終必實行!上帝至終必要行動,該受懲罰的必受到懲罰!”

    這樣,當我們讀開頭的這幾節預言(2—11節),我們瞥見一個可畏的異象,但是當中亦喚起了那鴻的聽眾的希望。先知用一種強而有力的詩歌語言,描述上帝的憤怒和報複;這種憤怒更為可伯,因為上帝是“不輕易發怒”的(3節),因此,烈怒最終來臨,是由於出現了一些嚴重而可怖的人為因素。作者藉著指出自然世界的混亂來描寫上帝憤怒的來到。海和河流幹涸掉;巴珊和迦密肥沃的草地枯萎,利巴嫩青翠的斜坡在戰士上帝來臨前褪色。但是在描繪這種報複的力量時,那鴻加插一些話去提醒他的聽眾,上帝臨到審判的目的:“耶和華本為善”(7節)。上帝的良善在他提供避難所給信靠他的人一事上顯明出來,但是避難所倒是藉著不久即將對尼尼微施行的審判而得到鞏固。

    第一章的預言到最後提出三個和全書涵義有關的具體信息,這三方麵的信息也是屬於整本書的意義:

    上帝是釋放者12—13節)。在這卷書的開始幾節(2—11節),包含了先知對施報應的上帝的描寫,現在那鴻宣告上帝自己對猶大人民所講的話。這個信息由許多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彼此相關聯。(甲)盡管猶大的敵人似乎是所向披靡的,亞述必將最終被打敗,並從人類的曆史舞台上消失。(乙)雖然過去上帝曾使用亞述,作為他審判選民的工具,那種憂傷不久就將結束。(丙)上帝毀滅亞述將要同時釋放猶大。那鴻向他的同胞宣布的信息,是一篇古老的信息,可追溯到希伯來人在埃及當奴隸的時代:上帝將要從人的枷鎖中釋放他的選民。但是雖然這個信息是古老的,曾被無數的先知在過去數百年中宣告過,那鴻仍向他自己的世代和他自己的人民宣告。在每一時代,當上帝的百姓再次回到被捆綁當奴隸的經曆時,釋放的信息必須也再次被宣告。

    因此那鴻堅定地秉承了聖經信仰其中一個偉大的傳統。他宣告從上帝而來的釋放之言。上帝永不會停止憎恨殘忍、壓迫,和人類捆綁同類的鎖鏈。雖然上帝曾經一段時間對被壓迫的哀哭保持沉默,但最終他的先知會站出來,並再次宣告釋放即將來臨,而壓迫者必須回答他們所犯的罪惡。可悲的是,包含希望的釋放信息,必須從這代到另一代一再地重複。今天甚至比那鴻的時代更需要宣告上帝釋放的信息,因為仍有許多的受壓迫者存在於世界上。

    上帝是審判官14節)。十四節再一次述說上帝直接對亞述首都尼尼微講的話;這些話好像死刑的宣判。尼尼微的名字將不再繼續下去;她的神,她的能力和權勢的記號,必不再被敬拜,因為那座偉大的廟宇將被毀滅。“我必因你鄙陋使你歸於墳墓”:那位賜人類生命者,宣布城市的死亡,在那城市裏強暴曾滅絕憐憫,邪惡曾戰勝善良。上帝的講話究竟為誰敲起喪鍾,這點是毋容置疑的;因預言一開始(一1)指出尼尼微。她必須死亡!

    在先知開始的話裏,上帝兩種互相補足的麵貌就這樣並列出來。上帝恩眷一麵反映出釋放者的同情心;另一方麵,上帝對壓迫者表現強烈的憎恨,他們使上帝必須不斷介入人類生活,釋放他們。那鴻所持的是一種強韌的神學,絕不是向脆弱者和畏縮者而說的。我們樂於肯定上帝是釋放者,但卻不太願意肯定釋放也涉及審判。而那審判則表現上帝因公義而生的憤怒,針對那些以為他們的殘忍可以不受懲罰的惡人。

    上帝是平安的希望15節)。這段的結尾令人想起以賽亞書(四十9)。一位使者將要來到猶大報好消息:戰爭之後隨著必有和平,因為他們的宿敵不久要被打敗。他們可再次慶祝猶太信仰上的節期和節日,因為那些曾中止他們慶典的外邦國家,將不再是猶大的統治者。這樣,雖然那鴻講論尼尼微的失敗是在事情未發生之前,他的信心已超出他那個時代的實況。一位報好消息的差使,不久有一天必定要來,而他的信息必將是平安。

    盡管這篇神諭的內容是灰暗和可怕的,那鴻在此期待著福音。他深情地對那些長久處於專製壓迫下的人民講話;雖然他們在絕望中,他叫他們揚起頭來,並且仰望那位帶來自由、新生命和重新表揚信心的消息者。同樣地,福音的好消息也向那些被壓迫和在絕望中的人傳講。這是一個平安的信息,免除外來的壓迫而得的平安,就是與上帝生命的賜與者——同在一起的新平安。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