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9月3日 阿摩司書8章

(2010-09-03 03:15:05) 下一個

結局的異象

阿摩司書八章一至三節

        1主耶和華又指示我一件事:我看見一筐夏天的果子。

        2他說:阿摩司阿,你看見什麽?我說:看見一筐夏天的果子。耶和華說:

        我民以色列的結局到了,我必不再寬恕他們。

        3主耶和華說:那日殿中的詩歌變為哀號;必有許多屍首在各處拋棄,無人作聲。

    在阿摩司和亞瑪謝的插曲以後,原來的一係列的異象又繼續下去。這第四個異象好像第三個一樣,開始描寫一些阿摩司所看到的;隨後是上帝和阿摩司之間的對話,並在對話中發出上帝關於審判的聲明。

    阿摩司看見一個籃子(筐子),其中裝有“夏天的果子”;這些果子是表示某一個生長季節的成就,這個季節大概是八月末到九月初之間。雖然在這個季節有許多種果子可能是先知所指的,但最有可能的是一種供人吃的水果,例如無花果。如果這個異象籍著物質環境喚起我們想到什麽,那就是這個異象表示在夏天或早秋,在第一個異象發生的春季(七1—3)之後半年的時間。

    上帝問阿摩司看見什麽,他回答說:“一籃qayits(‘夏天的果子’)。”對此,耶和華說:“qets(‘結局’)已到了!”這個異象引出上帝關於以色列的結局近了的曉諭。這裏的兩個字qayits和qets,在詞源上並無關係,倒是它們的發音有點相似。但是它們的象征性,更遠超過發音上的意義:正像果子是夏天的結局一樣,照樣以色列人的夏天也即將過去,收成審判的果子時機已經成熟。

    這個異象的意義和上帝的話的攻擊程度,是阿摩司宣告的曉諭中最嚴厲的:結局已經到了!傳統上在夏天結束時發出,與豐收聯係在一起的快樂歌聲,將變為哀號;死屍將拋棄在地上,好像收割時到處丟棄的稈和葉子一般。以色列開始時上帝應許給他們的流奶和蜜的地,最後變成屍首滿地!

    這第四個異象是可怕的,對於以色列人和阿摩司都是有意義的。

    (一)對以色列,這個異象的信息是清楚的:現在再想去改變前途已經太遲了,它已經被漫長的犯罪史所注定和不可改變。先知的信息不再是做為一種警告,還允許他們悔改;先知的信息在這裏是一種聲明,表示結局已到。正像法庭根據律法莊嚴宣判死刑一樣,隨在異象後麵的話也同樣令人想一想:到底我們是否走得太遠;一個人這樣堅持作惡,以致死的判決不可改變已經宣告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求原諒都是無用的;一旦判處了死刑,任何改變都是不可能的。阿摩司的信息不但對以色列人毫無安慰,對於先知以後的世世代代,它仍然可以作為一種警告。作惡絕不是一件小事,不可以苟且姑息;它的結局就是死!

    (二)這個異象和它的信息對阿摩司也是可怕的,叫他宣告這樣的聲明也是不容易的;甚至連接受它都很難。阿摩司本人不是曾經蒙召傳講過暗示上帝要憐憫以色列的信息嗎?難道上帝需要一個專門宣告死亡的宣傳員嗎?在第五章六節中,他不是還曾經說過:“尋求耶和華就必存活”嗎?現在他卻要說:“太遲了;你們必定會死。”

    正像一位醫生,他必須告訴病人真實的病情,告訴他們的病已到末期,再無醫藥可救,隻有幾星期的活命時間;阿摩司也必須這樣向以色列人宣講。但是也正像一個醫生不容易向他的病人說這此話一樣,阿摩司向以色列也同樣難以開口。醫生是希望病人身體健康的,先知則尋求人的屬靈健康;突然引起死亡的事實,無論對於醫生或先知,都是難以接受的;無論在那一種情況都是要遭受失敗的痛苦。當然,無論醫生或者先知,都不被允許有輕省的工作和任務。

