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9月12日 哈該書一章

(2010-09-12 11:24:13) 下一個

主前五二○年八月廿九日

哈該書一章一至十一節

    1大利烏王第二年,六月初一日,耶和華的話藉先知哈該,向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絢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說:2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這百姓說,建造耶和華殿的時候尚未來到。”3那時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哈該說:4“這殿仍然荒涼,你們自己還住天花板的房屋麽?5現在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6你們撒的種多,收的卻少。你們吃,卻不得飽;喝,卻不得足;穿衣服,卻不得暖;得工錢的,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

    7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8你們要上山取木料,建造這殿。我就因此喜樂,且得榮耀。這是耶和華說的。9你們盼望多得,所得的卻少;你們收到家中,我就吹去。這是為什麽呢?因為我的殿荒涼,你們各人卻顧自己的房屋。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10所以為你們的緣故,天就不降甘露,地也不出土產。11我命幹旱臨到地土、山崗、五穀、新酒,和油,並地上的出產、人民、牲畜,以及人手一切勞碌得來的。”

    日期在哈該書中非常重要,因此這卷書一開始就說明日期:它描述發生在大利烏王第二年(公元前五二○年),在第六個月的第一天。我們結合對古代曆法的知識和有關月球位置的天文學資料,可以把古代這種資料轉變為現代的曆法,準確度達到接近正/負二十四小時之內。所以,此事件的時間被確定為主前五二○年的八月末。

    耶路撒冷在這個時間尚一直處於波斯人統治之下的土地上,但是在這個帝國本身內部,最近已經起了變化。古列的兒子,剛比西斯皇帝(Emperor Cambyses)在主前五二二年自殺,而由大利烏一世繼承王位;而他則花費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去對付他那版圖龐大的帝國內各地的叛亂。改變在當時發生,而在耶路撒冷的一些事件,可能部分與這種改變的潮流有關。當時耶路撒冷的執政者是所羅巴伯,他是猶大王族的一個成員;他的權限及其北部撒瑪利亞政權的關係,都在未確定的狀況中。所羅巴伯的掌握政府領導權,而約書亞則握有宗教權力;約書亞是古代耶路撒冷祭司世家的後裔。哈該正是對這兩個人宣告從上帝來的信息;因為如果他們對先知的話作出回應,他們是有足夠權柄去采取行動的。但是在這裏所指的“六月初一日”(1節)是值得留意的,那是許多百姓將聚集在城裏的一個假日。雖然哈該必定要對掌權者宣講,但他選擇了一個聽眾極多的日子。

    先知的講話多次帶著一句前綴語,它表示這些講話的來源和權柄是由上帝來的(2,3,5,7,9節)。這篇講話開始引用了“這百姓說”的話(2節),這句話無疑是表明耶路撒冷城的居民,和哈該當時周圍各方麵百姓的典型態度。他們的態度是直接了當的:聖殿是要在某個時間重建,但是不需要這麽快去開始這項工作。要完成重建家園,還有許多工作仍需要去做;要重建農業,使經濟有一個穩固的基礎,這些都使轉移金錢和能力去重建聖殿的行動顯得愚昧。總之,這樣做好像既無法救助無家可歸的人,也不能貢獻分文於經濟。

    耶和華藉著先知作出回答,提出國家的優先次序是錯誤的,當上帝的居所處於荒廢破落的情況下,百姓卻集中所有注意力去建築和完成他們的家園,這樣是適當的嗎?然後先知更進一步指出,百姓這樣盡最大努力,在當時並不能改善經濟或者使社會好起來。他們在春天撒很多種,但是卻沒有豐盛的收獲。生活的必需品也經常供不應求。

    這篇信息是清楚的:百姓已經嚐試實行一種政策,這種政策是首先保護自己,這是行不通的。他們需要改變政策:他們應該把注意力從自己的需要轉移到上帝的家,並且立即開始重建工作。然後先知更進一步解釋他們失敗的原因。因為在他們行動的優先次序中,把自己放在首位,所以他們沒有經曆到上帝的祝福,反而是咒詛。他們為嚐試建立新生活所犯的全部錯誤,可以直接追溯到古時與上帝立約的咒詛。收成不好,幹旱、出產不豐和其他的災害,這些都是對背約百姓的咒詛,早已在申命記廿八章說明。換言之,百姓自招的失敗,是由於他們采取的做法,違背了古時的立約信念。

    這是哈該事工的簡短記載的第一天,但已帶出許多有用的卓見:

    (一)自私的政策。哈該向一個采取首先利己政策的社會宣講。從實際的觀點來看,這政策是非常合情合理的。那些被擄歸來的人,發現他們生活在一塊荒蕪的土地上;他們確定一些使經濟複蘇的措施,也非不合理的。但是,事情有點本末倒置的情況。當百姓被擄離開他們的家園時,正如以西結和其他先知清楚指出的,他們渴望回歸他們的國土,最主要的是那裏能夠在聖殿中敬拜。然而一旦他們歸來了,便很快把聖殿忘記,而貢獻他們所有的力量在他們的國土上!對於一個社會,這樣忘本的做法是自私和注定要失敗的;因為它的生存和它能複興歸回應許之地,原是要靠賴上帝的。

    務實的政策並不總是最好的政策,這是一個不容易學的教訓。但是哈該批評這政策的真正錯誤,是在於它所定的優先次序;它之所以是錯誤的,不是因為它是務實的,而是因為它是自私的。隻求滿足自己的需要,結果多是永不能滿足;但當焦點轉向外在的需要時,結果反而常會帶來滿足和成功。

    (二)切實省察。哈該對百姓說:“你們要省察自己的行為。”(7節)在他提出他的神學之前,他先向他們講一般的情況。對於任何回頭觀望和冷靜地觀察形勢的聽眾,這是很明顯的,那就是現行的政策是行不通的。他們傾盡全力於農業,但是收成並沒有好一些。工資增加了,但是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他們的購買力沒有提高。先知隻是指出,由於政策無效,最好是放棄它。

    哈該倡議的另類政策是決心去重建聖殿,這政策亦有務實的一麵,與任何宗教上的考慮無關。那些獻上他們的生命去建立他們自己的家園和從事農業工作的人,將不會有時間留下給聖殿。但是,假如生活沒有太大變動的話,如果他們貢獻他們的時間和力量給聖殿,他們將可騰出時間和精力去弄好他們的家園和開墾田地。加拿大西部許多小社區,就像其他地區一樣,有一個很明顯的情形,就是在這些社區中,教堂是最先主要建造的。開荒的先鋒麵對著為他們自己建造掩護所的需要,並開墾未開發和充滿障礙的土地。但是他們不顧他們麵對的其他許多任務,而騰出時間和力量去建造教堂,因為教堂象征著這些先鋒們的信心,也能照顧他們的信仰需要。

    (三)適當的優先次序。最重要的是,哈該向他的人民傳講安排優先次序的重要性。聖殿必須重建,這樣耶和華的榮耀能夠再次與以色列人同在(8節)。當次序排對了,其他的事情必會就緒。哈該在主前五二○年八月的信息,是曆久常新的:在生活的基本次序中,擺在首要位置的必須是上帝,而不是我們自己的願望。

主前五二○年九月廿一日

哈該書一章十二至十五節

    12那時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並剩下的百姓,都聽從耶和華他們上帝的話,和先知哈該奉耶和華他們上帝差來所說的話;百姓也在耶和華麵前存敬畏的心。13耶和華的使者哈該奉耶和華差遣對百姓說:“耶和華說:我與你們同在。”14耶和華激動猶大省長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並剩下之百姓的心。他們就來為萬軍之耶和華他們上帝的殿作工。15這是在大利烏王第二年,六月二十四日。