以色列即將毀滅

阿摩司書八章四至十四節

        4你們這些要吞吃窮乏人,使困苦人衰敗的,當聽我的話。

        5你們說:月朔幾時過去,我好賣糧;安息日幾時過去,我好擺開麥子;

        賣出用小升鬥,收銀用大戥子,用詭詐的天平欺哄人。

        6好用銀子買貧寒人,用一雙鞋換窮乏人,將壞了的麥子賣給人。

        7耶和華指著雅各的榮耀起誓,說:他們的一切行為,我必永遠不忘。

        8地,豈不因這事震動,其上居民,不也悲哀麽?

        地必全然像尼羅河漲起,如同埃及河湧上落下。

        9主耶和華說:到那日,我必使日頭在午間落下,使地在白晝黑暗。

        10我必使你們的節期變為悲哀,歌曲變為哀歌,眾人腰束麻布,頭上光禿,

        使這場悲哀如喪獨生子,至終如痛苦的日子一樣。

        11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

        人饑餓非因無餅,幹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12他們必飄流,從這海到那海,從北邊到東邊,往來奔跑尋求耶和華的話,卻尋不著。

        13當那日,美貌的處女,和少年的男子,必因幹渴發昏。

        14那指著撒瑪利亞牛犢起誓的,說:但哪,我們指著你那裏的活神起誓。又說:

        我們指著別是巴的神道起誓,這些人都必仆倒,永不再起來。

    這一段收集了先知各種曉諭和摘要的聲明,第四個異象的主題在這裏進一步得到說明和發揮:以色列人的結局到了!這個到來的結局,在本文中以不同的方式加以說明,那日的審判特征和在最後的日子百姓的困境,先知都提及。這一段可以分成四個部分,每一部分藉用自然界的現象,重點說明這個結局。

    (一)地震4—8節)。在阿摩司書的開始,先知得默示,是在“大地震前二年。”(一1)現在再一次又提到地震(八8);在將來地震仍一直存在著,不過它不是一種自然現象,而是上帝審判的行動。雖然事情還未發生,但是它的影響描寫為好像尼羅河漲起,如埃及河湧上落下;這是一個不太適當的明喻,但是用來描寫結局到來時地震的結果,是足夠有效的。在最後的大混亂、大災難之後,大地將被毀滅,必被拋起和陷下。

    這個審判的行動,相當明顯是與以色列人道德的失敗聯結在一起的。審判的光照到以色列的商人階層,那些靠著做賣買致富的人,他們靠著剝削窮人而逐漸發了財。先知對這些人的描寫是有聲有色的;這些貪婪的商人是極盼望節期的到來,他們問月朔幾時過去,安息日幾時過去(5節),這樣他們好販賣糧食,恢複他們的生意。對於他們來說,休息一天就是浪費一天,失去一次剝削窮人和積蓄財產的機會。發財的商人絲毫不顧“一隻賣公平”的標準,他們賣時用輕的量器,買時用重的;他們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當貧窮的人付不起買糧的價錢時,商人則販賣人口;為了謀利,窮人被商人賣作奴隸。

    在人類社會中所必須斥責的毛病中,貪婪(強奪)是最普遍和最危險的。渴望得到更多的金錢和勢力,就不擇手段;掠奪的本性,為求自己進取而不惜踐踏他人;詭詐被接受為做買賣的正常現象,所有的目標都是為了滿足自己,它為個人目的犧牲那些弱者。這是一種信仰,喚起人去損人利己。但是貪婪強奪是上帝所譴責的。阿摩司感覺到它的基礎是這樣牢固,以致隻有地震,才能粉碎它堅固的結構。

    (二)日蝕9—10節)。現在阿摩司提到第二種大災難,它更像是一種預兆,而不像是實際發生的;這第二種大災難就是太陽全蝕。科學家計算在先知生活的那個年代,至少發生兩次太陽全蝕的事:一次在公元前七八四年的二月九日;另一次在公元前七六三年六月十五日。科學知識告訴我們,在阿摩司那個時代,是不可能像我們今天這樣,可以藉著科學預測日蝕,並藉著報紙報導得悉,結隊到戶外觀看,警告孩子們小心眼睛受損害;在古代並非如此。就是在今天,觀參日蝕也是一件可畏的事;在已過的幾個世紀中,它一直是人類極度害怕和憂慮的根源,表示宇宙秩序出現混亂。