    毫無疑問,在主前五二○年的八月末到九月的第三個禮拜之間,必召開了許多次委員會會議。也許他們成立了委員會去考查重建聖殿的花費,又組織了經濟測量估計這計劃可行性和經濟能力。若與現代進行類似工程的進度相比較,這準備時期是相當短的,沒多久後,計劃即轉成行動。所羅巴伯和約書亞發起了重建上帝從前華麗的家的工作。我們隻能猜測工作進行前三星期的行動和討論,但是假定曾經右重要的反對勢力阻礙引進這個新政策是合理的。若不首先克服反對者的抗拒,是不會有進展的。無論如何,建設終於開始的事實,反映了在耶路撒冷的政府和宗教的領導。除非所羅巴伯和約書亞已經提出他們支持的計劃,否則重建聖殿的工作將永不會進行。但是,在重重障礙下,聖殿的工作終在主前五二○年九月廿一日開展。無論從那一方麵看,在當天開始進行的是一項十分突出的工作。

    (一)自動自覺的精神。哈該建議的聖殿大小,是相當於所羅門時代原來聖殿的尺寸及結構。這是花了七年的時間,並且曾經藉著征收重稅和強迫勞動才建造起來的聖殿。相對之下,哈該所建議的聖殿重建要藉著大量誌願的勞工才能建成。

    然而,自願者的精神在這一部分的敘述中,在以下兩方麵說明:(甲)百姓都有順服上帝的精神,自願請纓(12節);這種說法,驟聽來好像有明顯的矛盾。正如任何士兵都會知道,自願和服從命令是十分不同的兩件事。但是他們真的自願工作:就我們所知,他們的工作是不會有報酬的,而他們遵從上帝的話,是基於他們覺察到先知講的是上帝的吩咐。(乙)他們所以行動,是因為他們“在耶和華麵前存敬畏的心”(12節)。這裏的“敬畏”一詞,不是指害怕,而是敬意,對上帝尊敬是智慧的開端(參看箴一7)。由於恢複了對上帝的真正尊敬,百姓重組了他們的先後次序,準備自願的去工作。

    (二)領導者的鼓舞。在群體之中,自願的精神無疑有幾分是因他們領袖的鼓舞而啟發。十四節說:“耶和華激動”所羅巴伯和約書亞,藉著他們去激勵所有百姓的心靈。“激動”這個詞暗指恢複異象和更新能力。實際上,所發生的將會是在社會中,人的心完全改變了。怠惰被勤力工作所取代;沮喪的轉變成為熱心。但是領導的角色亦絕不可以低估。用人的話來說,哈該的成就,是把他自己的異象和熱心,轉移給群體的領袖所羅巴伯和約書亞;而這些人與先知不同,他們能夠藉著職位和所掌握的真正權柄,去轉化異象為行動。哈該所從事的,是現代稱為“政治行動”者,而他的參與促使他在百姓之中成為領導者。

    很多人身居領導的地位,但是他們往往沒有遠象和幹勁,也不能把其他人的冷漠轉變為有建設性的行動。在這次重建聖殿的行動中,統治者和大祭司的功勞固然不應抹煞,然而耶路撒冷能出現這嶄新而具建設性的改革風氣,先知所作出的貢獻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

    (三)上帝的祝福。在這個行動和計劃的敘述中,先知再一次宣告上帝的曉諭。這一次,他所宣告的是簡短和直指主題的:“耶和華說,我與你們同在”(13節)。在先知的第一篇信息中,並沒有這樣指出上帝的同在;的確,在那裏哈該曾暗示,那地的問題可能很大程度上與上帝的離棄有關。但是現在,先後的次序已經調正,並且重建聖殿的行動就要開始,先知就把那種認同百姓行動和鼓勵他們取得將來成功的話帶給百姓。

    哈該宣布上帝鼓舞以色列人的話,在以後的經文並我們現在的世界中回響著。在耶穌最後交托給他門徒的大使命中,他最後對他們說的話是:“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正如哈該向那些準備重建上帝的家的人所宣告的,耶穌也這樣對那些準備去建造他的教會的門徒宣告。的確,所有委身建設上帝國度的人都會得到上帝同在的應許。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