    這場即將來臨的日蝕之起因,記載在第十節中。它將一個歡樂的節期,變成傷心的時間;它轉化快樂的日子為悲哀哭號的日子。阿摩司在這裏好像繼續著他前麵(見四4—6;五21—24)對以色列崇拜的批評。但在這裏,審判與犯罪之間的關係是最有效的。在節期中,光是慶祝的光:上帝創造的光、真理的光、也是生活之光。但是由於對真神的崇拜的崩潰,它的虛假遮蓋住這個國家的生活,使之變成為黑暗,使節期失去意義,甚至成為一種嘲笑。因此,白天光明將變成白天黑暗,日蝕象征著上帝眷愛的光也將從以色列中消失。沒有人能生活在黑暗中而慶祝光明,如果我們希望上帝的光繼續照耀我們,我們必須使自己走在光中。

    (三)饑荒11—12節)。在這篇信息中,饑荒是一種強而有力的訊號。從上下文我們可以看到,阿摩司預告一種真實的饑荒。不過他的信息的重點更加深刻,有些使他更加擔憂的事,那就是“上帝的話”的饑荒。時候將到,那時以色列人要翻山越嶺,從這極到那極,尋求上帝的話,但卻找不到。以色列人古代的一個最基本的信仰是:“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申八3下半)歸根結蒂隻有上帝的話使得生活成為可能;藉著那話世界被造、被建立,藉著上帝的話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地被拯救出來,也籍著上帝的話人類能找到他們生命的意義在於和上帝建立關係。即將來臨的上帝話語的饑荒,是屬靈饑荒的頂點,不是肉體的饑荒。但是當一個人內裏的靈死了,外麵的軀體是無價值的。

    耶穌在曠野抵擋魔鬼的試探時,就提醒我們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中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但他接著又進一步說明一個人應該如何對待上帝的話語;他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約四34)以上帝的話為食糧就是遵行他的旨意。以色列古代長期的不順服上帝的旨意,也是他們沒有以上帝的話為糧的失敗。最後,從這裏出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假如上帝的話被挪走,隻有麵對饑餓和死亡的痛苦;那時有人再想要尋找,卻為時已晚。

    (四)幹旱13—14節)。那些敬拜其他形形式式與這個國家荒謬的信仰相關的宗教者,將要“因幹渴發昏”。意思是他們要在即將來臨的幹旱中,最後完全死亡。

    對於十四節的注釋存在著相當的困難。“撒瑪利亞的牛犢”,它的意思可以指外邦人的偶像,亞示瑪(Ashimah)也可以譯作“撒瑪利亞的罪”(中文聖經的小字);或者“撒瑪利亞所犯的罪”,暗指在國家的首都設立金牛犢的偶像。至於但,它是以色列北部的一個地方,在那裏有神龕,其中可能安放著牛犢的形象(王上十二29)。而別是巴則是位於南猶大國,它是一個古代的聖地,從北國來的香客仍有來此拜訪(參見五5)。無論先知所指的,是百姓敬拜偶像,或者特指他們對耶和華的虛假尋求和敬拜,這一點雖然不能肯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以色列人的敬拜已經徹底崩潰,因此完全不為上帝所接受。

    上帝給他們的審判是:所有的年青人都要死(13節),以此加強了這個國家結局到了的信息(八13)。少年的男女,比年紀大的更有抵抗力,但是就是他們都將在來臨的幹旱發昏;當國家的年青一代一旦死了,國家的前途也就無希望了。青年人為下一代帶來希望,所以他們的死亡將要加強對國家前途的絕望。這樣,藉著這些信息,先知除掉了所有關於以色列人最後審判即將來臨的疑影,宣告她必將毀滅。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